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特殊的保护下,失去了很多能力,虽然他在父母亲的帮助下生活很好、学习很好,可是到了青春期(12-15岁),会出现一些麻烦,这些麻烦就是家长所担心的:跟周围的孩子没法交流,无法维持良好的情绪,也难以获得他人的情感。
爸爸妈妈可以拼命地爱他来补偿他的情感需要,但这是饮鸩止渴,因为高度的保护让孩子失去挫败下的奋起,失去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孩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问题时更易陷入困境。比如这个孩子跟某一个孩子发生争执,妈妈就去找老师谈,出面找对方的家长谈。通过这样的保护,看起来是让这个孩子顺利地小学毕业、初中毕业,可是到高中基本上不行了,因为面对高中的孩子,你的保护失效了。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一个孩子过了青春期,16岁以后就基本社会化了,他们处在父母与社会的夹缝里面。小时候为了保护孩子,爸爸妈妈是对的,但是保护到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应该保护,什么事情不能保护却要好好掂量。
我们常常在思考这个问题。从当前国际潮流来看,家长应从三方面来关心孩子。
第一,身体发育。假如这个孩子有疾病,差不多孩子就拥有了某种特权,这个特权就是让爸爸妈妈不得不怎么样。
第二,孩子的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包括学习和社会能力、运动能力、音乐与艺术的修养。
第三,个性的成长和心理发育的完成。
这三个方面其实都是相通的,因为身体健壮、健康的孩子往往心理发展顺利,有病的孩子,因为过度需要帮助,就有补偿关系,对补偿的依赖使孩子难以发展出社会能力。相反,多少有些弱势的孩子经历更多,有益于他的成长。我曾看到一个“孩子”,30多岁了一直不能够正常的生活。他从17岁开始就一直在看心理医生、吃药,有各种各样的病。但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当这个孩子不在他妈妈身边,跟陌生人在一起时表现挺正常,他可以跟别人交谈,可以自己去书店买书,去商店也会与人讨价还价,但只要他妈妈在身边时,他就是一个病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病人,露出了很呆傻的笑容,什么都让母亲做决定。孩子与父母处在一种共病关系中,率先处理母子间的互动方式是重要的。有时候一个病孩子的后面有一个病得更重的母亲,改变了母亲,孩子的问题也自然消失。
妈妈好心也许会办坏事,比如过多替代孩子的社会功能,孩子要和社会接触的时候,会习惯地支配妈妈去做,或者要求母亲给予决定,跟随母亲的要求去行事。久而久之孩子失去自我选择、决定、执行的能力,也不愿为所做的事担当。这个孩子真是如此强迫妈妈去给医生打电话、让妈妈去跟医生商量需要的事情,总是他母亲替他到医院看病,把药买回来,这个孩子可以随意地吃或不吃。如果妈妈继续扮演这个替代角色,孩子永远也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