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满屏都是江歌和刘鑫,简直就是《农夫与蛇》的现实升级版,尤其是江妈妈见刘鑫时浑身都在颤抖,真的让人很难过,忍不住想流泪,她得需要多大的勇气才克制把刘鑫撕得粉碎。
身为妈妈,不管今后刘鑫做了什么,都没办法去原谅。
在江歌被捅死后,刘鑫会恐惧,害怕,慌张,甚至逃避不敢见江歌妈妈,这些都情有可原,毕竟她只是二十来岁的女孩,遇到这种事情会手足无措。
这时候,父母家人才是最关键的,可刘鑫的父母呢?老家离江歌家只有十公里,不仅一次都没有登门问候过,还拉黑,拒绝微信。
江歌妈妈无奈之下在网上暴露了她们一家人的信息,然后刘鑫的妈妈就出现了,她的言行举止和女儿如出一辙,在电话里对江妈妈吼:“你闺女被人家杀了,你去找杀人犯,别找着俺。”
甚至,刘鑫妈妈还在电话里飙脏话骂江歌妈妈:“你闺女命短,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看过一篇文里写到,作恶是恶人行走江湖的通行证,他们从不觉得自己是坏蛋,因为在他们的价值观里,他行坏的逻辑是自洽的。
真的不配为人的父母,所以也教出“不配为人”自私的人民公害的女儿,要知道原生家庭的状态,价值观,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为人处世,以及处理事情的态度和能力。
孩子做错事情了,父母必定要一起承担,在这起事件中,刘鑫父母所起的引导的作用应该是高过刘鑫本人的。如果她的父母能在第一时间去找江歌妈妈解释,认错,道出真相,最少刘鑫也不至于如此冷血。
然而,刘鑫的父母选择对江歌母亲恶语相向,甚至放话要将江母告上法庭,还说江歌的死是短命。
整件事情中,刘鑫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在传递一个信息,女儿,你不要掺和,也不要见江歌的妈妈,远离这个是非才最要紧。
孩子的言行举止里,映射着父母灵魂的模样,有这样“不配为人”的父母,刘鑫才会在紧要关头选择保全自身,自私利己的念头一旦产生,很容易就会变成彻头彻尾的冷血鬼。
生活中很少有彻头彻尾的坏人,尤其是孩子,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本身是很阳光,积极向上的,而且可塑性很强,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引导孩子的核心。
父母善良宽厚,积极有爱,孩子即使胆小不勇敢,也绝不会冷漠无情;父母自私狭隘,孩子即使天性善良,也终会逼迫得自私自利,冷血无情。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在北京某饭店,一位妈妈居然拿饭店的儿童专用碗给孩子接尿,接完后还把尿倒入盛有食物的大碗里。
有顾客看到后指责了这位妈妈,她却不以为然地说:反正碗都是要洗的。
太超乎想象了,世界上居然有这样的母亲,还是当着孩子面做这些,被人指责后毫无半点羞愧,继续自顾自的玩手机。
很难想象这一幕如果刻印在孩子记忆里,今后问起,妈妈该如何应答。
或者这位妈妈潜意识里会觉得这么点大孩子什么都不懂。
我侄女一岁多,有一次我和妈妈在聊天,当妈妈夸奖侄女乖巧时,小姑娘显得很兴奋,跳舞,欢笑,手舞足蹈的;当妈妈说到也有不乖很烦时,小家伙就趴在茶几上掉眼泪,一副非常忧伤的模样,委屈极了。
说明孩子从什么都不懂到似懂非懂,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并非突然性的,这期间父母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都会成为最大影响力。
我大儿子读幼儿园中班时,有一次放学我去接他,看见一位妈妈正在和老师争吵,原因是他儿子的脸上被人抓出了血印,要老师必须说出是哪位小朋友抓的,还要求别的家长道歉。
老师说,是你儿子先去招惹了别的小朋友,而且他不是第一次主动打架,我可以为自己没有及时制止他们打架向你道歉,但不能因为你儿子打输了就包庇他。
那位妈妈很生气的牵着儿子就走,下楼梯时一直在给儿子灌输:妈妈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不要让人欺负你,亏你长这么大个子,干嘛要怕,下次有人欺负你,那就打到他怕你为止。
在妈妈的“鼓励”下,这个孩子一直都是幼儿园的人王,上了小学后三天两头就惹事生非,打架,群殴。
他妈妈不仅没有反思还一直抱怨:现在的老师也不知道怎么了,成绩不好找家长也就算了,拳头巴掌打两下屁大点事也要请家长,烦死了。
听朋友说,孩子在初一时就辍学和社会上的混混在一起,还带头打劫了自家的豪宅,首饰现金,好酒好烟好茶一扫而空。
在警察局里,他妈妈再也没有护犊子的锐气,低头说管不了交给警察局处理。
不久后,孩子又涉及到抢劫伤人案,被送去了粤西的少管所。
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着最少一个熊家长,孩子都是天生的模仿家,父母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口头禅,任何的行为修养,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
孩子成长中的一言一行就像是一面镜子,呈现出来的都是父母的灵魂教养,尤其是一些坏的罪恶,一旦刻进了孩子的内心,总有一天会破土而出,生根发芽。
前不久看到,有一位空姐在朋友圈记录下一件很感动的事情,头等舱上一位独自带孩子的妈妈,怕孩子会吵闹打扰到身边休息的客人,给在头等舱的其他旅客每个人都发了一份礼物。
行动总比语言更有说服力,细枝末节里最能体现真正的修养,礼物虽小,可细腻而有爱的举动却温暖十足,会潜移默化印在孩子的脑海里,终身受益。
最近每个周末都会陪孩子刷《爸爸去哪儿》,被吴尊的教育方式所折服。
节目几乎都是在乡下拍摄,条件有限,有一期的早餐是馒头和鸡蛋,对于家境很富裕的两个孩子来说,馒头简直难以下咽,儿子咬了一口觉得难吃就递给了爸爸,吴尊接过馒头继续吃起来。
儿子愣愣地看着吃,女儿满脸不解地问:爸爸,你喜欢吗?为什么你什么都吃?
吴尊继续吃着馒头对两个孩子说:有很多人都没东西吃,还有很多人只有白粥吃,没有这样的鸡蛋,所以你们不能浪费的,要珍惜食物,知道吗?
对优越的的孩子来说,或许并不能完全理解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但是吴尊依旧在言传身教:
卖鱼帮助人时,他对孩子说“我们可以捐自己的钱给他们,也可以做这些事情帮助他们;
在孩子们说装饰房子很累时,他又说:“劳动是很累,但能帮助人是件很快乐,很幸福的事情”;
良好的修养不是制定的道德约束,而是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油然而生,对世界温柔的心情。
吴尊把言传身教做得很到位,让孩子不仅看到爸爸在说,同时也在做,他的修养和态度,对于孩子来说比任何的名校都更有深远的影响。
任何一个有着良好教养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而是有迹可寻的因果,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因,孩子的一举一动是便是果。
世界并不残酷,你给了世界什么,它终将回馈给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