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是应该还有更宽广的外延和内涵么?我们不是应该积极去追求么?如果就这样每天苟且,定是一辈子都看不到诗和远方吧?!
兼职时候的同事,一位已经教书8年的英语老师,出去吃饭的时候,他总是边吃饭还要边忙工作,经常一顿饭有80%以上的时间在看手机,回微信,除去吃饭,更不用说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聊天说话了。
这种场景让人不禁想着,活在他微信里的人真真是要比活在他身边的人要幸运。
我又开始了我对世人的狭隘与偏见,觉得人生要是每天都活成这样,除了工作就是工作,那这日子还有什么意思。
人生不是应该还有更宽广的外延和内涵么?我们不是应该积极去追求么?如果就这样每天苟且,定是一辈子都看不到诗和远方吧。
之前看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每当看到马伊俐饰演的罗子君哭哭啼啼,已经30多岁了,却像个无知而又固执的少女一样对好朋友的逆耳忠言“滴水不进”,一律归为鸡汤,视而不见,活在自己的价值体系中无法自拔,只是自怨自艾地哀号或者来那套绝食或者神情呆滞的作为,我都觉得,其实世界上有太多这样的人,执迷不悟,不肯认清现实,也不愿意承认现实的惨淡,活在自己给自己制造的庇护所里面。
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对我印象深刻,是因为它太现实。离婚在现代社会仿佛就像家常便饭一样,就算你再不能接受,再不能理解,曾经山盟海誓说要一辈子照顾你,曾经在枕边温柔地亲抚过你的发梢,曾经和你走过风风雨雨合二为一诞下新生命的那个人,转脸就可以无情,冷酷到冰点,对你说“我爱她”。那个她,不是你。然后,是不是太多的人,都没法走出去,抱着回忆,希冀,过日子。
我没有这样的经历,但是实际上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给自己营造的假象中走出来。社会阶层是怎么一步步分出来的,如果着眼于大学,那么确实这时候生活已经开始展露出他的真面目。就我所读书的班级,实际上每个人的生活已经分出了层级了。
有的已经发表了论文,有的考了很多含金量很高的资格证,有的已经实习了很多有价值的单位,有的为出国留学苦学英语,有的兼职挣钱假期也不放过,有的人出国交换回来开始着手准备考研等等。如果在活得累的时候,觉得为什么自己的生活不多一些娱乐,不可以活得轻松些,为什么总是要盘桓在工作学习中不得喘息,为什么不夜夜笙歌,日日欢愉。
事实是,这不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而的的确确是一个拼到死的年代。要认清的是,那些娱乐也好,松弛也好,是留着用来偶尔解压用的,而不是天天颓废用的。
在以前,我给自己制定的早起计划从未长期成功过,母亲对于我的出尔反尔已经习以为常,其实也正好想我假期可以多睡会儿。我跟她说:“妈,我真的不能任由我这样,一次失败不站起来就等于永远不会成功。早起和做其他事情是一样的,你一定要监督我,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自律性差,以后什么事情也做不好。”
母亲回答我的话,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她说:“你还是没有到那个时候,那个你必须扛起担子的时候。现在你做什么事情,都想着可以依赖父母,不管什么事情,都觉得还有我和你爸在身后,所以你没有像我那时早起送你和你哥上学的时候,天那么冷,手都冻烂了还得早起送你们上学。那没有办法啊,我不送的话谁送,你爸要工作挣钱。等到真的有一天你到了那种不得不做的境况了,自然也就可以早起了。”
听完之后,我很不愿意承认自己潜意识中竟然还依赖着父母,我以为我尽力挣钱不向他们要钱花就是独立了。原来,就算经济独立了,我也没有真正地从精神上独立起来。我回想起假期时看病还要他们陪着一起看,原来,这么多年以来,我竟从未真正长大。
我忽然明白了,我那位同事,他之所以每天这么忙,是因为他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有自己的责任要承担,是我把我们之间的年龄差距给忽视了。
只有肩上没有重担的人,才会想着每天怎样浪,怎样寻找乐子打发时间。在以前觉得别人总是太看的起我,很多事都要找我去完成,所以很恼火。
而实际上,如果任何人都可以代替你,那么你的存在就没有必要了,如果你可以代替别人,你的存在才会有价值,别人才会有什么事情都想到你。
之前的这种对交代的事情任务的反感,原来并不是浪漫的追寻自由和无事一身轻的潇洒,而是对责任的逃避和不敢承担。
我们都应该做的是,认清自己的责任,真正地扛起来。
这样,下次,早不早起,完不完地成工作和学习,那都是你自己选择的人生路,你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