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安回来我便开始历行认真聆听:
从桂林到广州,一路堵堵停停,让我们开车十三个小时,其中除了孩子们睡了两觉,有了许多次时间长的对话。
开着车的孩子爸爸:"儿子,又在玩手机了,你的近视好严重了,还要不要眼睛了?"要是平时我会理解成他对孩子的关心和担心。学习了导师的家庭教育,我明白了以下孩子爸爸的沟通问题:1,误解儿子,其实当时儿子正在看书。2,用"又"字有在抱怨儿子经常玩手机的行为。3,还要不要眼睛,有对孩子的威胁。但孩子爸爸没有意识已经破坏了谈话气氛,只知道这是表达关心的一种方式。
儿子听后不愿意了:"我没有又在玩手机。"一脸的无奈无辜相,并表示出了脾气。我马上接话了:"是,儿子在看书。爸爸开车没有注意到,看,爸爸开车那么久时间那么辛苦还在关心你的眼晴,可见爸爸多爱你。儿子你要不要帮爸爸揉一下肩?"
儿子马上放下了书也放下了情绪,帮爸爸按起肩膀来,爸爸也适时表达:儿子按摩真舒服!过了十几分钟,儿子突然说:妈妈,我要是现在到了开车年龄也会开车就好了?这样可以和你们轮流开。我瞬间觉得被这个暖男融化了:"儿子,真高兴你有这个想法,看来你长大了,开始想着为父母分担责任了,妈妈觉得有你真好!"
儿子害羞地笑笑:"我还没帮你们做什么事。"孩子爸爸:"但是我们收到了你的心意,真好!"谈话在愉快中进行着。
谈话很重要,好的谈话虽然达不到重新洗牌的效果,但会抽到新牌,产生意外,产生格局变化。
我们许多人谈话没有把事实讲清楚,反而多加了判断,猜测,反应,结果,让谈话偏离了原来的初衷,得不偿失。
感谢导师给予我的知识和智慧。分享是为了让自己更进步,与大家共勉!
侯桥玲
2019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