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我妈强大舆论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对我爸的印象都是除了打扑克啥也不干,无能、懒惰、自私自利。
冷静下来,尽量摆脱固有偏见,我想谈谈我的爸爸。
我爸爸是爷爷奶奶最小的儿子,我爷爷奶奶家庭的构成有点特殊。据说我爷爷父母早亡,游手好闲,一直没有人愿意嫁给他,我奶奶是他姨妈家的表妹,由舅家撮合,成为夫妻。可能是因为血缘关系太近了,爷爷奶奶生了大姑、大伯、二姑、我爸、小姑三女两男五个小孩,其中大伯和大伯家三个小孩、二姑家三个小孩中的一个都有遗传性近视,大伯家大堂哥的遗传性近视达到900度,可以说离开眼镜,他连面对面的人脸都看不清。
还有我一直无法理解的一点是,奶奶在生了我爸之后收养了三姑,却把后来出生的小姑送到别人家养。这一直是小姑的心中创伤,同时,奶奶过世的时候,小姑也没来得及见她最后一面,这些事情导致在葬礼上,小姑大哭说:“娘,生也不要她,死也不要她。”
我爸是被宠爱着长大的,五六十年代出生在农村的小孩,到现在做农活的效率都较低,明显就是小时候干农活干少了。听我几个姑姑说过,小时候,由于家里兄弟姐妹多,男孩少,小儿子又不像大儿子要承担责任,所有我爸是唯一一个小时候在家啥活都不干的人,做妹妹的都要让着他。我爸既不用下地干活,在家也不用干家务,家务是大姑、二姑和三姑的任务。
长大一点开始上学,我爸脑瓜子不错,学习成绩很好,但是他也只读完了初中,高中上了半年学由于当时环境就失学了。这又是奶奶的平生憾事,奶奶曾经说过很后悔只让我爸读了半年高中,她认为就是高中读得太少,导致我爸恢复高考后参加考试离录取分数线只差几分。大伯就是完成了高中学业,恢复高考后与我爸一起通过参加高考,考上师范,毕业后分配在市里的中学,光荣的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生活。奶奶一直说我爸当年学习成绩很好,比大伯好多了。
大伯也有类似的遗憾,而且还更具体一些。好几次,大伯跟我说,当年高考有一道数学大题,分值比较高,他给一起复习的一个朋友讲过做法,那个朋友基本是压线被录取。因为做对这道数学题,那个朋友一直很感激他,如果没有这道题的分数,他也基本与大学无缘。大伯的遗憾是他没有把这道题教给我爸,但是从我爸那里我拿到完全不一样的回复,我爸说这道数学题他会做,没过录取分数线是其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