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读100则之第一则
出处:《论语》《学而篇》第一则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解读
天、地、人号为"三才",上有天覆,下有地载,人为天地之心,应具天地之德,上应效天之自强不息,下应效地之厚德载物,然后始可称之为人。
学的内容有三:一为知识,二为技能,三为做人之品行。
知识者,如孔子是什么时期人物?他共有多少弟子?他的父亲是谁?母亲是谁?这些都属于知识。
技能者,如武术、医术、算术等,还有现代社会的汽车驾驶技术、电脑操作技术、烹饪技术等等,这些技术不仅需要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习”而形成技能。
第三点做人之品行,尤为重要,实为学之本,学作人之道,初学为士人,至学则为圣人,从士人到圣人只有一条路,就是学。
习有两种含义:一是复习温习,重在巩固强化远离遗忘,二是练习,将理论知识转换成技能。总之通过“时习”,即不间断地“习”,人就会学有所成,从而内心喜悦。
志同道合者谓之“朋”。学道必须寻师访友,遇有困惑,又有志同道合者自远方前来切磋交流,受益很多,故云乐。
学有所成,自己的知识技能品德,皆有长进,但是否被用,此为天命。内中包含时机等多种因素,连孔子这么有才能在当时尚且不被诸侯所用,知命之人,不可牢骚不平,自伤中和之气,无益于事,应该不怨不尤,等候时机,故曰“不愠”。
“愠”字竖心旁,是一个人内心的不高兴,但未表现在面色和行动上,如表现出来,那就不是愠了,成了怒了。
况且,一人不知犹可“愠”,如果三十个人、五十个人、一千个人都不知你,你还“愠”的过来吗?只能从自身找原因,还是因为自身不够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