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货殖列传》悟经济之道
--十种经济思想
《货殖列传》在史记中序排129,因第130篇是《太史公自序》应算首篇,故其是实际上的末篇。所谓货殖列传即生财者列传,司马迁以它为结尾,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我都认为由于有此篇的存在,让我们看到社会的历史、经济的历史、人民的历史,使得《史记》更开放、更包容、更完整,体现了司马迁跳出了儒家空言善恶、直面人性的自私趋利的看法观点。
《货殖列传》不长,从老子的自然经济开始,到富者类王侯结束,主要记载了经济发展和生财的基本原则方法,包括经济地理观和当时区域经济地理划分,先秦与西汉富豪排行及简史,民俗风情地理及对生财的影响,发展经济和生财之道等四个方面内容。该文既传记了人物、地理、民俗风情,又揭示了经济规律,所蕴含的经济思想有些内容即使到今天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甚至很多西方经济学的重要思想内容都能从中看到影子。
一、经济发展应交由市场来运作,政府要放松对经济的管制。太史公曰:“布衣匹夫之人,不害于政,不妨百姓,取与以时,而息财富,智者有采焉。”意思是说只要不妨碍政权、不坑害百姓,让百姓自由地创造和增加财富是明智之举。也就是说政府除了该管的,如安全、公平、秩序等,不要过多的干扰经济,而应当交由市场来配置资源、发展经济。著名经济学家哈耶克也讲“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所能发现的最有效率且较为理想的一种资源配置体制。”因为任何经济行为都有交易费用,经济组织越复杂交易费用越高,一般来说大公司的平均行政成本比小公司要高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政府放松经济管制有利于释放活力、降低成本、促进经济。十九大提出将全面推行市场准入加负面清单制度,充分契合了这种经济思想。
二、经济发展要有合理的产业结构。太史公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这里匮通“娱”,代指服务业。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农业搞不好吃饭就成问题,工业搞不好生产力就低下,商业搞不好货物就流通不起来,服务业搞不好经济就难繁荣。事实上,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含商业)是不断在调整结构的,因为农工解决的是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而服务业是推动人们转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生活,所以不同阶段产业结构要有相应调整,否则经济就失去发展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先解决吃的问题,生产力的问题,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就是要在提高质量上求增长,供给侧改革可以说是适应形势和发展阶段之举。如果不从提高供给质量入手,很可能会陷入“滞胀”或“中等收入”的陷阱。
三、逐利是人的天性。太史公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走死地如鹜者,其实皆为财用耳。”也就是从人性的角度在讲人是自私而逐利的,所以考虑经济行为不能脱离自私这个前提。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认为经济人是自私的,会争取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这也成为经济学的公理假设。因此,从经济学角度讲大公无私只是一种乌托邦,人人所有,等于人人没有,历史上脱离人性实际的“一大二公”造成的人间悲剧,结果是用通往天堂的梦想给人民铺就了通往地狱的道路,所以发展经济不能违背基本前提。十九大提出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产权保护是正视人性遵循规律的回归。
四、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太史公曰:“故岁……,六岁穰、六岁、十二岁一大饥”、“太阴在卯,穰;明岁衰恶;至午,旱;明岁美;至酉,穰;明岁衰恶;至子,大旱;明岁美,有水;至卯,积著率岁倍。“简单地讲,在农业经济时代,随着天气的变化,农业生产是有丰年有歉年的,随周期循环发展。其实,在现代社会农业生产也有大年小年之分,不可能始终保持不断的高产。以此类推,经济发展也具有周期性,繁荣之后必然有衰退,究其原因是因为红利带来繁荣,老的红利释放完了新的红利没有发挥作用时,衰退将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要尊重经济周期率,尽可能将新旧红利转换期缩短,使得经济保持长期繁荣而衰退短暂。
