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吗?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淡然,心之所往。不过,有时候,真难。毛姆说,阅读是座避难所,是的,阅读、写作(也许算不上,只是感悟和表达吧),会让你摆脱那种狭隘的,自怨自艾的负面情绪。当你看看历史的泱泱大河中的他、她、他们(也许是声名赫赫的大人物,也许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怎样活着,怎样经历喜怒哀乐,又怎样去面对生活的时候,你会感受到拨开云雾见月明的那般开朗。好像看清了自己,也看清了远方。
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像一艘原地打转的小船,虽然驶出了港口,却去不了更广阔的海域。各种各样的限制扑面而来,力不从心,单是稳定小船的舵就已用尽了全部力量。对于环境,你发出无奈的愤慨,对于自身的局限,你感到一阵阵无力和挫败,甚至厌恶。要挣脱,要改变,要找到那股带你前行的风力,而后,直挂云帆,济沧海。
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困而不屈,立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发出声声长叹——《天问》(读天问时,浮现《约伯记》的一些章节)。屈原在问,在找答案,其他人何尝不是。包括自己。照亮远方的光是什么?点亮脚前的灯又是什么?鹰击长空,不仅是靠自己的勇敢,也要依靠盘旋上升的热气流。同样,你也要找到那股“热气流”,找到更高远的智慧,找到人生的灯塔。也许,答案就在阅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