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读,以自读与共读结合最为佳。
自读像是独处,一个人静静地与文字对话,咀嚼、欣赏、质疑、存惑、共鸣……这是一个独自享受的过程,读得酣畅而深入,大多数阅读的快乐应该从此而来。
共读应该是带着自读后的困惑和收获,参与到一个共同体中去,聆听、对话、被点拨,在交流中让思想和灵魂得到碰撞与升华。
没有共读的自读是偏于狭隘的,阅读所能带给人的成长也相对来说是缓慢的。
但没有自读的共读却是肤浅的,时间久了会沦为一种看似高大上的“任务”,实质却并无收获。习得的或者只是些概念性的词语,或者是主讲者的一些观念,时间结束,卷书走人,带走的一丝云彩在一觉醒来后也消散无踪。一学期、一学年结束,全体教师共读,学科组共读,甚至是年级组共读,貌似勤勤恳恳场场不落,但把所有共读过的书一字排开,可以指着哪本说“这本书我读懂了”?仅仅读懂就是一道关卡,毋宁说读透了。
自读就像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自己思考的过程,共读则是带着自己的思考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然后大家再一起讨论,生成精彩观点,或者老师高屋建瓴地阐释,听者如拨云见雾,茅塞顿开。然而若未经自己思考(或老师未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便匆匆参与到讨论中去,貌似热闹的课堂实则是极为低效的。
因此,自读是保证共读效果的基础。若划分比例,自读甚至占到80%,余下20%(甚至更少)的领会是在交流碰撞点拨中获得的。
也有人会说,可是每次共读前不都有人带着把要读的内容朗读一遍吗?可是,你觉得坐在众人之间听一个或熟悉或陌生或朗读流畅或字句磕绊或发音标准或夹杂乡音的人为你朗读,跟你一个人静处一隅阅读的效果一样吗?
南明教师共读对每一个旗下学校的老师来说都是一项福利,也是获得自我成长的重要方式(据说还是对未加盟者最有诱惑力的活动之一)。但是为什么对于有些老师来说,共读成了一块鸡肋——不参加会有罪恶(犯错)感,参加又像是小煎熬?抱怨书太艰深难懂是不明智的,明智的是:找点时间,先把要共读的书自读(啃读)一遍吧!首先要有“货”,你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