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一些琐事儿母亲在家族群里分享了一篇文章,大意是惯子等于杀子来变相的批评我。看完之后除了对她这个举动哭笑不得外,更多的是回顾了她和父亲的教育方法。从本质上来说,他们都奉行着传统的中国式教育“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挨打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跟吃饭喝水一样自然。当然并不是因为我调皮,实际上我是同辈里面最乖的那个,我挨打的理由无外乎是因为没有符合到母亲心中的某种期许罢了。但细想起来,父亲与母亲的教育方法又是不一样的。
年少还生活在小城里的时候特别向往柜台里五颜六色的奶油蛋糕,一年级的时候母亲给我买了第一个蛋糕。那是一个纸杯,底层是蛋糕边角料上方涂满奶油边上还插着一把小巧的纸伞,价格约摸一元到两元。她告诉我那天是我生日,让我不要只是吃蛋糕要好好记得她生我养我的不易。实际上往后的十几年里,母亲一直都采取这样的教育路线。用我想要的物件,来教育我要记得感激她。然而我的心里是抵触的,因为我并不想为这个物件增添别的感情色彩,尤其是在父亲外出打工的几年里,母亲完全就是惩戒我的主力军。
二年级的时候和父亲在大城市团聚,吃的第一餐是肯德基。但是那一天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端的饮料被人撞到洒了一地,我至今都记得父亲那一刹那的手足无措。所以后来我拿到人生第一笔稿费的时候请父母吃的就是肯德基,而且自那之后每次去点餐都是我去。大城市开第一家大型的书城时,父亲是第一批办理会员卡的人。实际上在这个书城开业之初,父亲一个月都会带我去一两次另一个去的老书城。我在那里买教辅买课外书,享受跟父亲坐公交车穿过城市的感觉。后来市图书馆开业了,父亲也是第一批办理借书证的人。他跟那时候的我说,以后要是上了大学要写论文了还可以过来查资料呢。
那时候电影院这种东西还没有完全进入我的生活,但是父亲每一周都会去有租借服务的音像店租借一两部电影。所以长大之后的我非常惊叹,在那个网络还没有完全兴起而电影院也没有彻底进入我生活的时候,竟然在不知不觉中看过了那么多电影,其中不乏《星球大战》、《这个杀手不太冷》等名垂影史的经典。大学里的专业选修课,我选修了两次电影方向的,这影响大概也是源自于父亲吧。
父亲曾经开玩笑和家里的长辈抱怨过我购书量之大,他说为我买了一个七层的书架都不够我放的。实际上我的房间里,除了床上几乎都是书。因为课时的缘故,学习现当代文学的时候并没有学习到张爱玲和白先勇,而学习外文史的时候并没有学习到紫式部和川端康成,遗憾的是这四位恰好都是我的心头之爱。相较于相当代,外文史的学习对我来说并没有非常的吃力,尤其是古希腊罗马文学这一部分。小学的时候,因为不善交流所以周末的时间都放在了家附近的小书店里,在那里我看完了当时所有版本的插画版希腊神话。
年岁越长父亲就越把关严格我的课外书购买,因为他觉得我需要将学业重视起来。尽管如此,他还是同意了我对于《最小说》、《青年文摘》等杂志的购买。作为“回报”,我在报纸上发表过几次豆腐块,他将每一期报纸剪裁好放进了他收藏票据的文件夹里。
我一直觉得,物质是精神的基础,而好的精神是可以创造财富的。我清楚我的家庭非富贵非显赫,然而我的父亲,他尽管会挥舞大棒,但更多的时候他选择去倾听我,在他能够承受的范围里给予我一切我所想的。当然,前提是他和我沟通之后都认为这是个合理的。我依然记得饭桌上有人批评我追星之时,我父亲笑着为我解围的样子。也记得很多次,我的言语已经触怒了他而他握紧拳头依旧要与我沟通的样子。
母亲自然是觉得父亲是惯着我的,然而我并没有觉得他“杀害”了我。实际上,我现在自认颇为富饶的精神世界完全是父亲给予的。我认为,这才是教育最后的目的。无论是富裕人家的孩子还是贫苦人家的孩子,他们所需要给予的最基本的教育就是一颗平和的心,所以要在各自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让孩子尽可能的多看看这个世界。眼界宽阔了,心自然也就宽阔了。
时至今日,我依旧庆幸我的父亲当年没有过于粗暴地干预我对课外书的喜爱,尽管我挣得的稿酬不多,但我还是为能够与文字结缘感到幸福,而这种幸福会持续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