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迎来送往了好几批人。我一个一个将她们送到厦门高铁站,然后彼此祝福珍重,希望不在同一个城市的我们会依旧交流,不忘彼此。
看着他们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车站里的那一刻,面前竟不由自主的想起刚认识时候的种种,只觉得时光过得好快,此去经年,怕是故人不在。
回家的路上,公交车外雨声哗哗作响。这是一个离别的季节,连天气都能理解我的心情。城市忙碌的人来来往往,专注着自己的事情,低头与抬头都显得奢侈。
一站到了,公交车温柔端正的女声响起。下车的旅人都自然的拿出雨伞,展开然后迅速的将头伸进雨伞下。那一幕,孤独感席卷而来。
那种经过背景音乐渲染,光画处理过得电影场景就直接的呈现在我面前,那一刻,忽然有一种陌生的感触,觉得很孤独,很无力。
当初决定来厦门是违背了父辈的想法。他们认为一个女孩子,不需要太强的事业心。好好的在他们身边,找个文职工作,按部就班的结婚生子就好了。
年轻的心总是向往外界,冒险,努力,奋斗似乎组成了我们90后的标签。可是在白天人声鼎沸时,觉得打了鸡血,人气满满;一到夜深人静,一人独处时,压抑在心底的不安,孤独就都涌了上来。
孤独感,是凌晨两点看着灯光依旧的厦门,却毫无睡意;孤独感,是想要吐槽今天所发生的奇葩事却发现找不到一个人聊天;孤独感,是一个人坐公交车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觉得感慨突然太多......
孤独像是我们这个 年纪必然会经历的一个问题,也必然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刘同在《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中写道:从负隅抵抗,到冷静旁观,才明白成长中种种的孤独感,如今看来都是无形的忘我成长。
虽然我可能一直都学不会对待离别,对待孤独犹如饮水一般稀疏平常。可是渐渐的,我开始去调节这种孤独折磨的自我。
我开始花很多的时间与文字打交道。我阅读,阅读海子的诗,朗诵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沉浸在东野圭吾的悬疑设定里。我写作,每天不论字数多少,都将自己的所想所感记录下来;我将它们po到网上,期待有人感同深受。
我减少了不必要的社交活动,不再为没有任何意义的活动和人浪费我任何的时间,以减少内心的烦躁感与不安感。经过这么长时间才明白,疯狂的参加聚会并不能让你自我感觉到快乐和充实,反而在宴会散尽时,孤独感会穿着缝隙深入骨髓。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
在不同城市的我们,有着不同烦恼的我们,彼此不熟奚的我们,现在仍然孤独的我们,请相信,你不是孤独的一个人!
也许此刻,你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上班,一个人看电影,甚至于被孤独折磨的不成人形。可不要放弃,去寻找能让孤独感减轻的办法,并相信着这世界上有很多与你一样的人。例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