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来的一句话:“工作了8年,你只有一年的工作经验”(版本太多,暂无法给出原版出处)引发的不适反应:
一万个小时定律,为什么不一定对你有效?
║经历不等于经验,简单的重复而没有创新改进,自信也会过期。
以下内容3分钟,结合自己的混迹瞎谈,请选择性阅读
从小就是三好学生的我在上中学的时候,我的一位老师曾无比坚定地传导“一万个小时,从入门到精通”。我天真的就相信了,熟能生巧嘛,干!。初中考学的时候,当然也因为家庭原因迫切需要找一个安定的、没有什么人竞争的工作,家人就给我报了林业学校,反正行行出状员嘛,干!。林校毕业的时候,就业老师说有一家公司实习的工资给800元,都比当时林场员工的正式工资都高,干一行爱一行嘛,还没毕业就能挣钱了,干!
有了挣钱养家的原动力,入职后我从0开始(学校的专业课工作中用场的不多)过了一篇林业生产的流程,简单重复的工作内容,SO EASY! 用3个月时间学会了当地的方言沟通无碍,不到一万个小时竟然就真的独挡一面,管着十里八乡的业务年底还能偶尔混个先进份子,我都乐得就差对着镜前自己点香膜拜。
一万个小时后(3年),工作内容还是大致如此,身边的同事甚至直属主管也大致如此,更具欺骗性的是:随着物价的上涨帐面薪水也逐渐有着些提高,对比新入职的新员工杯水车薪,对照每天接触到的基层现场以出卖劳力讨生活的的工人,在自己的工作圈里当下悠哉的小日子感觉还是不错的。稳,这日子混得真叫一个稳!
某个酒醉到头痛欲裂的早晨,电话告了个工伤病假,无聊的左手向右手虾扯蛋:
左:几个一万个小时就过去了呀…
右:嗯,好神奇哦
左:作为贵行当资深老油条,你可是业务精英 国家栋梁哟?
右:大概罢,反正就那么回事;现在换另外一家同业公司,我定然能同样风声水起。
左:哦,那也只是换个地址继续混而尔,对吧。
右:……不想跟你说话
左:银行现在给你一百万,自己做个老板继续发展绿色产业呗
右:确定银行不用我还钱吗……
左:我爱你呀林业,这个绿水青山 光辉崇高的事业!
右:屁,帮我把房贷还了先
这就是我在这个行业深耕几个一万小时,一晒才知道满满自信下掩盖的是已发霉变质的自我优越。原来我只是简单COPY了第一年的工作经验,而后就用它混了8年而以。如同“20岁已经死了,只是拖到80岁才埋而已”同样的语劈三观。
活埋了十来年后,才庆幸遇到了得到,有笑友及007er等一群不甘混迹的人,一起搅动下平淡生活吧。
往后想:
古语都有两面性,拿来左右手对对话再权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