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的世界最为单纯,他们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疾苦,也不懂复杂的阶层关系。在他们眼里,只要互相玩得来,彼此就能成为朋友,并且永远不会分离。
但事与愿违,在渐渐长大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那些儿时以为不会分开的玩伴正在加速离我们远去。就算我们想要硬留住这份情谊,却发现,两人之间早已没有了共同话题。
于是我们幡然醒悟,有些人相见不如怀念,不联系,或许才是彼此最好的归宿。
那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曾经以为坚不可摧的朋友关系,最后却落得如此不堪一击呢?
1.成长环境的差异
《故乡》中的迅哥儿出生在大户人家中,他是家中的少爷,衣食无忧。而闰土则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里,不仅没有优越的成长环境,反而在农闲时他还会被父亲带到有钱人家中去做工补贴家用。
巨大的生存环境差异,造成两人完全不同的人生境遇。迅哥儿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甚至家里有能力让他出国留学,而闰土只能接过他父亲手中的锄头,继续留在乡下辛苦劳作。
在封建社会的荼毒下,传统的主仆观念已深深刻在闰土的脑海里,他没有办法冲破固有的阶层关系,打破两人巨大的身份落差,继续和迅哥儿做朋友;迅哥儿也知道,这种病态的社会不是他想改变就能立马改变的。所以在这种严峻的情形下,两人分道扬镳,再正常不过了。
既然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那我们不如学会接受它。
2.文化背景的差异
迅哥儿打小起便开始接受教育,而闰土只是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他根本没有机会读书,唯一能做的只是将他父亲的一生重新演绎一遍。在这种巨大的文化差距面前,两人的分离是命中注定的。就如同我跟我小时候的玩伴一样。
小学时我也曾有过一个很好的玩伴,从四年级她转学到我们班上,一直到小学毕业,我们几乎形影不离。
小学毕业后,因为成绩关系,我们各自去了不同的初中,就这样,我们各自有了新的朋友,新的圈子。
那时候流行写信,分开的前两年,我们还会偶尔互相寄信,讲讲彼此身边发生的一些趣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少,关系也越来越淡。
但每次碰见她,她总爱说,以后考上大学了,记得一定要请我。我也总应承到:当然,当然!
升学宴上,是我最后一次见她。多年过去了,我们再次见面时,除了简单地寒暄了几句,感叹时间飞逝之外,再无别的话题可聊。
后来我去了另一座城市继续读书,而她则开始踏入社会自己谋生,从此便再无联系。
其实从最后一次见面那一刻开始,我们彼此都非常清楚:我变了,她也变了,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与其两人见面彼此都尴尬,不如把那份曾经的美好珍藏在心。所以,我们都默契的选择,不再联系。
人生如同一场飞速行驶的列车,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陪你走到终点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对于半路下车的朋友,我们也不必耿耿于怀,放手也是一种尊重。
3.精神追求的差异
迅哥儿其实一直很看不惯这个扭曲的社会,他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个社会,可以说这是他毕生的精神追求。而闰土则还在为一日三餐发愁,他心里唯一的想法就是,怎样养活一家八口人。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让他不敢有一丁点的精神追求。差异如此大的两人如何能够继续做朋友?
其实现实生活中因为精神追求不同,最后各奔东西的人大有人在。地球并不会因为某个人的存在而多转一圈,也不会因为某个人的离去而少转一圈,物以类聚,人与群分,融不进的圈子,离开才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的人才会在一起,迅哥儿和鲁迅在成长环境、文化层次及精神追求方面都大相径庭,而相差太多的人,早晚会散场。
年少时读鲁迅,并不明白他写这些家长里短有何意义,也不清楚每个人物背后所代表的含义。正如他自己在书信中说的那般:我的文章,不到30岁,是不大能够懂得的。
在社会上摸爬打滚这些年后,如今再翻看鲁迅的文集,发现曾经懵懂晦涩的文字,突然都变得明朗起来。
看似描写家长里短的文字,实际却是在反应这个病态的社会;看似普普通通的人物,却是对当时封建制度的极大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