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新加坡来说,从1959年脱离了殖民统治实现自治并由李光耀出任总理开始,一整套关于新加坡如何谋求生存、发展与长远繁荣的政治规划及配套的教育要求就开始在李光耀的头脑中逐渐成形,并经由他设计和推动,在新加坡社会生根发芽。如今我们看到的,是他一路设计、实验、探索和纠正后所取得的实验成果和迄今为止的实验结论。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其实有着小小的失望,按我原来的想法,最好是找到一本李光耀亲自执笔的自传:以他的眼界和层次,书的内容将涵盖他波折的经历、宽广的视野、很多不同领域的思考以及在不同国家的见闻。然而我找到的《李光耀回忆录:我一生的挑战》后面却用一个双引号特别强调了内容是“新加坡双语之路”。这让我很疑惑:难道新加坡那么多年的发展挑战中,如何推行双语政策能算得上最重要的事吗?
我是怀着疑虑开始读《新加坡双语之路》的,重点是李光耀本人主笔的前半部分,书的后半部分是各界人士用亲身经历讲述对新加坡语言政策的理解,有量子基金的创始人吉姆罗杰斯和知名歌手孙燕姿。
不得不说,读完之后,我对自己将语言问题简单化理解感到浅薄。人们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李光耀的视野中,我看到了:对新加坡或者其他多民族国家而言,语言基础又决定了国家的经济基础。
概括来讲,语言有两个属性:工具属性和文化属性,工具就是人们用以交流和与外界沟通的媒介;文化就是这种语言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沉淀下来的民族习性、生活方式、社会价值观的体现。再往上,基于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语言就具有了政治属性。
1.语言在微观层面的影响
对李光耀个人而言,成长在英国殖民地时期,他自小受的是英文教育,少年时便立志要做一名律师,到牛津大学受精英教育,在那个时代,懂得英语就代表了成为上流精英阶层的希望。而后,中学毕业之际突遭社会动荡,日军入侵,生灵涂炭,在强势粗鲁的日本人面前,英语已然失去了价值,李光耀于是转而自修华文。可是华文如此难学,19岁的李光耀为了在夹缝中求生存,开始学习他憎恶的新的统治者语言:日语,并通过日语与英语的翻译,谋得了一时的生存和发展。从那段经历也可以看出,他是个很灵活的人,不断在调整自己适应环境的变化继而求得更好的发展。日军战败后,他得以远渡重洋到英国求学,从小到大,他终于把自己活成了一个标准英国绅士的样子,却在英国社会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感:西化的思维,却长着一副东方人的面孔,难以融入当地社会;东方人的面孔,却不懂华语和华人社会传统习俗,难以与华人留学生群体打成一片。
我们深感从前在英校所接受的一套价值观并不适合自己,我们没有全盘接受不属于自己文化的价值观,又没有自己的文化底蕴,这使我们感到不踏实,两头不到岸。
这段经历,使他深深体会到两点:英文教育使他了解了西方社会和谁在影响世界局势,能从宏观视角看问题;不懂华文却又使他缺乏核心的文化归属感。于是,在往后的岁月里,他坚持把年幼的三个孩子都送去接受华文教育和华人价值观熏陶,自己也一直努力学习华文到90高龄。
可见,对于个人而言,掌握工具语言作为谋生工具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母族语言得以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并为之自豪,继而支撑起个人的价值观体系,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得以汲取营养的“文化土壤”。
2.语言在宏观层面的影响
对李光耀总理而言,为新加坡选择建国后的语言策略时,面临的问题依次是:
1.特殊地理环境面临的潜在政治冲突
作为背靠马来亚联邦,地处多个不同民族为邻邦的移民国家,在新加坡建国的“冷战”时代,新加坡的语言国策更多是基于政治上的考量:虽然华人占据七成以上,但要规避共产主义或政策透露出亲华倾向等敏感性问题,以免在无意之中把新加坡树立为周边国家的敌人。
我同意周瑞麟的说法,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案就是政治的方案,从1955年至今未变。