五、政府不要与民争利。太史公曰:“夫神农……。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司马迁写这段话是有其历史背景的,适时铸钱、煮盐、冶铁和酿酒等利润最为丰厚、资源垄断等行业相继国营化,实行”采户销“全面管制,可以说是今日央企的雏形,结果是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多,民众得到的利益越来越少,形成国富民穷,天下愁苦的形势,出现“天下困弊,盗贼群起”的景象。迫不得已,一代雄主汉武帝,在67岁时颁布《轮台罪己诏》,宽松经济政策,发展民间经济,减少与民争利,终于使民间得到喘息而避免了更大的动荡,因而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批评武帝“有亡秦之祸。故而最好的发展经济方式是顺应民情民势民需,最下乘的是什么都国有争民利,实是殷鉴不远。
六、价格是调节市场均衡的有效工具。太史公曰:“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这段话讲太便宜了农民不种,太贵了商人不买,只有价格适中交易才能完成,互相都获得利益。用现代经济理论来解释,贸易使得每个人的境遇都变好,完成交易的工具就是价格,价格是引导市场运行的那只看不见的手。价格理论是市场组织的核心和规则,所以我们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价格开放,发挥价格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自发器作用。
七、生产经营要有成本意识。太史曰:“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直白的讲就是赔本的生意不要做,比如千里贩籴,在当时的条件下,运的还不够自己吃的。在经济学中成本是生产者理论的核心,所有生产都是围绕降低成本来提高利润的。所以,发展经济很重要的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力、生产效率,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
八、处于价值链高端的行业回报利润最高。太史公列举当世富豪大多从事盐铁、放贷、商贸等在当时处于价值链高端的行业,如所列先秦富豪半数以上皆因铁冶富豪。因为处在价值链高端的行业都有门槛,要么有技术门槛,要么有资本门槛,所以从事者可获巨利成自然。就像当今发达国家输出高科技即能取得丰厚的利润,一个苹果公司的年度营收就超出大部分国家的GDP。所以,发展高端行业是利国利民的重要一环,也是走向发达经济体的必由之路。
九、行业中获得高额利润贵在做精。太史公列举了九个行当九种人物的治富秘诀,如种田的秦扬、盗墓的田叔、赌博的桓发、跑单帮的乐成、贩油脂的雍伯等,“此皆诚壹之所致”。说的是他们能够富甲是由于专心做一个行业而且做到行业最好。用今天的术语来讲,就是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在细分领域、细分行业中做精做强,都是专注于产品的部件生产,而且占据全球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所以,要想做出名堂来,必须走专业化发展路子,宏扬大国工匠精神,始终在行业中占据高端。
十、不同阶段经济增长方式不同。太史公曰:“是以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此其大经也”。用白话文讲,没钱的时候只有出卖劳动力,稍有点钱就要运用智慧去生财,再富有时生财就要顺应时势,把握时机,这是生财的根本之道。用到经济发展上来,就是不同阶段要采取不同的发展方式,例如改革开放初期加工贸易是主流,随着改革深入制造逐渐成主流,下一步发展则要资本出海,制造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经济发展才有新动力。所以,经济发展必须适应形势,不能因循守旧,而要占据经济红利的先机。
读史可以明智。中国历史上饱读史书的人大多是处于政治体系内,在这个群体里不乏精英,不乏才俊、不少智者,但是绝大多数人从历史中看到的、学到的都是权谋与斗争,赤裸裸的人斗人、人整人,充斥着阴谋和狡诈,而且手法不断创新,越来越堂而皇之,却少有人从史书中吸取经济发展的教训,不能不说是国人的一种悲哀。毛老人家是精读了史记的,但是很难看到他老人家读货殖列传的影子,或许他老人家真读了中国历史上就不会有那么多悲剧。有人讲如果不读《史记》不能算是读了史书,在我看来没有经济的史记不读也罢。因为发展经济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或许不读,人的思想更为单纯些。感谢太史公在史记结尾时,给我们留下了货殖列传。
2017年12月21日
e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