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296天
原文阅读:
13.24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译文讲解:
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能认可。”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还不能肯定。不如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启发思考:
子贡问老师,用什么标准来检测和评判一个人。他自己提出了一个条件是遵循全乡人的共同意见。孔子认为这样太笼统、不能作为标准,因为乡人有善者和不善者之分,一个贤者不应该是大家都称赞的“乡愿”(老好人),而应是“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的君子。
这个思想后来经过孟子的阐发,更是流行于后世。孟子告诉齐宣王,怎样才能判断一个人的贤与不肖。他说:你左右的人都说他好,未可;满朝大夫都说他好,未可;国人都说他好,还需要亲自加以考察,才能确定他真的好。你左右的人都说他不好,未可;满朝大夫都说他不好,未可;国人都说他不好,还需要亲自确认他不好,才能舍弃他。
这个乡人皆好之或皆恶之的标准,背后的思维方式有点类似于前面学过的“君子和而不同”的“同”的意思。所有人都说他好的“好好先生”,孔子把这种人叫“乡愿”。他说:“乡愿,德之贼也。”因为这样的人是欺世盗名之人,是媚世之人,看似说话做事不得罪人,实际是善恶不分、没有原则、混于流俗、博取虚名。
孔子还说过:“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价值观明确,爱憎分明,不跟人和稀泥,因此既能爱人,又能憎恶人;既让一些人爱戴,又可能让一些人憎恨。志同道合者一起前行;道不同者敬而远之。
可见,孔子把握住了判断一个人好坏的根本原则,不是简单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众人的意见不是不听,但选荐贤才的标准不是“众好之”,而是“善者好之”。
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中,我们至少还可以明白如下几点:1.所有人都支持的人和事,一定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不善者”也支持。2. 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因为善者与不善者的判断标准必然不同。3.简单多数的选择,未必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因为“善者”可能是反对的“少数”。
这里,非常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是,孔子对于“多数”保持的清醒和警惕。“少数服从多数”可能会有很大问题,这一点为后来的“阿罗不可能性定理”所揭示。著名经济学家肯尼斯·约瑟夫·阿罗教授在1951年出版的《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一书中,提出了“阿罗不可能定理”。他以数理逻辑的方式证明:如果众多社会成员具有不同偏好时,面对多种备选方案,仅依靠简单“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原则,不可能得出令所有人都满意的最佳选择。这一结果对于现代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和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样,这一点也有利于帮助我们建立更为丰富全面的价值体系,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更为恰当的选择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