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wlby的依恋阶段
大家早上好!欢迎来到萨摩的03天地。每天努力一点点,点滴进步看得见。今天是2018年9月20日,我们一起来聊聊依恋的发展阶段。
依恋通常指的是婴幼儿与其照护者形成的一种特殊情感关系,它产生于婴幼儿与其照护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其实不光婴幼儿会有依恋的对象,成人也是如此。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心理学家Bowlby眼中,依恋究竟分为几个阶段。
1.前依恋期(出生——6周)
通常从出生到6周的时间里,婴儿通过抓握、凝视、哭闹、微笑等与生俱来的信号吸引照护者的照顾和关爱。此时的婴儿虽然大体上对任何人的反应都相同,但是他们可以辨别妈妈的气味和声音。
此时他们与主要照护者(通常来讲是妈妈)还尚未建立起依恋关系,也不会介意被一个不熟悉的成人来照顾。此时,他们面对陌生人还没有产生焦虑和害怕的情绪。
2.依恋关系建立期(6周-8个月)
通常婴儿从6周到8个月开始,他们会更多的向熟悉的面孔微笑、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并且更容易被经常照料他们的照护者所安抚。
并且婴儿开始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可以影响其周遭的人。当他们表现出信号,又得到照护者的线索时,他们逐步建立起了一种“信任感”。
不过,此时,当他们与主照护者分离时,也不会表示抗议。
3.依恋关系确立期(6-8个月到18个月-2岁)
此时,幼儿会对特定的依恋对象显现出明显的偏爱,他们会通过看向特定照护者的方式寻求安全、安慰和保护。
幼儿在主照护者离开时会表现出“分离焦虑”。这种焦虑在6-15个月之间呈上升趋势,当然,其表现也同幼儿本身的性格和事件的情境、成人的行为相关。其表现为,将母亲视为安全基地进行探索,想要跟随离开的母亲一起走,对陌生人表现出谨慎、惊慌、退缩,而母亲的回归可以减少这种焦虑情绪。
4.互惠关系期(18个月-2岁左右开始持续存在)
2岁左右的幼儿开始形成和具备表象能力以及一定的语言能力,他们大脑中形成了母亲的表象,并将母亲视为独立个体,并开始能够了解一部分父母离开和回归的原因,并且能够预测他们的回归时间。这些都有助于缓解分离焦虑。
幼儿和母亲之间形成更复杂的合作伙伴关系。他们可以和照护者进行谈判,通过请求等方式满足自身的愿望。
幼儿也逐渐表现出更多的独立,并且同兄弟姐妹、祖父母等人建立了多个依恋关系。实验结果显示,幼儿更容易同能准确回应他们信号的人建立依恋,而不是由该人与他们相处时间的长短决定的。Schaffer和Emerson将这种依恋成为“敏感性回应”。
关于依恋的一个重要事实是,与幼儿建立依恋的人不是那些负责给他们喂食和换尿布工作的人,而是那些能够与幼儿一同玩耍和交流的人。因此,敏感性是依恋的关键要素。
(参考资料:https://studiousguy.com/john-bowlby-attachment-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