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瞅了眼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看到刘芸和黄璐重新演绎电影《亲爱的》,突然意识到《亲爱的》这部电影在叙事上的优秀。
通常而言,一个故事的结构都是发生冲突、解决冲突,周而复始,比如故事A:小孩丢了,大家排除万难,找到小孩;故事B:某人被杀,大家排除万难,找到凶手;故事C:某人失恋,大家排除万难,让某人走出痛苦……
不过在《亲爱的》这部电影里,故事在黄渤和郝蕾找到孩子后并没有结束,而是进入一个新的事件:赵薇找孩子;接着又浮起另一个事件:张译不找孩子。
整个电影叙述有如一条河流,源于“黄渤丢孩子”,然后开始分出第一个支流:“张译找孩子”,主干和支流并行后分出第二个支流:“赵薇找孩子”;三件事时而相汇时而分离,最后在终点汇聚。
之所以说《亲爱的》优秀,是因为这三条河流虽然时分时合,但是在其下面有一股始终存在的暗流,即家人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正是这个暗流使得三个事件成为一个优秀的故事。
毕竟如果只是事件,观众在看完后或许会被人贩子的无耻而愤怒,会为失去孩子的母亲而揪心,会为母子重聚而快乐。但是当影片结束,观众的感觉是:那是别人的事,不是我的事。
人本身是自私的,他(她)不会主动去和旁人产生关联——除非这个关联能够对自己有所裨益,或者至少有所联系。观众在现实生活中会有迷茫,有失落,有不甘,很多时候(她)只知道痛苦,却不知道为什么会痛苦,不知道根源在哪里,因此他(她)看故事,其实是想从故事里找到自己。
所以一个好的故事决不能是一些事件的堆积,它需要有一个内核:人性。毕竟人贩子行为是个突发、孤立事件,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是常态、持续事件,人性是贯穿时空的。
因此,《亲爱的》它要讲的其实不是人贩子,而是孩子和父母的关系;这种关系涵盖了血亲家庭,也涵盖了非血亲家庭,而为了让这个关系暴露得更明晰,电影设置了一个极端环境:如果这个非血缘关系的家庭是通过破坏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才构成的(人贩子养了偷来的孩子),那么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正是有了这个内核,观众看完后真正思考后,才会记住这个故事,进而通过思考来指引自己的人生。
同理,近期上映的《芳华》从事件发展来看与烂大街的都市青春故事并无二样:一个农村里来的小姑娘,在学校里被同班同学欺负;只有优秀的班长时常帮助她,但是班长也有自己的苦恼,他喜欢班里另一个漂亮女生,结果由于向女生表白失败被当做流氓退学了;农村小姑娘也由于装病被班主任给开除了……
但是往深里问下去,就会发现这个故事的内核让其不同于那些撕逼的青春网剧。
何小萍为什么受欺负?为什么只是一次装病,就能够直接把一名舞蹈队员给安排到野战部队的医护队伍里?为什么会精神失常?
刘峰为什么不能谈恋爱?为什么一面之词就可以让一个舞美队的优秀苗子给流放到边疆战斗部队?为什么会成为残疾人?
为什么善良的人最后只能相依为命?而其他人可以继续安生?时代给了他们什么?时代又夺走了他们什么?
只是特殊年代,所以发生了?还是说为什么发生的对象是他们,而不是文工团的其他同志?
文工团里的同志,他们的青春和刘峰、何小萍的青春相比,是一个概念么?或者延伸来说其他时代的青春和刘峰、何小萍的青春相比,是一个重量么?
所以,这部披着青春外套的故事,其内核是:时代下的残酷和复杂,而不是青春。
在时代的巨轮下,芳华被碾压,揉碎,最后扫成一堆,成了坟堆。
也正是有了这个点,才让故事丰满、饱满,乃至感人。
所以,一个好的故事,重点在于观点和想法,而不是结局或者高潮;如果内核缺失,故事不过是事件,看完就忘——抵达不了人心的故事,算不得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