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从今年让你印象深刻的活动中选出一个,进行深入分析,节日的活动怎么做。
注:新媒体类的公众号策划一个结合节日的热点文章,也属于节日运营。
六一支付宝“宝宝”活动
why喜欢自称“宝宝”?
1、自称宝宝的大多是女生。女生潜在有一种弱势群体寻求他人(尤其是男性群体)的关爱、在意。
2、
社会学的解释:"在社交过程中,人们需要通过各种表现来证明自己的社会性,而展现与自己年龄不符的言行是成本最低,又能博得眼球,而获得存在感的。" — 洛克斯特 博尔
心理学上的解释:“退行(regression)。是指人们在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状态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行为方式,以原始、幼稚的方法来应付当前情景,来降低自己的焦虑。”
该活动的由来:
从昨天下午给总裁汇报随口提了这个“支付即宝宝”创意,到今天给全国支付宝网友都加上了宝宝昵称,到所有的公关广告出街,只有不到十六个小时
而我个人的朋友圈在那天其实并没有造成很大的轰动(刷屏),只有零星的图片和文案朋友揭秘的活动背后的故事。直到后来知乎和各大互联网“公知”的集体讨伐,刚才知道原来这个昵称是支付宝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统一添加,并且在最初时候是不允许用户修改的。此等粗暴之行,让强调用户体验的我尤为敏感。
1、支付宝作为金融类工具的鼻祖,核心是安全。如今却可以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修改名称,安全何在?
2、不尊重用户、剥夺用户权力:直接修改名称,并且无!法!修!改!what?!修改的权力都没有,只能任意被马爸爸强X?!
和文案朋友沟通下来,她的观点是这个活动很成功,引发了足够多的热点和话题,这就足够了。真的么?这其中也包括破坏的口碑和品牌形象吗?
No!
1、对支付宝这样的大平台来说,品牌形象是极其重要的,支付宝不是初来乍到的毛头小伙,可以为了用户量、下载量而咋咋唬唬引发热点,它是具有亿万级用户的大产品,有着各种撕逼撕出来的市场和日积月累下来的品牌,岂能受一次短期热点的好处所迷惑?
2、毫无针对性的用户体验:众所周知,“宝宝”这个称呼近些年被越来越多成年女性所霸占,男性同胞很少有涉及。那么当支付宝一刀切得将所有用户,包括为春晚红包而来的大爷大妈们都加上“宝宝”,那场面我不敢想。我去微博(这个活动据说在微博上一片好评)求证、翻看大家的评论,除了辟谣了一片好评,还发现很多男性用户对该昵称的反感。
3、观察了下,用户基本有这几种情绪:
莫名:我的昵称怎么变成这样了?!难道是我手机坏了?还是应用坏了?
好奇心特别强的会去查,但大部分人呢?会造成对这个应用系统、技术的质疑。
抵触:和我类似的,什么?!未经允许擅自修改我的昵称?!还不让修改?!
可能从此就对支付宝粉转黑或路转黑了。好好的用户体验啊!支付宝的产品经理最冤了,白白抄了这么久的微信了!
好奇&从众:咦?!怎么变成变成这样的?为什么他们的都改了、我的没有改?怎么改?
相信这个活动最理想的用户状态就是这样的,好奇引发传播、引发热点。该情况也大量发生于支付宝取消强制,传播效应还较强的6.2
4、值得一体的几个优点
1)支付宝的快速反应:在话题引起热议后迅速做出了反应,开放了修改权限,用户可修改昵称
2)16小时的快速反应,团队的执行落地力非常强
3)在儿童节,巧妙抓住“宝宝”这个热点,idea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