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新闻深深刺痛了夜雨的心,台湾省一辆大巴车自燃,车上26人全部遇难,无一逃脱。事情发生后网上一片哀悼之声,但也有人质疑:为什么大巴车要做成全封闭的吗?有窗户不是更好么?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客车密封到底好不好,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全世界的客车设计师都不是吃干饭的。否则,精明的车企养他们干什么。从开关玻璃到全封闭玻璃,是有它的道理的。
一方面来讲,密封玻璃要比开关玻璃更安全。举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你拉一车棉花。是把它光用几个粗的绳子系住好,还是用一块大布把整车的棉花包起来好?结果显而易见。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乘客如果在非密封的空间内,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考虑到某些人的素质(全世界都有这种人)不是高速上乱扔垃圾,就是把身体的一部分暴露在外面。这样更危险,为了安全考虑,厂家只好用个全方位的玻璃瓶把大家全部都保护起来。当然,考虑到紧急情况。还给配备了逃生锤和紧急通道等安全措施,简单易懂。
另一方面,确实关乎成本问题。决定这个事儿的是市场,典型的经济因素的反作用。对于厂家来说,你要不要开窗都没所谓,因为在设计和工艺上并没有什么难题,差别只是成本而已。
假设,两种车都有巨大的销量,所以不考虑因为产量对成本的影响。对于乘客来说,打开车窗可以自由的呼吸车外的新(wu)鲜(mai)空气,可以往外面扔东西,可以吐痰,还可以把手伸出车外感受一下90公里时速所模拟的风爽的手感。当然,还能在着火的时候逃个命什么的。
当然,就像学生宿舍会为了是不是要开窗吵架一样,大巴上的乘客对于是否开窗也是各有纠结的。那么对于厂家来说呢?开窗需要加装摇窗机(蒙皮里面还要加摇窗机的支架,要预留空间,设计难度增大了),或者简单一点,加锁加铰链(可惜这种设计开口小,不能满足逃生要求)。再或者用滑轨式?看起来不管怎么弄,貌似都是额外成本,所以估计售价也要贵一点。不开窗呢?只要往窗框上一粘 ----- 简单粗暴,直接有效!对于使用者来(长途汽车公司,公交公司等)说呢?开窗会增加风阻,油耗高,不划算。开窗会增加车辆内部清洁工作量 ----- 我一度很喜欢同时打开左前和右后窗户开车,风不刮脸还能透气。然后几周后我发现迎风的右后头枕颜色明显变深,伸手一摸全是灰。开窗还会增加车辆维护成本,窗户打不开也就算了,关不上难道不去修?还有空调车,开窗必然废空调(也就是废油)。对了,如果窗户能打开的话。司机叔叔估计每天都要听着乘客为了要不要开窗吵架,烦死。当然,好处也不是没有,万一着火了,乘客还能自己逃生嘛!那么,如果你是公交公司,你买哪个版本?
所以,就设计方面来挑毛病是杞人忧天的,我们在意的,应该是这些安全的物质保护和安全规则保护下的目标——乘客。是否真正的遵守了安全规则,司机是否按规则操作。甭管你哪个省的,提高国民安全素质,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