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达成生命成长之美——聊聊大家在教育中的美学追求
时间:7月5日(周三)晚上7:30-9:00
地点:我们的微信群
主持:漳州实验中学 黄燕玲老师
整理:双十漳校 许友森老师
【特别说明】出于文章主题需要,个别内容有经过整理人删减、调整。
漳州实验中学黄燕玲: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教育中的美学追求。美育也是现在教学中常提的一个概念。我觉得智育和美育应该是相伴随的。这种美的追求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在教学方面而言,我们常常追求教学的形式之美,像初中思想品德我们常用的一案到底的教学设计,追求板书设计的巧妙美感,追求教学内容的图文丰富,追求教学语言之美等等。像现在经常提及的传统文化进课堂,我觉得就是一种美的培养。
漳州实验中学赖雅婷:英语教学中,我们也会追求形式之美,在讲解课内知识的时候,联想到俚语,西方文化,这也是一种美。不论哪个科目在备课时,应该不只是本节课的知识点,通常还会渗透人文情怀,风土人情,思想道德。这何尝不是教学之美。
漳州实验中学黄燕玲:我最近在听喜马拉雅的一个节目《午夜读书》,美好的主播声音配上美好的背景音乐,感觉每一首诗都有了更多的味道。
双十漳校许友森:你说的喜马拉雅节目我虽然没听过,不过我做过音频节目,确实,音乐应用得好确实会很赞。我连续录过40集《表哥讲世界历史》,对比过加音效跟不加音效,效果差别太大了。
漳州实验中学黄燕玲:的确,好的东西也需要包装,才能更加吸引人。
漳州实验中学黄燕玲:我们都教着一样的教材,但每一个都上出不一样的课,我觉得这里面跟每个人对美的理解不一样也有关系。
漳州实验中学黄燕玲:还有一种美也很重要,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以及师生互动所形成的情感之美。那些课堂上自信的表达,真诚的回应,快乐、感动的瞬间都是学生成长历程中美好的烙印。
双十漳校许友森:燕玲经常参加比赛,对教育美学应该有研究。不好意思的说,刚开始看到研讨题目,我对“教育美学”完全不懂。然后我去问百度了。原来教育美学是个专门的学问。狭义的概念是:运用艺术形式在教育中。广义是:教育智慧的体现。
漳州实验中学黄燕玲:我觉得美学应该是个很广泛的概念。
双十漳校许友森:艺术形式大家应该都会涉及,例如在课堂上我们用到戏剧、音乐、电影等作为教学素材。我听过宣宝(漳州实验中学郑宣宝老师)一节公开课,那真叫“教育美学”,课程结尾,映衬主题的音乐响起,我都被感动得不行。
漳州实验中学黄燕玲:有一个常被拿来论证为什么要读书的例子,也可以用来佐证教育美学追求的重要性。当你看到夕阳余晖,鸟儿归巣,你的脑海浮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而不是:“这么多鸟,真好看,太TM好看了!”
漳州实验中学黄燕玲:还有一句也很有意思。当你失恋时,你低吟浅唱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而不是千万遍地悲喊:“蓝瘦,香菇!”。
双十漳校许友森:教育之美如果理解为教育带给学生的精神愉悦,那么对教育之美的追求其实便可打开思路。
漳州实验中学黄燕玲:通过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种种获得的精神愉悦。
漳州实验中学赖雅婷:常常想如何在一堂有限的时间能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特别是复习课时基本上也只能做到讲练结合,目前还真没想到什么有效的方法。求指教。
双十漳校许友森:复习课令学生感觉疲惫、枯燥,对学生而言,自然没有美的感受。毕竟教育之美是否实现不在于“老师觉得美”,应该是“学生感受到美”。前几天写《人生》的读书笔记里,我提到的问题或许也是对教育之美的诠释。教育的开始,不是老师做好了教的准备,而是学生主动想学了。那么,如何让学生主动想学,作者认为,你的课具备“有挑战性”、“认同感”、“责任感”、“个人成长”,学生便会想学。联系今天讨论的“教育美学”话题,作者的观点其实也是符合教育美学:具备上述特征的课,才是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精神愉悦的课。
双十漳校许友森:你想,一堂即使老师很欣赏自己的课,但是对学生来说如果没有“挑战性”,也无法产生“认同感”,也没觉得“个人有成长”的课,对学生来说,这堂课“美”吗?不会,他们觉得那只是一堂枯燥无聊没意义的课。所以,按照《人生》作者的观点来看,让你的课堂具备这些特征的一个或多个,那你的课堂就是能赢得学生认可的课。
双十漳校许友森:雅婷,你刚才问复习课怎么追求教育之美,所以我认为你人生作者上述观点值得你参考。复习课,对于教育之美的追求不是无解。试想,复习课,难道不能“有挑战性”吗?难道不能让学生有“参与感”“责任感吗”,难道不能让学生有“个人成长”的饱足感吗?