与此同时,如何将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融合为一个统一的国家,避免种族主义和人口结构占比不同导致国家内部分裂,也是他面临的首要矛盾。新加坡主要由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移民而来,各自有各自的语言和文化。如果要让新加坡民众对自己的国家有归属感,首当其冲的是说同一种共同的语言,以加强民族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当时只有在英校,三大种族的儿女才能在同一个教室读书,在同一个操场游戏,接受同样的人生价值观。
基于这两点考量,最初确定了以英文为主导的共通语、以各民族母语为辅助语言的双语政策。
在自治至1965年期间,李光耀一直深信新加坡只有依赖马来亚联邦才能生存,直到1965年8月7日突然被踢出马来西亚,新加坡不得已独立。(马来亚的马来族倾向是如此严重,以至于他们容不下华人居多的新加坡作为自治州。)这段让李光耀备受挫折、跌入低谷的经历,让他明白了:不能基于一个种族、一个宗教及一个语言立国,必须重视建立一个多元种族、多远语言的平等国家,也绝不任由种族、语言或宗教议题来主宰政治。为此,在往后的几十年中,每当遇到反对派或自由言论者诋毁政府的语言政策意图时,李光耀总是用铁腕的手段让对方付出代价、领教到教训,这看起来冷酷无情,背后则是他决不允许任何误导性的民族不公平言论被传达给民众,继而引起社会动荡的事情发生。
2.公平的前提下建立文化底蕴
我们的双语政策,制定之初,就是一以英文为谋生工具,二通过母语保留传统文化价值观。
李光耀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体会到,学习母语可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历史,建立文化底蕴,能在人前自信满满,有抬头挺胸的底气作用。缺乏文化底蕴,会使人易于怀疑自我进而迷失自我。所以他为各民族提供学习母语的平等机会。
英语虽然在新加坡是通用语言,但由于社会生活与英国或美国又全然不同,西方价值观中待人处事的态度也被李光耀所诟病,如“养老院”等完全不同的生活哲学也被李光耀极其不认同。
西方文化固然有它的好处,如果没有学到西方的科学与技术,以及他们用理性的态度来解决问题的文化习惯,我们的经济和社会还会很落后。不过,我们不需要盲目地拥抱西方的一切。
通过对自己孩子的观察,他又认识到自小学习华文的孩子和自小学习英文的孩子的最大差异,就是华文孩子经过儒家学说和传统价值观的熏陶,更谦让、正直、有礼貌、有自尊心、敢作敢为,同时“把社会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东方价值观更有助于防止新加坡文化缺失、变成一个伪西方社会。为谨防不良思想的渗透,他更加坚定了“对东西方文化来一番去芜存菁”的理念。于是华文教育在新加坡被大力推行,以作为一种“文化防腐剂”,促进社会稳定和团结。
新加坡新一代人的思想将决定新加坡是继续像过去那样充满活力地去战斗,取得繁荣,还是步西方国家后尘,安定放纵,失去目标,过着再也看不到奋斗意义的生活。这场可怕的东西方文化拉锯战,我们一定要打赢,否则新加坡可能变成另一种民族。
3.语言背后的国家利益和经济价值
语言问题,在李光耀看来,并不仅仅是小事,而是关系到经济发展、荣辱稳定的大事。
我们要有个富强的国家,有个稳定的社会,就要有身心都刚强勇猛的人民,能不受利诱、不惧威胁、斗志旺盛、意志坚强的人民,这样的人民只能从具有悠久历史、优美传统的文化中培养出来。这样的人民来自各族人民的母语教育,但同时还能握有英文,这把通向西方高深知识的钥匙。
态度简单明了,英语是通向最广阔科学技术知识的“钥匙”,可以通过英语了解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英语国家的动向,仅仅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渠道。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要明白“他们的人生目的,也和我们不同”。
在强调英文实用价值的同时,李光耀对华文的价值论述很有意思:
中国崛起,华文有了经济价值,已经变得很有力量,但我还是要奉劝新加坡的家长,学华文不要学过了头,对新加坡人来说,英文还是最重要的,新加坡人不能掌握英文,还有什么价值?新加坡人的价值,不在于我们能说和中国人一样好的华语,而在于我们能掌握英文,能够用英文和世界联系起来,这是我们必须牢记的。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我想可以这样表述:我们要明白,我们的人生价值,也和中国人不一样。
