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非常有意思,居然在广州市高三调研考的试卷上读到温亚军的一篇小说《驮水的日子》,非常喜欢这篇温情脉脉的小说,虽然感觉出题人颇有点抓小放大的味道,只引导学生在个别谴词造句和构思上花力气,有点可惜,但还是觉得他有眼光,选了一篇好文。
这是一篇讲驯养的文章,表面在说人与动物如何建立关系,其实更多的讲人与人之间如何建立关系,尤其是如何教育问题孩子,这里给了大家非常多的启迪。
新买回来的驴和原来负责驮水的下士犟上了,在挨了无数鞭子后才勉强驮回两半桶水,连长决定让上等兵去接驮水的工作。这个上等兵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成功的驯养了这只驴,在他考上军校走的时候,“黑家伙”为他狂奔,依依不舍,这个上等兵是如何做到的?
平和而耐心。驴子不情愿驮水,一把摔了挑子,上等兵也不急,也不抽打驴,他只是一次又一次搁上去,耐心地和他较量,硬叫驴没有了再往下摔挑子的脾气了,上等兵才牵上驴下山。路上驴故意磨蹭,上等兵不急不恼,任由它走,哪怕走了近两个小时。装了水它又开始折腾,还故意弄了上等兵一身水,可上等兵一点也不生气,还一脸惬意,继续放挑子。不管你怎么闹,我就是不生气,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反思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不是太多被情绪与担忧所牵绊,忘记自己教育的初心,而与孩子对抗。假如多一点这个上等兵的淡定,耐心,事情是不是会不一样?从情绪中走出来,多一份耐心,这是上等兵教我们的。
有原则。这头驴子闹了一天直到下午才驮了两个半桶水回去,可上等兵却不歇息,又牵着他去驮水,直到折腾到天快亮,驮够了四趟才歇下。一连几天都是没有驮够四趟水,不让驴休息,可他却没抽过这驴一鞭子。在上等兵不愠不怒、不急不缓的调教中,驴没有那份暴烈,心平气和得像河边的水草。“每天必须驮四桶水”的原则性,划定了教育、驯养驴的边界;对于问题孩子我们是否做到温和而坚定。
信任与放手。一段时间后上等兵让“黑家伙”独自驮水,它成功的完成了任务。从与下士犟上不停挨鞭子才驮两半桶水到独自一人驮四桶水,翻天覆地的变化背后是上等兵的驯养的智慧,是信任它,放手让它去历炼的智慧……
当然,所有这一切的背后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