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边上特产红枣,石油减产后,红枣一度成为支柱产业。全县年产值2个亿,红枣一旦受灾,直接损失就达到3千万。
每到清明前后,霪雨菲菲,县政府就焦燥起来:“抢收!全县动员!”因为,枣的表皮有细小毛孔,一旦见水,很快腐坏。这个原理跟用湿毛巾擦鸡蛋一样,看着光滑致密的表皮,其实是渗水的,一见水,几天就烂。
集中全县各企事业单位,到枣园去!数天以内,把枣打下来,全部送进烤楼。烤过以后的枣,耐存储,可加工,我们见到的红枣都是这个样子。但鲜枣,也只有韩主任每年能尝到了。他是办公室主任,每年都有一次组织下乡的任务和吃鲜枣的机会。所以,多年来我们吃到的“商品”红枣,不会有脆,鲜,甜的现场感。
离开以后,仍然挂念着那里,一直在寻思: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鲜枣也进入流通?天地钟情,特产佳品,却只能让韩主任每年享受,怎么才能让鲜枣像苹果一样,被更多人品尝,让黄河边的父老乡亲摘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因为不是专家,无计可施,聊表牵挂。
关心这个事情的并非我一个过客,其实,当地政府也高度关注。一两年以后,在《延安日报》上看到,当地政府请杨凌农科院的专家教授们“会诊”,破解难题。专家们经过调研,给出了答案。看到这个方法,我感动了。“要给红枣‘套袋’”,他们很严肃地说。NM!给大姆指一样大的红枣套袋?这是谁在黑农科院?没有见过枣树的朋友可以忽略,有机会打一次枣感受一下。枣为什么要“打”?苹果要“摘”?枣刺扎人啊专家,一个苹果套袋,袋三分钱,套上去人工七分钱,一颗枣成本得多少钱?扎破手是不是还要创可贴?上枣树,那是山羊才干的事啊。
全县继续动员,抢救红枣。直到微信上出现”帮帮我们,红枣卖不出去了”那个无处不在苦闷的大叔。这是,“多收了三五斗”?套袋了吗?专家立功了?生产环节问题已经解决,陷入营销困境?
查找《延安日报》,愁眉苦脸的当地政府举手:我们给枣树“打伞”,根据风速,雨量,树冠大小,定制了“专用伞”,一棵树,最多两把,一棵树成本最多900元,鲜枣产量提高,解决了“老问题”,收入当年见效。之后,黄河沿岸迅速复制粘贴,现在,枣太多,卖不出去了。
前后情节,恍若隔世。为当地政府点赞!为农业捏一把汗。聊以自慰的是,当地文旅事业兴盛,已经不靠红枣吃饭。愁苦的大叔,尔格这世事,什嘛也靠不上,只能靠个儿家。电子商务,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