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注意:文章转自: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467832/ (guogegi 评论 硝烟中的Scrum和XP 2015-05-09 11:19:55)
如果用一段话来简单明了的描述一下SCRUM,应该是这样的:
1、我们需要把人进行分割,所以我们建议会组建一些小的团队,人数最好是在3-7人。
2、我们需要把任务切小,拆分成故事卡。
3、团队在一个sprint周期内权利冲刺去完成计划的故事卡。
4、做持续集成去从整体上把握任务的完成情况和风险。
相比较而言,看板的具体实践就没有那么多的限制,看板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流程的可视化。
2、限制并发。(在制品的数量)
3、优化交互时间。
相对于一个需要转型的团队来讲,SCRUM是相对比较激进一些的,因为这个框架告诉了你说SCRUM需要在迭代周期内开几个会,且时间盒(迭代周期)内完成的故事卡尽可能在开了计划会承诺交互会,就在迭代周期内完成(否则团队响应变化的能力就会变弱),且迭代周期内要完成的事,在这一个迭代周期就尽可能保持不变,以免引发一起不必要的浪费。而看板是一个比较渐进式的变革,它一开始的时候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是一个更加轻量级的方法,但真正在现实的应用中,想要把看板方法实践得很好,反而是比SCRUM更加困难的一件事情。
下面就着重的讲一下SCRUM相关的一些知识:
从整体上来讲,SCRUM这个框架里面包含了这几个核心的要素:
1、3个角色:SM、PO、开发团队(自然包括了我们的开发人员和QA)。
2、3个产出物:Product Backlog、Sprint Backlog、交互的可用软件工件。
3、5个活动:计划会、sprint评审会、回顾会、每日立会、Product Backlog的梳理(发生在整个SCRUM周期的任何时间)。每一个会议都有自己的时间盒,其长短在SCRUM中都有比较明确的建议。当你召开某一个会议的时候,超出了这个时间盒或者召开某个会议的时候出现一些问题,也是一种有问题的信号。一个团队在冲刺的周期内,去充分的暴露问题,然后在回顾会上去分析问题,再进行改进。在每日立会上比较强调的是,根据昨天完成的情况来做出新的调整,我们每日立会上所描述的,一定是对有助于完成当前sprint目标的事情。同时,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sprint评审会上,团队除了对当前sprint完成的故事进行show case还需要对剩余的任务卡进行梳理,可以让团队有机会去回顾和识别版本发布的风险。
4、5个价值观:公开、专注、勇气、承诺、尊重。
另外,还讲到了SCRUM最重要的时间盒,这个是我之前所理解的SCRUM里面,没有发现它竟然是如此重要的。还学到一个新的理论:番茄工作法是一个人的SCRUM,SCRUM是一群人的番茄工作法;理解到跨职能是团队层面的概念,而一专多能是每个团队成员层面的概念。现在回过头来看,发现曾经团队在尝试SCRUM的过程中,对有些方面是理解得不够的,包括为什么最终团队放弃了SCRUM转向看板,其缘由也不完全是曾经以为的迭代周期的问题,需要系统的来看待这个问题。不管一套理论是如何的完善,结合到实际的工作中的时候总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抓住最本质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抓住其精髓的部分,然后再加以灵活应用,以问题为出发点,能够真正的解决实际的问题才能给大家带来信心。
最后,分享一下SM的一些相关知识:
一、SM应该在团队承担的几种角色:
1、引导者,就像一个出租车司机,需要去哪儿,是由团队来决定的,作为引导者,带领团队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引导团队建立团队规则,维护团队和指导团队外部成员遵守团队的规则。作为引导者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团队,让团队成员尽量表述自己的意见。
相信大众智慧---得到“最佳方案”
相信大众参与---得到“最佳执行力”
2、教练:指导团队和PO遵循SCRUM的价值观。教练作为一面镜子,在每日立会和回顾会等会议上,只陈述事实,在日常工作中尽量多去收集一些数据,通过陈述事实和提问让团队去思考,通过这种方式让问题的解决达成一致。(如果当前的陈述让团队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那么建议继续守望,继续收集数据,再陈述事实,通过反射让团队去发现问题)
3、移除团队障碍。
二、SM的几个发展方向:
1、敏捷/教练:推荐《敏捷开发的艺术》和《用户故事与敏捷方法》。
2、技术(CI、TDD、重构等):最重要是去做周计划,去与别人结对或者做练习。
3、业务(PO):帮助团队的PO去切分故事,推荐《精益创业》和《用户故事与敏捷方法》。同时,建议QQ邮箱PO的千百十工作法:得到1千个用户反馈,选一百客户进行沟通,再从中选择10个沟通结果作为下一个迭代的故事。这样做,既有广度也有深度,能够持续不断地保证团队做对用户最后价值的事情。
4、转型:从A----B点,往往SM需要考虑,不止一种方法,需要多种方法,灵活运用。
5、教练:推荐《敏捷教练》,这一项要坚持实践PDCA,做周计划,比如:回顾会、心情曲线、跨团队指导等实践活动。
6、导师。
7、引导。
8、演讲。
后三者都是属于纯实践型的活动,需要多演练。大家可以基于目前的现状对上述8个维度进行一个打分,形成当前的雷达图,然后再做短中期计划,三个月后再去绘制新的雷达图,每一个短周期内,建议是集中精力对某一项进行实践和提高。做周计划是一个非常好的实践技巧,比如:阅读一本书,可以精细到每周阅读多少页。这样比起做月度计划,会让你的可操作性和跟踪性,能有更短的一个反馈周期,更容易实践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