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女不能说爱,但我可以每天为你带一枚圆溜溜的鸡蛋。
《水形物语》的女主角伊莉莎是一个哑女,脖颈左右各有三道划痕。她还有一个同性恋画家朋友瑟达,事业郁郁不得志,暗恋餐厅的小哥,表白后被无情拒绝并受到侮辱和耻笑。两个边缘人成为朋友,下班后会坐在沙发上一起看歌舞片,偶尔伴着音乐跳跳踢踏舞,日子规律而单调。一天,在政府机密机构上班的清洁工伊莉莎突然发现一个两栖人形生物——鱼人,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她爱上了鱼人,并决定把他救出实验室。于是,伊莉莎联合同事泽尔达,画家瑟达,和同情鱼人的罗伯特教授一起救出了鱼人,并在最后成功阻止了想抓回鱼人的坏蛋警察,将鱼人送达了可以通向家乡的港湾。斗争中,伊莉莎不幸中枪,鱼人抱着她跳进水里,在水和鱼人的拥抱中,伊莉莎复活,脖颈上曾经的三道伤痕转化为可以在水中呼吸的腮。
去年,《水形物语》击败《三块广告牌》,成为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我之前看过影评,很多人都觉得获胜的应该是《三块广告牌》,从剧情逻辑到现实意义,其远胜前者,但是结果却是《水形物语》这个小众奇幻片拿了奖。
为什么?
看完电影,我觉得应该是影片传达出的边缘人群的孤独感,让评审们感同身受吧!但也有人觉得这就是政治正确的结果,每年都有人这么评价最佳电影,这里就说说我个人感受。
01 王家卫电影般的情感传递
我有一段时间很喜欢王家卫,看了他的很多电影,在和朋友聊天时偶尔也会提及。谈到他的时候,很多朋友带着小小抱怨的语气说:“他的电影,其实我都看不懂在讲什么?”,这时我往往会回一句:“其实,我也看不懂,只是看完有点小感慨而已。”
既然看不懂,为什么我会看了一部又一部呢?
其实也不是看不懂,王家卫的电影其实故事很简单。《花样年华》讲了一对夫妇互相出轨,遇见真爱的故事;《2046》讲了花花浪子玩世不恭,错过一个又一个女人的故事;《春光乍泄》讲了一对爱侣异国分离的故事;《重庆森林》讲了一个女孩暗恋和一个警察失恋的故事;《一代宗师》讲了叶问开武馆的故事。
我的看不懂,大部分情况下不是不知道讲了什么事,而是摸不透其中的感情流转,一个个镜头表现的都是我看不懂的情绪,未曾体会过的心情。所谓“看不懂”,就是没办法感受到影片表达的主题,浸润在每一帧图像里感情的波澜起伏。
我虽然看不懂,但是我看完电影却总有怅然若失的感觉。除了《重庆森林》,其他所有影片看完,我都觉得遗憾。而《重庆森林》让我感到孤独,一个人的时候,或许需要和肥皂小姐来一场对话。
《水形物语》就是这样,故事简单奇幻,但感情却通过镜头传递出来。我感受最深的是孤独,我觉得影片中的每一个人都很孤独,或许这就是影片没有直接说出,却精确传达的主题。
02 名为“孤独”难题的解法
伊莉莎是孤独的,作为哑巴,她无从说起,这是一种心灵上的孤独,是上班时同事姐姐和下班后画家好友的陪伴无法抵消的孤独。影片一开始我不理解,为什么伊莉莎一开始就对鱼人抱有善意,为什么决定救他,为什么决定和他在一起。直到画家在浴缸旁说:我老了,只能从镜子的眼神里才能发现自己,我总是一个人,我没有伴。”我才发现即使有朋友在身边,他们仍旧孤独。
伊莉莎不能说话,她渴望的理解是画家和同事都无法给予的,所以当她遇见一个鱼人,他也不能说话,他们之间一开始就有某种贴近,当她通过一点点的行为试探,发现鱼人没有什么坏心眼的时候,她慢慢接近了他,最后她发现他们都是如此孤独,不为世人所容,和正常人不一样。伊莉莎太孤独了,当有一个相似经历的生物出现,哪怕并不是人,她也奋不顾身的爱了。
鱼人懂爱吗?你的爱是否能被另一个物种感知,要知道即使是在人类这同一物种中,都会存在爱的不理解。有人把陪伴当爱,有人却认为为你花钱才是爱;有的人把自己最美好的事物用双手捧给一个人,但那个人却弃之如敝履。
爱的付出与爱的感受从来都不是单方面就能完成的。
所以鱼人感受到爱了吗?影片结尾给了我们可喜的结果。这就反向说明了两人之间的理解是互相的,这才真正打破了伊莉莎的孤独。
从子宫到坟墓,无时无刻都有人会感到孤独,那些诗与小说不都表达的清清楚楚了吗?可是更多时候孤独是一种说不出口的东西,或许就是饭店的双人椅子,或者是一场独自去看的电影,或许是成功的喜悦无人共享,又或是遭遇失败无人安慰。
孤独,像死亡一样是人类无法逃避的难题,这也是为什么这样主题的电影会容易拿奖,因为这不是某件事或者某个人,这是人类在思考自身时难以隐藏和绕过的痛苦,人人都能从中看见自己。
之前有过一篇影评,关于《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当中有提到了孤独这么一回事,当时我提到一个人更要保持一种好状态,现在我觉得或许应对孤独更好的方式是主动寻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人,而不是非要强撑一个人和孤独抗争。毕竟,如果伊莉莎不鼓起勇气拯救鱼人,爱上鱼人,或许电影就是一个始终孤独的哑巴女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