漳州实验中学赖雅婷:挑战性,参与感感觉比较容易做到,责任感如何理解呢?
双十漳校许友森: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阿德勒对“认同感”“责任感”有论述。我也是上周听@芗城中学吴思明 吴老师说到他正在看阿德勒的书我才关注。我学了他的一些东西,我说给你听。阿德勒认为,孩子作为“社会人”,对“认同感”“责任感”有心理需求,而且,如果他们对此缺失,还会带来行为问题。
双十漳校许友森:那么,如何满足孩子的“认同感”“责任感”呢?让孩子参与大人的活动,参与让他们产生“嗯,我也是一份子”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对所参与的活动产生责任感。也就是说,认同感和责任感来自孩子的社会责任。举例,在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平时能够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过程,孩子对这个家庭的“认同感”“责任感”才会有。那些凡事都被包办宠坏的孩子,往往在长大后成为最美责任心的人,他们甚至也不会主动去关心父母。在教师的课堂上,其实也是同理。你的教学,学生参与得越多,他们越热爱你的课堂。我会让我的学生帮我承担哟教学的一部分包括小测作业备课。我的中学政治老师,前段时间在讨论中他还分享了一个做法,我觉得很棒。他让学生参与每次考试的改卷评分细则制定。学生不仅借此了解了改卷如何改,做到答题“知己知彼”,还调动了他们在讲评课的上课积极性。小测后还给上次小测成绩最差的改,本来忘记背来着,改了五十几份后就记住了。
漳州实验中学黄燕玲:联想自己被教育之美影响的经验:高中时候语文老师讲《关雎》,讲得太美了,很多同学课后觉得不满足,于是自己去图书馆看《诗经》。若她只是逐字解释,那么学生就不会产生进一步主动学习的欲望了。
漳州实验中学黄燕玲:我每次开课,都希望能在细节的地方也藏点美的小火花,比如刚才提到的板书,学生就会觉得很有意思。
漳州一中郑琬瑜:谈教学中的美学的美学追求。看到这个题目第一反应是蒋勋、第二反应这是音乐美术语文教师的话题。
漳州一中郑琬瑜:蒋勋写了很多关于美学的文章。昨天看到他的公众号里的一句:美是回来做自己。有所触动。回去想翻翻李泽厚的《美学三书》,添点知识再来发言。后面发现这是个坑,我不可能通读什么是美学在来探究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美学追求。看了许老师的发言了解了一些:广义教育智慧,狭义艺术形式在教学中的使用。看到黄老师在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对学生有所触动懂的教学形式的构架与调整反观心理学科的课,这个可以有极大发展空间的课,最后却变成了一场热闹。音频视频的过渡运用,情感极大的激发。最后,效果不得而知。如与父母有关的心理课,动不动就要感恩父母,愧疚感的激发,不知能持续多久。心理课的生活化,才是它可以寻找到人生中美的一个基石。相对公正客观的运用心理规律和心理学视角来看待一件事情的发生发展。结合许老师提到的:挑战感、认同感、责任感。在课堂呈现的形式中有太多的细节可以进行设计以及不同形式的转变。空椅子技术、角色扮演、心理剧、魔法商店等,都是形式上的不同。关键在于所有的教学基于对学生当前普遍心理状况、所遇普遍问题、渴求方向等的基本了解。物尽其用,用到点上,在一堂课中可以感受到教师的真诚热情、心向美好,听课过程中有那么一些心弦上的震颤。我就觉得美。听过两节语文课:一节讲韩愈的师说,又是朗读视频,又是慷慨激扬的教师讲解,知识点密集,教学形势多样,听得我直反胃。另一节只是讲解杜甫的两首师,《宾至》《客至》,简明扼要,学生解析,教师解析,观点不同,互相探讨。外行的我都听得觉得可以上考场练笔了。
