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故事二:吃饭不开心,要我找宝爸沟通。
继续前天的另一个小故事。
在地里玩了一下午,其中,我必需要用手机工作,孩子似乎只要我偶尔 能回应他,得到我的关注,又有了玩的做为陪伴,我也是稍微多一点时间。时不时,会抬头,或者放下手机,陪他一会,有时也会让他等我一会,或者告诉他,妈妈多久后就放下手机然后陪你做什么的。
他 可以自己试着挖红萝卜,前提是挖坏,我也能正常对待,我也会告诉宝爸“反正是吃的,洗干净就好,让他自己去玩吧” ,对孩子,也会告诉他“保护好自己就好,小心手里的锄头,别让自己受伤。”
当他玩一会后,无味了,也理解孩子的专注力不会那么长久,我需要时间,那么也会告诉孩子怎样地去玩,来给自己一个弹性空间 。
教他去挖土,刨坑,告诉他埋藏点什么,或者让他弄些棍子,自己烧火。孩子似乎格外喜欢火和水。
这段时光虽然他一个人玩,但相对来说我没有做出指责,没有不耐烦对待,也没有吼叫,也会在他感到孤单时间陪伴一下,相对是比较好的。
到了吃晚饭的时刻,就发生了点什么了,总有个不完美地收场,为自己的安排和完整性感到有些挫败。
吃饭的时候,我端着碗过去大伯家看了看爷爷奶奶,回来不是陪孩子玩,就是奶奶出门聊天,爷爷在床上睡着,没去和他们打声招呼,利用吃饭时间,多少和两个孤单地老人说上个一两句,老人心里也会不一样吧,当然这是我尽我的心意,没具体问过老人。 偶尔假装过去蹭点菜,好不好吃不说,吃一点,老人感觉不嫌弃他们,脸上自是喜悦的。
停留可能 有个两三分钟,就听到谐宝在家里的吼叫了。回去走到堂屋就看到,两个手端着碗,但是是指尖一点点扶着不掉的样子,猜想是汤饭烫。赶紧接过来,我摸着都烫呢。这得多生气,才忍着这么烫地端过来。 当时孩子的表情,眉毛纠着,满脸地不情愿,嘴巴也是翘着的,感觉到身体都是紧崩紧崩的状态。那两个小手,一对比表情,就知道,那是握着拳头生气又怕烫地在拿着碗。
赶紧接过来,端到客厅桌上。“怎么啦?和爸爸发生什么事情了?”(有什么更好地沟通的话术吗?)“我没法和爸爸沟通了”“怎么没法沟通呀,爸爸做什么了,让你这么生气?”“你去问他,你去和他沟通,我不和他说话”一个人趴在沙发上,不看你,用手做着手势地说话,还一边跺着脚。我也沉默了一会,让自己静下来。孩子不停地重复“你去和他沟通,你去和他沟通”“我去和他沟通也要知道发生了什么呀,我去问他,他说的是他的意见,那妈妈问你,这就是听听你说发生了什么,两个人的想法不一样的,我得都要知道才可以呀。”【阳阳宝妈:这里,看到孩子跺脚什么的肢体动作,孩子可能是有点着急或者语无伦次的那种感觉,自己跟爸爸说不清楚,表达不出来怎样跟爸爸说,如果这时候可以说,宝宝,妈妈看到你很着急,很生气,你是想让我跟爸爸说吗?那我能问一下,是有什么事发生了吗?】
“饭太烫了,爸爸没吹凉,就喂我,然后烫到了,我要吃,爸爸他就凶我。 ”【阳阳宝妈:这里,可以说,宝宝是吃饭被烫到了吗?妈妈知道了,宝宝肯定很痛吧——(这时候孩子被同理到了,他就会消一点气)你被烫到了是希望爸爸去安慰你对吗?可是爸爸没有安慰你,反而说话声音有些大,所以心里有些委屈,感觉有些伤心,怀疑爸爸是不是不爱你了是吗?是的呢,被烫到还被人大声说,那如果是妈妈被烫到了,没有人安慰的还大声和我说话的话,妈妈也会跟你一样伤心难过的。事情现在已经发生了,我们吸取教训,在下一次自己来做得更好,好吗?我们以后吃饭的时候就先用勺子舀一点点用我们嘴巴上的温度计量一量尝一尝,试试烫不烫,这样就不会烫到宝宝的舌头了。而且妈妈刚才问了一下爸爸,爸爸说,他有提醒一下说要吹一下再吃,所以呢爸爸是一定爱我们小宝的,只是爸爸他有些担心关心我们的时候可能有些着急了,才会声音有些大的,这才让你感受是爸爸在凶你。来妈妈抱抱,爸爸爱小宝,妈妈也非常爱小宝的。只是可能有时候爸爸妈妈的方法需要去学习后慢慢才能做得更好呢。谐宝也是非常爱爸爸妈妈的,对吧, 那小宝你有没有注意听到爸爸说的这一句话,爸爸提醒你说小心烫要吹一下,现在能回忆想到自己是怎么被烫到了吗?(后面你可以顺着孩子的话随想接茬)或者当时你还要再吃,爸爸是不是大声说不要吃了。我想,爸爸是不是看见你被烫到了,所以就挺着急的说让你不要再吃了呢?是这样吗?以后 别人说话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认真地去听,可以吗?】这时,我又需要安静一会,需要静静地想想怎么处理,需要想想宝爸和谐宝中间的界线是什么。这中间我要压下愤怒,要停止指责,要理智地去把事情不带情绪地看待。 刚刚才再次向爸爸了解情况。爸爸是让他吹凉,谐宝没吹,吃的时候烫到了,然后也没有凶他。 那天,我没有去了解,但也首先分析情况。 首先,吃饭是孩子的事情,爸爸没吹凉,那就自己吹凉,吃是吃到自己肚子里,自己的事情 自己负责。爸爸凶是爸爸的不对,他还。凶你,他不讲道理,别搭理 他。我们先吃饭,现在自己吹凉后再吃。(这里,对于宝爸的态度,说不上什么不对,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考虑到孩子是在爸爸那里受到打击,有些小挫败。还要教孩子积极面对,正确处理自己所面对的情况。 以及顾及孩子内心的感受。 当然这是现在回想想到的,当时只是在想,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不那么感受受挫。 这样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如果重来一次需要解决问题,怎么做会更好地顺着这个思路去完善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