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6月12日,随着在法国罗兰.加洛斯的红土场上,
一位17岁的华人少年加冕冠军。
美国人在将近30年后再次打开了大满贯系列赛事冠军的大门,
中国人看到了华人参加世界网球赛事的希望。
这个17岁的少年就是张德培。
他的祖籍是潮汕揭阳白塔。
可能很多人认识张德培,并不是因为网球,
毕竟那时的国内可以说是一片网球的荒漠。
直到1996年,一个飘柔2合1洗发水的广告,
才让很多人记住张德培阳光帅气的脸庞和飘逸柔顺的头发,
特别是那句:“有头屑,NO WAY!(普通话版本是‘不行’)”
和“国际网球名将张德培”的标注
给广大的年轻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72年,张德培出生在美国,祖籍是潮汕揭阳白塔。
父亲张洪笙和母亲董良因年轻时从台湾移民美国,
结婚后先后生下了张君培和张德培两兄弟。
1978年,9岁的张君培和6岁的张德培开始练习网球,
他们的父亲便是他们的启蒙教练。
年少的他们都表现出了不错的天赋,
但相比之下张德培的天赋更高,
12岁的他获得美国少年硬地网球单打冠军。
15岁获得美国全国少年网球锦标赛冠军。
1988年,16岁张德培正式进入职业网坛,
9月,他在旧金山获得全美网球公开赛冠军,
职业排名从163位升至30位,为当年职业网坛最佳新人。
同年,法国网球组委会,给还没有参赛资格的张德培一张外卡,
在罗兰·加洛斯的球场累积经验。
一年后,就在这片红土场上,作为非种子选手,
张德培一路杀进决赛。
1989年6月12日,
法国网球公开赛决赛在张德培和
瑞典选手斯特凡·埃德伯格之间上演。
第一局,赛前不被看好的张德培就以6-1先声夺人。
但埃德伯格随后分别以6-3和6-4连扳两局。
当所有人都认为张德培第一局的表现仅仅是昙花一现时,
他又以6-4拿下第四局。
随后,他摧枯拉朽地以6-2拿第五局,
成为了那年的法网冠军。
刚刚满17岁零三个月的张德培,
也成为了法网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
赛后,埃德伯格这样称赞张德培:
“他是我所见过的最顽强的对手,
他似乎永远不知疲倦地奔驰。”
作为身高、力量都不占优势的黄种人,
习惯双手拿拍击球的张德培,
凭借坚韧顽强、不知疲倦的奔跑弥补了自身的劣势,
甚至将这个特点形成了自己对抗对手的优势。
张德培的这个法网冠军,
是美国人时隔三十多年后再次拿到的大满贯系列赛事冠军。
也是黄种人拿到的第一个网球世界冠军。
而且,他和他的对手埃德伯格都是网球大满贯系列赛事
迄今为止最年轻的男子单打冠军。
在整个九十年代,张德培的世界排名一直在前十以内。
而最高排名是世界第二。
其中,在1996年的美网公开赛,
他在半决赛轻松直落三盘战胜了阿加西。
如果张德培能在决赛战胜当时如日中天的桑普拉斯,
那么他将取代桑普拉斯成为世界排名第一。
但是,过度的疲惫的他最终未能如愿。
多年后回想起这段拼搏经历,
张德培表示,因为第一和第二有着本质的差别,
所以尽管已经疲惫不堪,他仍坚持打了那么多比赛。
如今看来,那时应该做的是好好休息,再回到赛场。
张德培的取得的成绩,除了个人的努力,
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的家人。
除了前面说到,父亲是他的启蒙教练,
更重要的是,他的父母为了支持他打球,
放弃了工作,甚至上演了现实版的“孟母三迁”。
先把卖掉新泽西原有房屋,举家迁往明尼苏达,
后来又迁往加利福尼亚。
而他的哥哥张君培,
在成年后也放弃了自己网球运动员的事业,
成为了张德培的陪练,之后又接替父亲成为张德培的教练。
而在张德培成为职业选手的前几年,
母亲一只跟随他四处比赛,给了他悉心的照顾。
关于自己的成长,除了感谢家人的支持,
张德培总会提到他的信仰。
他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圣经帮他找到了很多问题的答案。
也因此让他一直保持感恩之心。
这份感恩之心更让他即使在年仅17岁时就成为世界冠军,
也没有如同多数年少得志的人一样迷失自我,
反而一直保持着谦谦君子的态度和阳光健康的形象。
在张德培的整个职业生涯中,
他一共获得34个单打冠军和两次团体比赛冠军。
退役后的他致力于推动中国乃至亚洲的网球发展。
曾担任中国北京申奥形象大使,
2008年入选国际网球名人堂。
2014年至今担任日本选手锦织圭的教练。
正如前面所说,张德培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无论对于美国还是中国,
张德培都极大地推动了网球这个体育项目
在这两个国家的发展和信心。
但更加难能可贵的是,
作为时代的推动者,
张德培本人一直保持着真诚和感恩的心。
也许正因为这份真诚和感恩,
让他没有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
而成为一颗永远在网坛的天空闪耀的星,
或许并不是最瞩目的一颗,
但是却永远在前方为网球青年们给予指引和自信。
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