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为个人摘抄,“【】”该括号内为个人感想。有错别字可以评论提醒,感谢!
明朝那些事儿【壹】
1. 读书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书读得好,不代表事情能处理得好,能列出计划,不代表能够执行计划。
2. 大家应该从朱元璋的话中吸取教训,一般领导提拔你之前总是要打压一下,所谓磨练就是这样来的,千万不要为此和领导闹意见,否则真有可能一辈子压制下去了。
3. 我的一位哲学系毕业的好朋友曾经这样对我说:大学里不应该开设哲学本科专业,因为学生不懂 这是一句至理名言。作为这个世界上最为高深的智慧,哲学是无数天才一生思考、生活的结晶,他们吃过许多亏,受过许多苦,才最终将其浓缩为书本上的短短数言 一个二十岁的青年人是不会懂得这些的,他们太天真,太幼稚,他们或许能够在考试中得到一百分,却不可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含义。所以,他们虽然手握真理,却无法使用,满怀热情地踏入社会,却被撞得头破血流。
4. 信仰是最为坚固的物体,一旦坚持,就很难动摇,而金钱、美色在它的面前,是极为软弱无力的。 政治家是这个星球上最坚忍的动物,他们从不轻举妄动,只有在胜券在握的情况下,才会发动最后的猛击。 脑袋一团糨糊、盲人瞎马地掉下悬崖,那叫失足;为了一个崇高的目标,昂首阔步踏入深渊,才叫勇敢。 清朝名臣鄂尔泰曾经说过一句话:大事不糊涂,小事必然糊涂。这是一句至理名言。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世界上的折腾是无限的,把有限的精力投入无限的折腾中去,是不可能的。
5. 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心事最柔弱的地方,它特别容易被伤害,爱情的背叛,亲情的失去,友情的丢失,都将是重重的一击。然而对于朱重八来说,还有什么不可承受的呢?他已经失去一切,还有什么亲眼看着父母死去而无能为力,为了活下去和狗抢饭吃、被人锤骂,鄙视更让人痛苦!我们有理由相信,就在某一个痛苦思考的夜晚,朱重八把这个最脆弱的地方变成了最强大的力量的来源。是的,即使你拥有人人羡慕的美貌,博览群书的才学,挥之不尽的财富,也不能证明你的强大,因为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6. 转变的关键在于心。
7. 长期的困难生活,最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很多人在遇到困难后,只能怨天尤人,得过且过,而另外一些人虽然也不得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但他们的心从未屈服,他们不断地努力,相信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8. 就维护元朝的统治而言,主张修的不一定是忠臣,反对修的也未必就是奸臣。
9. 当愤怒和不满超过了限度,当连像狗一样生存下去都成为一种奢望的时候,反抗是唯一的道路。反抗是为了生存。
10. 知道可能面对的困难和痛苦,在死亡的恐惧中不断挣扎,而仍然能战胜自己,选择这条道路,才是真正的勇气。
11. 越接近对方的水平,就越了解对方的强大,就会越来越畏惧。当他的畏惧达到极点的时候,也就是他能与对手匹敌的时候。
12. 在中国历史上,但凡国家有事,地方被占了,人被杀了,朝廷总就是群情激奋,人人喊打,看上去个个都是民族英雄,正义化身,然而其中别有奥秘: 临战之时,国仇家恨,慷慨激昂,大家都激动。在这个时候,跟着激动一把,可谓是毫无成本,反正仗也不用自己打,还能落个名声,何乐而不为。 主和就不同了,甭管真假,大家都喊打,你偏不喊,脱离群众,群众就会把你踩死。 所以主战者未必勇,主和者未必怯。
13. 一个人要显示自己的力量,从来不是靠暴力,挑战这一准则的人必然会被历史从强者的行列中淘汰,历来如此。 郭子兴 心胸不宽广的人实在不能做大事。
14. 南京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紫金山纵横南北,恰似巨龙潜伏,石头山临江陡峭,如虎盘踞,这就是南京龙盘虎踞的来历。此外,在南京的前方还有一条长江,背山面水。
15. 了解世界的黑暗与绝望,却从不放弃,并以悲天悯人之心去关怀所有不幸的人。 这才是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的真正原因,这才是人类最为崇高的道德与情感。
16.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读过人生
17. 在实际决策中,不受他人,特别是多数人的意见影响是很困难的,当许多人众口一词时,很多人都会从大流,甚至改变自己原来的看法,而朱元璋用他的智慧告诉了人们,真理往往是站在少数人一边的。......张士诚的特点是器小,陈友谅的特点是志骄。器小无远见,志骄好生事。
18. 朱元璋对他的谋士们说,你们的看法是有道理的,但是你们没有看到问题的关键:张志诚的特点是器小,陈友谅的特点是志骄;器小无远见,志骄好生事。如果我进攻陈友谅,张士诚必然能不会救;而进攻张士诚,陈友谅就一定会动员全国兵力来救,我就要两线作战,到时候就很难说了。
