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是不是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影子,经过岁月的洗礼,漂去表面的浮华,留下丰富的精华,成为心灵的支撑,指引着灵魂靠岸。
一辆汽车从身边急驰而过,车中飘出一句歌词:“阿莲,你是否能够听见,这个寂寞日子,我唱不停地思念,,,,”恰好落入耳中,脑海立刻出现一个画面:一个叫阿莲的美丽女子,坐在槐树下仰望满树盛开的槐花,笑魇如花。认识阿莲好多年了,如今她早已不再人世,但她却深深地活在了我的心里。于是,把阿莲的某些故事讲出来,以此 怀念。
阿莲出生时新中国还没成立。她父母是老实巴交的贫民,几间茅草屋,一贫如洗。一个漂亮的小生命诞生了。望着嗷嗷待哺的女婴,她母亲能给她的只有眼泪。于是,她父亲给这个可爱又可怜的孩子取名清莲,小名阿莲。她的到来为这个贫穷的小家庭增添了许多的欢笑和乐趣。也引来两个伯父伯母的羡慕,因为他们想有个女儿。
阿莲是家中的老大,两个妹妹红莲,玉莲出生后,家里的境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农村,在千百年来重男轻女封建思想的影响下,一连生几个丫头的妇女,是会被家人和族人,乃至全村人欺负和看不起的。阿莲的两个伯伯和两个伯母经常有事没事找阿莲母亲的麻烦,成天在婆婆面前告弟媳的黑状,什么不孝顺婆婆啦,偷懒啦,嘴不甜啦,干活不积极啦等等,每天都能编出一个理由来。偏偏婆婆守寡多年,含辛茹苦,拉扯三个儿子长大成人,娶妻生子,历经磨难,虽然坚强,但性格软弱,不敢得罪两个大儿媳,却又不忍心为难小儿媳。于是,两个大儿媳拧成一股绳,欺负婆婆和弟媳。
阿莲很小时,就知道一边照看妹妹,一边帮母亲做家务,让母亲有更多的时间参加生产劳动。她从不闲着,领着妹妹到田间挖野菜,爬树捋榆钱,勾槐花。家里缺米少面,但阿莲贮备的野味,可以解燃眉之急。
她整天风风火火,不卑不亢,不怯不馁的。
两个伯伯家都是儿子,大伯家两个,二伯家三个。两个伯母看见阿莲母女们都要狠狠地吐口唾沫,使劲“呸”一声。然后阴阳怪气地说:“死没成色,生了一堆赔钱货。死了连个摔盆的人都没有,活个啥?还不一头撞死!”大伯母说完,二伯母接话:“大嫂,你不知道有些人的脸比城墙还厚,怎么会舍得死呢?更何况,还有男人疼着。”两人说完,狠狠地吐口唾沫,一起“呸”了一声,鸭子般地撞过。
阿莲见母亲光流泪,不说话,气得握着小拳头,要和两个伯母打架。她母亲连忙一把拉住不到十岁的阿莲,摇了摇头。那时的阿莲不懂,母亲为啥害怕两个嫂子。在阿莲的眼里,她们长得并不好看,大伯母又瘦又矮,尖嘴猴腮的,活脱脱一个猴子的模样。二伯母又高又胖,眼睛眯成一道缝,跟个笨熊似得。两人都那么丑陋,还很凶。或许母亲怕的就是那一点吧。
阿莲的父亲,脾气倔强,正直善良。他知道哥哥嫂嫂们常找自己媳妇的麻烦,却从未过听他们的话,动手打自己的媳妇。三个女娃他看得很重,很疼爱她们。因此,更惹来两个常挨哥哥打的嫂子们的嫉妒。她们想不通,凭什么生了儿子还要挨自己男人的打,生了女儿的要被自己的男人宠。
阿莲打小就聪明,学什么一看就会,一点就通,学习亦是如此,成绩优异。而大妹妹红莲却不是读书的料,写不来字,数不来数。小妹玉莲不善言谈,体弱多病。于是,阿莲母亲便决定让阿莲和红莲辍学,只让玉莲读书。阿莲只读到三年级,红莲刚上一年级。阿莲眼含泪水,咬紧嘴唇,只能接受现实。家中一贫如洗,吃了上顿没下顿,哪里有钱供她们三个读书。她想到母亲常常受伯母们的欺负,如果她们不在家保护母亲,不知母亲会不会受更多的罪。想到此,阿莲便不气不恼,释怀了,认命了。小小年纪便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阿莲除了照看妹妹们,还抽空帮母亲参加生产劳动。她虽然瘦,但个子高,干起活来,不比她母亲慢。她想让她母亲知道:自己的女儿不比别人的儿子差!
1958年大炼钢,家家不准生火做饭,所有人都响应党的号召。按照规定去做。后来,大锅饭的日子结束了,家家户户又要开始艰苦度日了。
1963年,一直在老大、老二两家轮流照看孩子的阿莲奶奶因为摔了一跤,骨盆骨折了,生活不能自理。两个大儿子便用架子车把阿莲奶奶直接拉到阿莲家。阿莲母亲什么也没说,连忙给婆婆收拾床铺,安排她住下。
从此,阿莲的生活中,又多了一项照顾奶奶的任务。每天一早起来为奶奶换洗尿垫,给奶奶端水,端饭,端屎倒尿,洗头,擦澡,洗脚,,,,,夏天热时,为奶奶摇蒲扇;冬天冷时,把奶奶的脚抱在怀里暖;春天暖时,采野花讨奶奶喜欢;秋天凉时,为奶奶添被加衫。一年四季把奶奶伺候的干干净净,欢欢喜喜。家里少吃缺喝的,但阿莲宁可自己挨饿也从未让奶奶受委屈。
转眼,三年过去了。这期间,阿莲的两个伯伯和伯母们没有来看过她奶奶一次。阿莲的母亲可怜阿莲小小年纪却要承担如此大的负担。于是就让阿莲父亲找到两个哥哥,嫂嫂商量赡养婆婆的问题,想不到,却惹来了一生都抹不掉的人格侮辱。(待续)
2021.02.20.21.43草
2021.10.13.09.21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