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的现状是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据说有些产品已经百岁高龄(活着么大岁数都没有变过,我也是醉了),还有些是从国外生搬硬套过来的舶来品,除了充充门面,从来都没有客户。互联网+保险现如今被炒得如火如荼,如是一些互联网初创公司背负着拯救保险业的使命,高举着用互联网思维来改造保险生态的大旗,设计出了一批新型的保险产品,如中秋赏月险,失眠险,加班险,这些保险产品除了夺人眼球,还让人脑洞大开,很多专业保险从业者只能泪流满面心中叹息:“原来保险还可以这么卖,这TM还是保险吗?”,事实证明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就连一些专业的保险公司也参与其中乐此不疲,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是保险产品创新还是保险产品沦丧。
回归保险本质,首先我们要谈风险,没有风险也就没有保险,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但并不是所有的风险保险公司都会承保的,保险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为了帮助人们分散风险或者是一种互助行为,那么保险公司怎么识别可保风险呢?主要关注一下几点:
1. 大量同质的风险存在。据此,保险公司能够比较精确的预测损失的平均频率和程度。
2. 损失必须是意外的。如果故意制造损失能够得到赔偿,则道德上得危险因素会明显增加,大数法则将会失效。
3. 损失必须是确定的或可以测定的。具体地说,损失的原因、时间、地点和金额具有确定性。
4. 保险对象的大多数不能在同时遭受损失。如果保险对象的大多数在同时遭受损失,保险分摊损失的职能就会丧失,但实际情况这种情况是会出现的,面对这种情况保险公司会通过再保,扩大地域保险,避免风险集中。
5. 保费必须合理,被保险人在经济上能够承担得起。
回看我们这些保险创新产品,不难发现这些都是伪保险产品,这些都是披着保险的外衣,干着赌博的勾当,由于其价格便宜,所以大伙也就图一乐呵,但是如果保险公司拿这些当互联网+保险那就可悲了,保险产品需要创新,是需要保险公司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如何为用户提供更贴心的保险产品,而不是哗众取宠,繁华散尽,海水退潮,哪些人没有穿裤子大家也都盯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