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当代网民人均突破舒适区了,大家都在网上喊着积极生活拥抱生命,但回到现实里依然该怎么过怎么过。
实际上,舒适区确实很难突破的,因为不管是所谓的路径依赖的理论也好,还是惯性符合均值回归理论也好,走出舒适圈是很反人性,且很消耗认知资源的一件事。现代社会已经让人活得很累了,每天还要视图在挣扎生活的同时,去保持清醒的改变,岂不是难上加难?
所谓的本能、惯性、天性,其实都是人类在远古时代为了对抗恶劣的生存环境所形成的,用现代化精简的语言描述,就是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人会自然的用动用自身资源最少的方式去应对,能不改变就不改变,非要改变也一定是选动作最少的方案。这种类似的理论,在社科领域有大量的实验做过证实,认知科学家和人类学家均有相应的理论阐述。这种简单、原始的天性,有的领域会把它称作远古大脑,一般处理的是不需要消耗认知资源、不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用下意识的方式处理掉。我们的一些后天培养成的习惯,可以理解为就储存在了这一块区域里,变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并且成为了我们能获得安全感的一种来源。
当我们想要改变时,在认知层面,每一次都需要饶过远古大脑去动用更高级、更大量的认知资源之外,也是对远古大脑的一种威胁,因为我们是在用它不熟悉的方式去应对外部世界,这也会引起安全感的缺失。于是容易出现的场景是,当我们最开始进行改变时,会有强烈的不适感,也很难获取新的成就感、安全感,如果此时被远古大脑的惯性重新说服,寻找原来的安全感,回归到熟悉的模式,改变步入了失败的结局。
其实我们内心也知道,熬过不适期,会迎来新的习惯。但远古大脑的另一个本能,就是容易忽略长期好处,优先聚焦于短期舒适,毕竟当下享乐更让人快乐。在这种本能的暗示、游说之下,往往就会很容易打败新的改变带来的心理暗示。
为何延迟满足感被成为优秀的品质?是因为在对抗本能,对抗那个好逸恶劳、趋利避害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