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 《孝经》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为政》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 《周易》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 《孝经》
《易》无思也,无为也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 《周易·系辞》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论语·学而》
天之道虚,地之道静 --- 《管子·心术上》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为政》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 --- 《礼记·学记》
天之道虚,地之道静 --- 《管子·心术上》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 《礼记·学记》
道,之大如天,其广如地,其重如石,其轻如羽 --- 《管子·白心》
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 《周易·渐》
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 《孟子·离娄章句上》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 《说苑·建本》
富润屋,德润身。 --- 《大学》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 《孝经》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论语·学而》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 《论语·公冶长》
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 《论语·子路》
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 《周易·升》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子·心术下》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子·心术下》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 《论语·颜渊》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论语•雍也》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 《礼记·学记》
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 《中庸》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论语·学而》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 《中庸》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 --- 《礼记·学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论语·里仁》
毋先物动,以观其则,动则失位;静乃自得 --- 《管子·心术上》
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 《周易·系辞》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 《中庸》
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 《论语·季氏》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 《中庸》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周易·系辞》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论语·述而》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中庸》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 《孟子•尽心章句上》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大学》
礼者,敬而已矣。 --- 《孝经·广要道章》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 《论语·卫灵公》
虚无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 --- 《管子·心术上》
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 《论语·季氏》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子·心术下》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 《孝经》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 《周易·系辞》
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 《孟子•尽心章句上》
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
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 《中庸》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 《礼记·学记》
道而弗牵则和
强而弗抑则易
开而弗达则思 --- 《礼记·学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论语·为政》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致广大而尽精微
极高明而道中庸 --- 《中庸》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论语·述而》
木上有火,鼎
君子以正位凝命 --- 《周易·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论语·为政》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 《孟子•尽心章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