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大书房。 朝南的落地窗,阳光都能尽情的照耀进来,两面和墙一样高的书架,按照图书馆存书的方式堆满了自己喜欢的书,旁边还有一只木梯,可以取书架上比较高的书籍。书架里的书都是典藏版的,可以室内读但不可外借,中间有张大桌子,有一面摆放了一台电脑,四张显示器,供自己工作使用,真难以想象能否工作下去,另外几面都是供读书,桌面宽广可以摆放随身的物品。房间的隔音要尽可能好的,不被外面的生活气息所打扰到,可以让自己身处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
或者三面落地窗,一个个移动的小书架,地下面是玻璃透明的存书处,放着近期不会去翻动的书籍,移动书架上放着近期要翻看的书籍。依然是大大的书桌,可以安静的读每一本书。窗外绿树环绕,阳光在窗外明媚,在屋内就恰到好处。
可是,真的有了这么一个书房,我会在屋里看书写字么。我对我自己很是怀疑,因为我不曾有过这样的书房,小时候也仅是写作业,而且没有那么多的诱惑。 一直以来我读书写字的地方都是学校的自习室,在那样的环境下,我内心得到安静。在北京漂泊的几年,卧室就是书房,很少能静下心来在房间里安静的做一些事情。看书或者写字,往往被房间的其他诱惑攻破。或者看电视剧,或者玩游戏,或者刷朋友圈刷微博,又或者发发呆。
以至于到后来我都质疑自己,我到底是否真心喜欢看书,还是我仅仅喜欢看完之后内心的满足感,以及让自己看起来很有正事。一个哲学的老师曾告诉过我,学习多是苦中作乐,我不知道我是否该赞同。后来发现,我喜欢简单的吸收,但不喜欢复杂的吸收和输出,因为后者相对更费事费力。看书简单,想其中的道理也简单,但是能学会书中的内容,写出书中的文字缺要下一番苦功夫,需要苦中作乐。
很多事物和技能,因为神秘,使我们满怀好奇的想去探索究竟,好不容易入门之后,却很难再将自己提到一个更好的高度,是自己的要求本身就很低,还是发现自己不是真正喜欢,懒与付出。那又喜欢什么呢?喜欢一切不费力就能学到,或者只要学就能立竿见影的东西。学习的道路总是痛苦和孤独的,尤其是在学的过程中看不到效果,会让我们走的那么累,那么缓慢,尤其是当我们眼下有点安于现状的时候,那是最可怕的,最容易固步自封的,不是那么好,又不是那么差,很容易让自己放松前进的脚步,而这个时候正式我们需要拼命赛跑的时候。
不记得谁说过,最怕新人奖,很多人得了新人奖之后,就很难再得其他大奖。也可能是小有所成之后,很难成功吧。对生活小满,导致不思进取。
青春迷茫,畏手畏脚,很想使劲往前冲,却又怕方向错误不敢用尽全力,到头来却发现笨鸟先飞,剩下都是我们这一群菜鸟。思前想后的错过人生中的大好时光,也没有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相反如果使劲往前冲,好像也没有错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