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年3月份,我携女回了趟老家。已立春了,但北方的春天还远远没有到来。一切万物似乎还在沉睡,山树一色,没有一丝春的迹象。
整个村庄没有忙农时节的繁忙景象,寂静无声,偶见出门的人也是步履迟缓。这是农人们一年当中最为悠闲的时刻,很多人都是足不出户。
唯一能得到慰籍的便是那永远湛蓝的天,或是和这片土地有关联的每一个故事。
刚到家的头几天,天蓝的透明,有时,我便搬个木凳坐在三合屋围成的庭院中抬头看山、看树、感受曾在这每一寸土地上踏过的足迹,洒下的汗水,留下的欢声笑语。
风轻轻地从脸庞划过,阳光柔柔地洒在身上,久违的惬意。
有时候,我执女儿的手漫无目的的走,从村口这端走到另一端。路过碾麦场,经过菜园子。儿时种种趣事浮现脑海,清晰似昨。
02
村里有许多个麦场,小时候,目睹过很多次碾麦时的场景,每逢碾麦时那就是我们的天堂。
晨起天微微亮,大人们早早的将麦子拉到碾麦场,在一天的第一缕阳光升起前,趁着阳光不烈人们已将一捆捆的麦子散开均匀平铺在地上,围成一个圆形,等待拖拉机的轮子从上面经过将麦粒碾压出来。
这种忙碌的工作几乎是全家总动员,不分男女老少。就连年迈的奶奶在家里帮着妈妈准备起了众多人的饭菜。一年的收成将在这一天得到结果,不得有半点的懈怠。
03
待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司机伯伯准备发动车子前,我们早已迫不及待的爬到车斗里,兴奋的手足无措,因为接下来等车子启动时便是我们最为开心的时刻。
我们随着车子的转动而转动,一圈又一圈,我们时而说笑,时而仰头看白云缓缓掠过,忙碌一早上的大人们此刻终于闲下来了,姨婶们找到各种能坐的农具垫在屁股底下坐下来了,叔伯们直接席地而坐了。
年少的我们无法体会大人们的艰辛,只顾着享受彼时坐在车子上的美妙感觉。
转至无数圈后,车子缓缓地停下来。停在一旁的空地处。大人们起身人手一把铁杈开始翻腾。将平铺的麦子翻面接受第二次的碾压。来来回回,直至颗颗饱满的麦穗被碾压成麦草。
04
接下来麦草与麦粒分离,叔伯们娴熟的用泛着银光的铁杈将所有麦草挑捡到一旁,剩下的是裹着麦衣的麦粒。
麦草最后被固定在了一个位置,搭成一个大大的草垛,这一个大草垛便是日后人们做饭时的用的柴火。
全部人用各种农具将麦草推至目的地,你来,我往,说说笑笑热闹非凡。当然,我们也没闲着,很乐意接受被安排的这个工作。
印象最深的就是麦草被堆成一定的高度时,大人们要求我们上去踩踏,众多同我这般大的玩伴们纷纷上去踩踏起来。似乎有使不完的劲,道不完的乐趣。个个脸上洋溢着花儿般地笑。任凭汗水淋漓寝湿着身的衣服,也表现的乐此不疲。
正因为这样的一次碾麦场景,邻里乡亲之间多了一份亲密。于我们来说是给童年时光增加了一份乐趣。
搭建麦草相对是个繁重的任务!还需有经验的人来时刻观察外观,不仅外观要美,更重要的是要平衡不会有坍塌现象。外层极为讲究,要能够遮风挡雨。
05
最后便是扬场,叔伯们手持木锹将裹着麦衣的麦粒再次分离。利用风扇的风和铁网制成的网漏使两者分离。
姨婶们此时可以稍作休息,待此项工作做完,她们要帮着将颗颗饱满的麦粒装至提前备好的麻袋里。此项碾麦任务算是到了尾声。剩下的就是清扫和收拾农具了。
彼时,看着竖立在场的麦子,像是打完胜仗的士兵紧紧倚靠在一起,大人们单手伸进袋里,捧起一把麦粒查看饱满度,数数量。如是收成不错大家会连连称赞。
从每颗麦粒播种到收获,这里倾注了农人们太多的心血。这是孩童们的乐趣,更是收获时的喜悦。
那会儿,这些粮食便是一家人一年的口粮,收成好时一年都吃不尽,只要勤奋没有天灾粮食不存在不够吃的现象。
现在的孩子似乎少了这样的乐趣,邻里之间也少了这种亲密。多数人家已经不种小麦了,爸妈也很少种了,即使有的量也不多,都改为拖麦机了。碾麦场景已经销声匿迹了。
至今忘不掉的是叔伯们饱经风霜的面容,饱含深情的捧着麦粒露出的笑容。正因这样的一种感情碾麦场景在我心里显得更加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