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Mark:科幻电影曾一度是低成本的小众类型片,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只在一些私人影院播放,有些连院线都进不了。直到上世界九十年代,电脑CG技术成熟之后,科幻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形式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科幻才慢慢开始被主流电影界接受。但是,在特效技术成熟之前,也有很多牛逼的科幻电影。专为骨灰级科幻粉丝做一期影单。
入选标准:
1.基本上都是豆瓣评分人数在10000以下的,少的可能只有几百。
2.某方面有开创性,对后世的科幻作品影响深远。
1.大都会Metropolis(1927)
默片时代科幻作品的巅峰之作,科幻电影史的一座丰碑,其影响在后世科幻电影作品中随处可见,《银翼杀手》、《星球大战》中对未来城市景观的想象,天行者卢克的假手以及《风之谷》中女将军的假手,以及科幻电影中常有的科学怪人形象等等。可以说科幻电影迷看过大都会才能说自己是骨灰级科幻电影迷。
2.地球停转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1951)
在二战之后,用科幻电影的形式表现反战思潮的电影可以说这是先驱,剧情设计精巧,即使现在看起来也十分有趣。嗯,前提是不去太苛求特效和造型的话。这部电影用只会说外星语的外星人,以及让“美国人”放下身份从人类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都是非常革命性的做法。
3.不可思议的收缩人(1957)
还记得2015年上映的超级英雄电影《蚁人》吗?这部电影目测就是蚁人的原型了,一部讲述人类受到辐射而慢慢缩小的电影。其实去掉超级英雄光环之后,变小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片中呈现出的哲学色彩,在科幻电影里也非常的扎眼,颇有科幻文艺片的气质。
4.阿尔法城(1965)
法国新浪潮电影导演戈达尔的作品,这部电影通过一系列冲突元素的堆积,引领了黑色科幻电影的潮流,影片描述的是在未来被计算机统治地冰冷城市,人类丧失了基本上感情,其实和中国古代神话里的无情天庭一样,都是隐喻对极权的批判。不过,计算机统治人类这个梗也算是正式上线了。
5.人猿星球(1968)
21世纪后的科幻电影很难在有上世纪6、70年代那种思考和深刻了,不知道特效的升级对于科幻电影究竟意味着什么。人猿身份对调的思考,以及出乎意料的神结局都让这部电影成了科幻迷们显示自己骨灰级逼格的常用之作,不过真的把这个系列五部“前奏-失陷-逃离-征服-决战” 看完的人,才有资格说自己是骨灰级科幻粉。
6.世界旦夕之间Welt am Draht(1973)
这部上世纪七十年代由西德根据长篇小说《三重模拟》改编的电影,是最早开始把电子世界的理念引入电影的科幻作品,在豆瓣上只有不到700个评价,但是后来被好莱坞翻拍成的《异次元骇客》说实话并没有超过这部七十年代的作品,而这部作品也深刻的启发了同题材的系列的电影《黑客帝国》。虚拟现实类科幻电影的鼻祖,差不多就是这样了。
7.黑星球Dark Star(1974)
单论在漫长宇宙旅行中的无聊太空体验,目前认为没有一部科幻电影能够超越这部上世纪70年代的作品,能与之媲美的只有天生处女座的德国人拍摄的《从海底出击》。当然这部电影最重要的看点是缺乏资金情况下极致的想象力,当一群人和一颗炸弹探讨人生的时候,这部电影的就成了影史经典,因垂死听!
8.飞向太空(1972)
您的好友“前苏联”已经上线,美有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苏有塔可夫斯基的《飞向太空》,不过相比起偏商业的史诗级科幻片太空跳大神,这部片子则要文艺的多,其实去掉科幻外衣,这部电影更多是在探讨科技与人的哲学问题,优美的画面和缓慢的叙事风格一度让…很多科幻迷把这部电影当成催眠药来用。
9.潜行者(1979)
好的,塔可夫斯基老师又来飙车啦,这部电影比刚刚那部还神,是塔老师受一场发生在前苏联的核灾难触动而形成的创作灵感,全片各种隐喻各种长镜头,不断地挖掘人类潜意识与外部世界重重矛盾与深层意义,好导演大抵都是哲学家吧,只不过表达手法和语言不同。这部近三个小时的片子在烂番茄上至今保持着100%的新鲜度,而诺导的《星际穿越》也才71%而已。(这个我保持中立,网站评分模式的问题)
10.电子世界争霸战(1982)
首先这部电影的地位很高,在那个电脑还是个很神秘的东西的年代,这部电影作为史上第一部赛博空间题材的电影登场了,而同题材的《黑客帝国》在近二十年之后。但是如果你不是对科幻爱之深,迷之切的话,这部电影你压根就看不下去,迷之色彩和迷之构图绝对能让你看完这部电影一周都对任何食物提不起兴趣。就是这么牛气。
本文由Mark原创,欢迎小伙伴转发给你的朋友或者分享到社交网络,其他转载请通过简信联系作者本人获得授权。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