漳州一中郑琬瑜:以前上情绪课的时候,用音乐来渲染情绪的环境,已经被同行诟病。当追求一些东西的时候,忘了本初的目的是什么。对于美,一个人懂得了美,也开始便懂得了自律。房龙在《人类的艺术》里写到:艺术不具有普遍性。
芗城中学吴思明:哲学里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就很美,在心理学上也有很多运用。
漳州实验中学黄燕玲:与郑老师探讨:我并不认为热闹等同于美。我所认为的教育之美也不并非指向热闹。刚好昨天赖老师提了一个词“课堂留白”,在恰当的时候,给师生彼此思考的时间,无声有时胜有声,沉默亦是美。我所提到的对教学形式和适宜的教学活动的追求,教师自身的正向情感对学生的推动我觉得是有意义。就我所教的初中学生这个群体的感受而言,我举一例,上新教材的一课《集体生活邀请我》时,我给学生时间留白让她们回顾一年生活里集体中曾感动他的人和事,思考过程中为了能让他们更快地平静下来放了一小段钢琴曲。很多学生在大家的鼓励下起来分享,以下是个别的学生分享:比如生病时要去医务室,同桌不放心执意相陪;向同学请教不会的问题,结果没听懂,不好意思说,对方察觉到于是主动讲了第二遍;运动会结束时刚好夕阳落下,老师走在前头,全班跟在后面,浩浩荡荡地走在操场,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觉得好感动……还有很多,有些学生描述得很具体,我不能回忆得很细,加上我手机打字也比较慢。我记得整个分享过程当时有人在笑,有人在哭,还有人在惊诧和不好意思,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片刻的援手在别人心里起了很大的波澜。我觉得这些很细节,很真实,也很打动我。并非流泪就是错,只是动情时自然的表达。我大概两年前听过山东省陈骞老师的一节课,《交往伴一生》,角色扮演贯穿整节课,学生在他的引导下换位思考,整节课有模拟人生之感,教育效果很好,我也很受震撼。那堂课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之美达到了真正的内外统一,我至今印象深刻。我曾和学生分享,我曾走进武汉一所军校,我看到的穿军装路过的学生走路都是抬头挺胸,阔步向前;穿便装的则是一路和同伴说说笑笑,走路轻松随意。这是一身衣服带来的差别。我觉得课堂与之很像,外在的形式追求可以适当地推动内在的生成。所有热闹,或者沉默都只是表面,我们希望学生获得的归属感、荣誉感、善良等才是我们最终的追求。
漳州一中郑琬瑜:真实 真心 真诚。
漳州实验中学黄燕玲:不同学段的学生情况和不同学科的自身特点,采取的做法会有差别。
双十漳校许友森:两位的讨论让教育美学这个话题更有深度,也启发我。不管是婉瑜 听的杜甫的课,还是燕玲 听的陈骞的课,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课之所以让听课者觉得美,是因为施教者给受教者带来内心触动,这时候学到的知识不是生硬刻板的,而且带着感情的。这样的好课算得上教育之美,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很有参考价值(虽然难,但可以作为追求)。这是从二位讨论中我的一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