19. “我相信我是对的。” 朱元璋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在通往胜利之门的路上,你会捡到很多钥匙,这些钥匙有的古色古香,有的金光闪闪,但是只有一把能打开那扇门。 在进行决策时,会有很多人在你耳边提出他们的一件,将他们手中的钥匙交给你,让你去选择,但这个游戏最残酷的地方在于: 你只有一次尝试的机会。 如果失败了,你将失去一切。 在战役的实施中,只有一个时机是最合适的,抓住这个时机的人,即是天才。 ——拿破仑 朱元璋在那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在无数的建议中,坚持了自己的看法,牢牢地抓住了那把开启胜利之门的钥匙。 他的成功不是侥幸的,他当之无愧。
20. 垄断必然造成行业的退化和官僚化
21.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此诚为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绝唱! 文天祥的行为告诉了所有的人,肉体可以被征服,但道义是不会被征服的。 这种道义,不但属于每一个人,也属于他们的国家、民族。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文遗书】
22. 仁不带兵,义不行贾。
23. 自明朝开国以来,贪污不断,朱元璋杀不尽杀,据统计,因贪污受贿被杀死的官员有几万人,到洪武十九年(1386),全国十三个省从府到县的官员很少能够做到满任,大部分都被杀掉了。在当时当官未必是件好事,能平平安安的活到退休就已经很不错了,完全可以自豪的说一声阿弥陀佛。 朱元璋十分不理解,为什么这些人饱读诗书,以所谓“朝闻道,夕可死”为人生信条,却在当官之后成了“朝获派,夕腐败”。 他想破脑袋也不明白,但怎么对付这些人他是清楚的,杀!
24. 饱经风霜的张学良曾经用他一生的经历对日本的年轻人说:不要相信暴力,历史已经证明,暴力不能解决问题。我相信,这就是陈友谅失败的根本原因。给我一个造反的理由。朱棣为这一天的到来已经准备了很久,士兵武器粮食都十分充足,但他还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造反的理由。造反需要理由吗?需要,非常需要。在造反这项活动中,理由看上去无关紧要,但实际上,理由虽不是必须的,却也是必要的。对朱棣而言更是如此,自己是藩王,不是贫农,造反的对象是经过法律认可的皇帝。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自己都是理亏的。所以找一个理由实在是很有必要的,即使骗不了别人,至少可以骗骗自己。于是朱棣和道衍开始从浩如烟海的大明法条规定中寻找自己的依据,这有点类似今天法庭上开庭的律师翻阅法律条文,寻找法律漏洞。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找到了法律规则的漏洞,打了一个漂亮的擦边球。朱元璋并非完全没有料到自己的儿子将来有可能会造孙子的反,他制定了一套极为复杂的规定,用来制约藩王,但为了防止所谓奸臣作乱,他又规定藩王在危急时刻可以起兵勤王。即所谓“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但这个规定有一个关键之处,那就是需要天子密诏。而在朱棣和道衍看来,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厚黑学的本领,对这一点视而不见,公然宣称朝中有奸臣,要出兵“靖难”,清君侧。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居然还将这一套歪论写成奏折,公然上奏朝廷,向朝廷要人,摆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这就如同街上的地痞打了对方一个耳光,然后激动地询问肇事者的去向,并表示一定要为对方主持公道。“靖难”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充分说明朱棣已经熟练的掌握了权谋规则中的一条重要原理:〖如果你喜欢别人的东西,就把它拿过来,辩护律师总是找得到的。——腓特烈二世原创〗
25. 所谓气节这样东西,平日被很多人挂在嘴边,也经常被当作大棒来打别人,但真正的气节总是在危急关头表现出来的。而在这种时候,坚持气节的下场往往不会是鲜花和掌声。 只有那些真正的英雄,才能在面对屠刀时体现出自己的气节。 这种气节才是真正的勇气。
26. 朱允炆呆坐在宫中,他并非对这一天的到来毫无预料,但当它终于来临的时候,还是显得那么残酷,皇帝做不成了,老百姓也做不成了。走上了这条路,真的不能回头了。而此时他身边的谋臣已然不见踪影,那些平日高谈阔论的书呆子终于明白理论和实际是有差距的。在这最后的时刻,连齐泰和黄子澄也不见踪影。朱允炆彻底懂得了什么叫做众叛亲离,他愤怒的对着空旷的大殿喊道:“是你们这些人给我出的主意,事到临头却各自逃命!”但此时他的怒喝不会再有群臣的响应了,回应他的只有深邃大殿的回声。 到这个时候,无论斥责谁都已经没有意义了,他回望着这座宫殿,在这里他度过了自己的童年,这是一个人人向往尊崇的地方,生在帝王之家,何等显耀、何等荣光! 这里的一草一木他都非常熟悉,但身为皇子,他却对此地并无好感,作为皇位的继承人,他一直以来都承担着太多太大的压力。 在他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怪物,他们不顾一切,使用各种阴谋手段,坑害、诬蔑、残害他人,只是为了一个目标——权力。 难道顶峰的风景就真的那么好吗?朱允炆苦笑,他深有体会,高处不胜寒啊,但是富有戏剧性的是,似乎每个人都知道这句话的含义,但每个人都不理会它。他们仍然不断地向着顶峰爬去。 烧掉这座宫殿吧,把它彻底毁掉!