这两种表述,恰恰体现了李光耀作为治国之才在长久复杂局势中训练出的“矛盾又统一”的解决思路,跟西方人在一起,我们谈人生目的,跟东方人比较,我们要区分人生价值,一切都是基于“新加坡的利益”来考量,这也是李光耀个人的极端实用主义在国家利益层面的体现,凡是能为我所用的,我就拿来用,关键在于“我”所用的目的和程度,最终寻求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平衡,以达到整体目标,这种平衡统一的“灰度思维”又体现了他不同于西方思维的东方特质。
对新加坡的优势,李光耀是这么说的:
我不相信我们会很容易地被取代,因为我们具有语言优势。事实上不仅仅是语言,我们的整个文化是中文和英文、东西方文化兼备的,因此,投资者来到这里,会感到很舒服。
在基本文化、事物、五伦等人际关系方面,我们是一样的,但是由于工作作风完全不同,我们已成为中式规制的一个变种,并在这个规制里融入了西方的效率。
我想这是李光耀为新加坡找到的“差异化”竞争策略,中国尽管也实行双语政策,但我们不会也不可能将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来推广,正如前文提到的文化属性,那样做将会得不偿失。如果想让下一代更具竞争力,学习西方语言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必不可少,但加强传统优秀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播也是当务之急,在未来一体化的全球竞争中,我们的孩子首先需要知道自己不同于其他国家孩子的地方在哪里,哪些是他们独一无二且值得珍视的宝贵财富,这些都需要我们这一代进行努力挖掘、优化和传承。
3.李光耀实践后对双语教育得出的结论
李光耀在解决新加坡长期复杂的教育问题上花费了很大的心血,用他的话说,新加坡没有一个人比他更了解教育系统的问题。他在几十年的摸索中得出了如下结论:
1.中英文两种语言是零和博弈。
一种语言学的多了,另一种语言自然就学的少了,这是从学生精力和时间有限的角度得出的。
2.学中文的难度比其他语言多出三倍,因此从小开始学中文会比较容易接受。
这是以美国政府的语言培训机构的经验,证实一个人掌握达到专业水准的中文所需时间,比训练他学习法文、德文或西班牙文所需时间要长三倍。中文是单音的、分声调的、用方块字书写的,最好是趁年幼,4岁进入幼稚园,通过一边学一边玩的方法打好基础。
3.语言基础比掌握好语文更重要。
学习语言时,标准发音是最重要的,应该在小时候重视孩子听和说的能力。因为到成年后才学语言,一般都是写和读的能力还可以,但听和说会难以弥补。写的能力以后可以用电脑,读的能力可以用电子词典或翻译软件,不要硬逼着孩子听写、默写,让他们讨厌。
4.小学阶段塑造孩子的价值观。
6-12岁的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时刻,性格和态度都在塑造中,是灌输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最好时期。
5.两种语言是起码的要求。
我们的孩子,他们长大后将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以及不同的亚洲,只懂得一种语文,将陷入无法应付时代需求的困境。对于具备中上资质的人,懂得三种语文,会有更大价值。
6.孩子应该用他最擅长的语言学习其他知识。
在新加坡最初推行华文和英文教育时,是用这两种语言各自做课堂语言去做教学,发现进展缓慢,后来经调整,对于不同母语的孩子,可以用他的母语来传输和解释新语言,这样孩子的学习进展有很大改善。对成年人也一样,每个人都有一个主导语言,当用主导语言学习时,效率是最高的。
7.脱离了使用环境的语言学习是无用的。
这一点想必大家都知道,单纯学习却没有相应的社会环境去使用,很快就会忘掉。新加坡采取浸润式教学理念,学生们会到英美国家的学校切身生活一段时间,学习西方社会的运行机制和思维模式;也会到中国的城市和学校学习生活,以体会中国的社会文化和中文使用。我想有条件的家长,在未来也会越来越重视孩子的体验式学习,比如用跨国旅游等方式让孩子在语言学习的同时,了解一个民族背后的历史和社会。
如上这几点,算是这本书可以带给一个家长最务实和直接的收获,可以提前为孩子规划语言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