风险往往意味着可能的损失,出于损失厌恶的心理,人们往往回避风险。但是风险一直在, 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机遇就藏在风险背后。有时,我们会过于谨慎,把未知等同于风险,因为恐惧错失了探索未知的可能性。有时,我 们会过于冒进,设置了过高的目标,最后不得不半途而废。
根据我们的能力和任务执行的难度,作者把目标分为舒适区、不适区,以及妄想区。
舒适区
对于个人而言,舒适意味着平淡和低投入。
舒适可以在短期内带来幸福。但是从长远来看,一味的沉溺于舒适区,却会让我们的适应能 力越来越差。如果把舒适区比作一个圈的话。如果我们不能突破舒适区,遇到危险就逃避退缩的话。随着 外界的不断变化,我们舒适区的外延会不断被侵蚀缩小,以前觉得舒适的方式,可能越来越 不舒适。
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必须是突破舒适区的,你从原有的领地突破,扩大了自己舒适的疆域。在突破舒适区的过程中,我们就来到了不适区。
不适区
你可能已经体会到了不适区带来的好处。可能是学习一项技能,遇见一个人,或是接受一个 新的挑战。当时我们可能会很累,但是回过头来,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生中所有重要的事情大多发生在舒适区之外。我们在舒适区之外成长,在舒适区之外寻找出路,在舒适区之外获得成就感。我们不必等不适发生之后才对它进行回顾,我们可以通过设立风险性更高的目标,主动经历不舒适。
如果你感受到了传统认知中的负面情绪,如焦虑、不确定感、怀疑等,那么你就处在挑战区 了。正确理解这些情绪,这些看似负面的情绪就能成为指示灯,提示我们当前正处于不适区。如果对未来进展不能完全确定,或者不确定自己是否具备实现目标的所有资质,就差不多可以认定,你设置了一个有挑战性的目标了。
妄想区
目标中不可缺少未知和风险性,这就意味着不适是一个好现象。在设定目标时,要避开舒适 区,但也需要避开妄想区。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正驶向妄想区呢?
首先,你要拿过往的目标做比对。
如果你总是下意识的说我不行,我做不到,最后却总是超额完成任务,或许说明你的自尊水 平太低了,总是低估自己的能力和行动力。
如果你总是壮志满满,却虎头蛇尾。目标设定一大堆,最后却只能完成 50%,甚至低于 30%, 同样说明你对自己没有很好的认知。总是习惯把目标设定在妄想区了。
其次,你可以请教专业的人士做评估。
如果你想规划孩子的学习计划,相信你一定会第一时间想到孩子的老师。同样,如果你想健 身,找个健身教练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你想获得心灵上的成长,找个心理咨询师做咨 询计划,听起来比盲目探索更靠谱些。总之,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你必须学会向已经成功的人士请教如何成功。而不是反复走相同的路,却期待会有不一样的 结果。
最后,你需要找到共同前行的伙伴们。 当你想要突破自己,走向新的旅程时,你需要结交同行的朋友,互相鼓励支持,汇报进度。
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吸引身边的人和你一同进步当然好。但如果你一味的强求身边的 人理解你,支持你,陪伴你,或许会起到反效果。你没办法确定对方是否想要和你步入同样的旅程。你也没办法通过鞭策、指责、抱怨等方式 来改变人性。去创造新的环境,认识新的人。而不是自己改变,就要求身边人都陪着你一起改变。
如果你决定出发去寻找人生中重要的东西,就注定会在舒适区之外度过大部分时光。你可能 会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很多。你可以选择舒服,但你会停滞不前。你也可以选择用“小切口代价”,给现有的舒适圈开一扇窗,在不舒适区里,不断探索成长。
风险是朋友,你必须先认识它,才能控制它。时间久了,你就学会带着风险一起玩,穿过未 知的迷雾,勇敢的寻找自己的旅程。走出去,在旅途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