27. 朱允炆的抱怨和愤怒是有道理的,但他却低估了他的那些谋臣们的气节,齐泰和黄子澄以及许许多多的人没有逃跑,他们正在以一己之力挽救朝廷的危亡。 齐泰在广德募兵,黄子澄在苏州募兵,练子宁、黄观在杭州募兵。这些书呆子们的行动虽然并不能真正挽救国家,但他们毕竟尽到了自己的努力,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所以在今天,我们可以说,他们是一群勇敢,有气节的人。 齐泰和黄子澄先后被抓,并被处死,宁死不屈。 黄观,我们之前提到过这个人,他就是明朝的另一个连中三元者,当时他的职务是右侍中。 他的募兵没有多大效果,但在听到京城即将不保的消息后,他仍然坚持要到京城去,虽然他也明白这一去必无生理。但对于他而言,履行诺言,尽到职责的意义要远远大于苟且偷生。 当他走到安庆时,消息传来:京城沦陷了,新皇帝已经登基。 黄观明白大势已去,但他却没有人们想象中的慌张,只是哀叹痛哭道:“我的妻子是有气节的人,她一定已经死了。” 之后他为妻子招魂,办理完必要的仪式,便坐船沿江而下。到罗刹矶时,他穿戴整齐,向东而拜,投江自尽。 黄观没有说错,他的妻子在他之前已经带着两个女儿和十个亲属在淮清桥上投江而死。无论如何,他们夫妇最终还是团圆了。 黄观作为朱允炆的亲信和殉节者,遭到了朱棣的妒恨,他把黄观的名字从登科榜上划去,于是明朝的历史上只留下了一位连中三元者的记载。虽然之前我们曾经提到过这件事情,但在此我还是要为这位勇敢的人再次正名: 黄观,洪武年间连中三元,其登科名为篡权者朱棣划去,尽忠而死。
28. 我相信,真相是永远无法掩盖的。 有气节的人并不只有以上的这几个人,与齐泰一同在广德募兵的翰林修撰黄岩、王叔英在听到齐泰被抓的消息后,知道大势已去,便沐浴更衣,写下了他们人生最后的遗言: 〖生即已矣,未有补于当时死亦徒然,庶无惭于后世〗 然后他们双双自尽而死。对于这两位书生而言,他们已经做得够多了,诚如他们的遗言所述,他们一生光明磊落,无惭于后世。 事实证明,气节决不只属于那些士大夫们,普通人也有气节。 台州的一位樵夫就是一个有气节的人,他是一个没有在历史上留下自己名字的人,这也很正常,因为在当时,他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每天上山砍柴,然后挑到城里去卖。他卖柴从不开二价,也从不骗人。很多人买他的柴,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都不应该与靖难扯上什么关系。然而他这样的一个人却在听说京城陷落后,投东湖而死。 也许有人会觉得他很傻,无论哪个皇帝登基,你不是照样砍你的柴,过你的日子,但我却认为他的行为已经告诉了我们,公道自在人心。 他虽是一个普通的樵夫,却心系天下,作为一个普通人,他没有办法去表达自己的愤怒和抗议,投湖自尽就是他唯一的表达方式。 普通人也可以成为英雄的,只要你有勇气。 除去文人和老百姓外,一位武将也表现出了他的忠诚,此人是盛庸手下的大将张伦,在盛庸兵败投降后,北军也希望招降他,张伦笑着说道:“你觉得我是一个会出卖自己的人吗?” 说完毅然赴死。 张伦是一个不起眼的将领,我们之前也并没有提到过他,他虽然没有什么战功,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与之相反的事,如盛庸、平安这些职业武将却全部投降了朱棣。 盛庸、平安身负大才,素有谋略,历经百战,却反而不如自己的部下和一个普通的樵夫!诚然可叹。 【大难面前人心可见。】
明朝那些事儿【贰】
1. 在你的成长历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 而这些挫折会带给你许多并不快乐的体验,踟蹰、痛苦、绝望、纷至沓来,让你不得安宁。 被人打才会知道痛!被人骂才会知辱! 当你遭受这些痛和辱的时候,你才会明白,要实现你的目标是多么的不容易,你会开始畏惧,畏惧所有阻挡在你面前的障碍。 如果你遇到这些困难,感到畏惧和痛苦,支持不下去的时候,你应该同时意识到,觉得你命运的时候到了。 因为畏惧并不是消极的,事实上,它是一个人真正强大的开始,也是成为英雄的起点。 