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心理咨询,很多人有这样的想法:心理咨询师要说什么我都知道,还是要靠自己。
他们感觉心理咨询师还是会说那些老一套,通过教导来帮助来访者。
这样的想法是大错特错,因为心理咨询师从来都不是靠教导来帮助来访者。教导最多只能够去抑制规范一个人的行为,这对任何一个人有权威位置
的人来说,都可以做到,根本就不需要做心理咨询。而当一个咨询师靠教导来给来访者做咨询时,他其实本质上不是一位咨询师,而是一位权威。
心理咨询帮助人的方式有很多:
对于经典弗洛伊德取向来说,咨询师的作用是:中立的观察者,解说来访的内心冲突以及用于管理冲突的防御。通过诠释来改变结果,从而获得洞察力和消除内在冲突。
对于自我心理学取向来说,目标是拓展来访的自主性以及不被冲突影响的自我功能。技术内涵是强调强化来访的观察性自我,通过分析强化体验性自我。
对于克莱因派取向来说,咨询师的兴趣点在于来访如何通过投射和内射的互动内化外在体验。在操作层面上,重点更聚焦于幻想和此时此地的咨询情境,而不是来访过去的体验。克莱因派的诠释大部分涉及咨询关系的复杂性,焦点保持在整体反移情情境上。
对于独立派情绪来说,工作的核心是反移情以及咨询师如何利用反移情理解来访前语言期的经验。
对于自体心理学取向来说,心理咨询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强化脆弱的自我,以便自我可以管理不够好的自体-客体经验,而不会丧失自我凝聚力。
对于主体间学派取向来说,咨询工作是去探索和解释来访的主体性。
对于不同的取向,背后有不同的理论,有长时间的实践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来访。对于咨询师来说,学习这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学精一个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心理咨询师的工作,绝不是一句教导就可以概括的,心理咨询的实践,也不是一次或几次咨询就可以达到的。
而很多人却对心理咨询有这么大的误解,一方面是他们对复杂的心理咨询缺乏了解。
一方面表达了他们内心并不想通过心理咨询来帮助到他们,因为相对内心的痛苦来说,把内心的痛苦展现出来,并且获得他人的帮助,是更加痛苦和难以承受的事情。
(本文参考了《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实践导论(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