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总有些音乐不会随着岁月流逝而消亡,不管人们听了多少遍,也从不厌烦,反而会历久弥坚,源远流长。巴赫柔美的《G弦上的咏叹调》,以其巴洛克式的庄重典雅抚平了无数人内心的紧张和忧郁,如同夏日的玫瑰芬芳、冬日的温暖阳光,让人们陷入静谧的沉思中。
在群星灿烂的西方音乐史上,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集大成者,地位显赫,领袖群伦。可以说,没有巴赫,就没有后来的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所谓巴洛克时期,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时代,大致为17世纪。这一时期艺术的特点是庄严高贵,这来自于文艺复兴时期所发扬的古典古代艺术精华,同礼教观念的约束作用的结合。
《G弦上的咏叹调》,又被称为G弦之歌,原曲创作于1727年至1736年之间,是巴赫的《弦乐组曲》中的第二乐章,十九世纪德国著名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将这段主题改编为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乐器上以小提琴独奏为主,辅以大健琴伴奏,同时又将旋律全部移至小提琴G弦上演奏,故此得名。在类似低音弦的拨奏伴奏下,小提琴奏出悠长而庄重的旋律,给人以平静安宁的感觉。全曲后半段出现的新旋律产生了丰富的变化,但这些复杂的旋律又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让音乐像呼吸般静静地流淌,最后在静似祈祷般的气氛中结束,让人回味无穷。
百余年来,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以其纯朴典雅的旋律、情绪内敛的曲调,再加上G弦特有的浑厚、丰满音色,使之倍受人们喜爱。有意思的是,在如今大多数的唱片封面上,《G弦上的咏叹调》的作者栏上并没有“August Wilhelmj”,而肯定是“J.S.BACH”。 其实,我们在记住巴赫的同时,也应该感谢威廉密,是他让璞玉现身世间,成为流传广泛的不朽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