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就是这样的命。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这样反倒好,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余华《活着》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暗从天而降。我看到了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暗来临。
——余华《活着》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余华《活着》中文自序
第一次接触《活着》这部作品颇有些阴差阳错,起因是想找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只因不记得名字,所以买书时搜索到了“活着”这个名字,虽然当时并没有很在意,但是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疑问。这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为什么这么多好评?每每想起都有些猫挠的感觉!
第二次接触到《活着》是在地摊,晚上加完班回家的路上,看着仍在辛苦摆摊的人,突然想要做点什么,于是在地摊旁蹲下来,《活着》就这样再次闯入了我的世界,黑红色的封面再一次勾起了我的回忆,于是带回了家里。
《活着》这部作品是我迄今为止最残忍的一次阅读经历,差点被带进坑里,太坏了,但无可否认这也是最发人深省的一次阅读。(请允许我先吐槽一下)
一位走过漫长历史的普通老人娓娓从容的讲述他的一生,《活着》便在这位老人平淡的声音里,没有哀伤,没有呜咽,有的只是千帆过尽后的从容,虽然没有刻意煽情,但这样平缓的语调却深深的震撼着心灵。
《活着》时间线的跨度较大,从内战、人民公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每个人都被大时代的背景所左右着。主人公徐福贵,他本是个地主的儿子,有土地,有房产,有身份,有地位,是个堂堂大少爷。可他偏偏是个不学无术的二流子,不但吃喝嫖,而且好赌,很快就把家里的财产输个精光,活活的将父亲气死,那时的生活对于富贵而言就是挥霍。好在浪子回头,自此过上了本分勤恳的农民生活。可没过多久,母亲病倒,富贵又被国民党抓了壮丁,这一去就是两年,直到被解放军俘虏后才有机会回家,在经历过战争和死亡的洗礼后,富贵终于明白了生活的意义——家。可他这一去,两年的时间足够改变许多东西,富贵的母亲病逝了,女儿凤霞因为一场大病变成了聋哑人。解放中国后,先后经历了土地改革,看着地主龙二被枪决,富贵夫妇颇有些“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感觉。熬过人民公社、大跃进、涝灾眼看好日子来了,可天不遂人愿,富贵悲惨人生才正正开始。钱财散尽还可豁达一笑,因为身边有亲人的支撑,那么失去了亲人,就是没有了支撑,粉碎了希望。富贵的爱人家珍一病不起,儿子有庆因为医院救县长夫人急功近利的心态被活活抽血抽死,很长一段时间后,伤痛慢慢平复。女儿凤霞出嫁了,本以为生活好起来了,可是女儿却因产后大出血而亡,富贵的爱人家珍,这位知性、美丽、善良的女性终于再也经不起生活的磨难撒手而去,此后女婿更是因为工作被水泥板砸死,只留下三岁的外孙苦根,可是好景不长,在那样苦难的年代,连吃饱饭都是一种奢望,后来在苦根七岁那年,由于心疼外孙,富贵煮了一锅豆子,没想到苦根却被活活撑死了。这位坚强的老人,一生之中亲手埋葬了四代自己的亲人,只留下富贵独自一人,这时富贵生活的意义——活着……,这也印证了富贵最后的歌语: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但这何尝不是富贵一生三个阶段的写照。
这本书不仅将那一时代的生活背景描写的生动精彩,更是将那一代人的生活历程详细的展现出来。作者徐华写作时应该也是痛苦的吧,将自己亲手塑造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冷酷的一一入葬,这不是每个作家都能办到的。
套句网友阑欣的话,总以为最大的痛苦和烦恼是亲人和朋友的不理解,可是当看完《活着》才知道,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是看着身边的亲人一个个死去,直到只留下你孤单的一个人....
我曾怀疑福贵这一“英雄式”人物塑造的真实性,为什么到最后富贵还可以这样从容而平淡,在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看着希望一次次破灭,亲手埋葬自己一个个亲人之后只剩他和一只老牛,这样接二连三的不幸和打击,不断砸向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饶是精神健康的人恐怕也会精神崩溃,然而富贵竟然没死也没疯,还可以这样平静的活着并讲述这些事情,这就是个奇迹。富贵这种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和对世界的乐观态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或者做到的。 不过细细的综合分析后,这样安排也确有其道理……
在旁人眼中富贵的一生也许是痛苦而煎熬的一生,可是对于富贵本人来说,我相信他更多的却是感受到了幸福。人是情感动物,往往对痛苦的记忆比较敏感,而且痛苦的经历总让人印象深刻,一旦沉溺便不容易自拔,所以在读《活着》时,情感就在无形当中被福贵的悲惨经历所笼罩,那么痛苦也就越放越大,因而当我们只将关注点放在福贵的痛苦上时,就忽略了福贵人生里更为美好的东西,比如福贵儿女孝顺懂事;妻子善良贤惠,不离不弃;女婿孝顺、踏实肯干;小外孙也似乎理解大人的苦恼,乖巧听话。这些都是福贵一生最朴实最真挚的收获,是他回忆里值得欣慰的地方。福贵能够活着的力量一方面除了对生活的坚忍之外,另一方面还有亲情的心理支撑。
正如其爱人家珍所说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体面,这是一份其爱人赋予富贵骨子里的骄傲和坚强。
读完《活着》这部作品,我想作者并不是为了探讨活着的意义,而是阐述什么是“活着”,是对“活着”这一状态的破译。 通过余华先生对富贵人生的描写,可以看出“活着”在于经历和坚韧。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当我细数前面二十多年的人生,有痛苦,有欢乐,有混蛋的事情,也有值得骄傲的事情,这些都逃不过自己内心的拷问。思及富贵的一生,我现在能回答的是,活着,就要真诚的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去经历、去体验,不要因晚年回忆而后悔不已,就像余华所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活着》——一部人生的赞歌。用王小立的一句话概括:“那些无法打败你的,终将使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