不懂得畏惧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也无法战胜困难。 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能唤起自己的力量。 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有勇气去战胜畏惧。 懂得畏惧的可怕,还能超越它,征服它,最终成为它的主人的人,就是英雄。 因为即使你一生碌碌无为,平淡度日,但当你年老回望往事时,仍然可以为之骄傲和自豪。 在那个困难的时刻,我曾作出了勇敢的选择,我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这就是我所认为的英雄——畏惧并战胜畏惧的人。 关键只在于那畏惧的一刻,你选择战胜它,还是躲避它。 人的分界线就在这里,跨过了这一步就是英雄!退回这一步就是懦夫!
2. 相信很多人都曾被问到,你为什么要读书?一般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建设祖国、为国争光之类,而在人们的心中,读书的真正目的大多是为了升官、发财,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但事实告诉我们,为了名利去做一件事情也许可以获得动力和成功,但要成就大的事业,需要的是另一种决心和回答——为了读书而读书。 姚广孝,一个被后人称为“黑衣宰相”、争论极大的人,一个深入简出、被神秘笼罩的人,他的愿望其实很简单:一展胸中抱负,不负平生所学,足矣。
3. 历史已经无数次地告诉我们,悲剧的开端,往往也是荣誉的起点。 悲剧,还是荣耀,只取决于你,取决于你是否坚强。
4. 先进的武器和战术并不是影响战争的决定性因素。最终决定胜负的是参加战争的人。
5. 要知道,自古以来最狠的整人方法就是先夸你,再骂你,杨士奇熟练地运用了这一技巧。
6. 当一个人习惯了某种权威和特权后,他就无法再忍受失去他们的痛苦。 权力在带给人们尊严的同时,也会带给他们自私。
7. 所谓英雄者,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 所谓英雄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所谓英雄者,坚强刚毅,屡败屡战。 如此之人,方可称为英雄! 但是在我看来,真正的英雄绝不限于此。 所谓英雄,其实是一群心怀畏惧的人。
8. 要成为英雄,必须先学会畏惧。 何解?待我解来: 我们都曾经历天真无邪的童年,踌躇满志的少年,也时常梦想着将来一展抱负,开创事业,天下之大,任我来! 但当你真正融入这个世界,就会发现,这并不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世界,你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很多的挫折,情 从来不会如同你所想的那样去进行。 于是人们开始退缩,开始畏惧。 他们开始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不是那么容易的。 于是有人沉沦,有人消极。 然而英雄就是在此时出现的。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着天生的英雄,没有谁一生下来就会刚毅果断,坚强勇敢,在母亲怀中的时候,我们都是同样的人。 如果你的人生就此一帆风顺,那当然值得祝贺。 但可惜的是,这是不可能的。在你的成长历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 而这些挫折会带给你许多并不快乐的体验,踌躇、痛苦、绝望,纷至沓来,让你不得安宁。 被人打才会知痛!被人骂才会知辱! 当你遭受这些痛和辱的时候,你才会明白,要实现你的目标是多么的不容易,你会开始畏惧,畏惧所有阻挡在你 眼前的障碍。 如果你遇到这些困难,感到畏惧和痛苦,支撑不下去的时候,你应该同时意识到,决定你命运的时候到了。 因为畏惧并不是消极的,事实上,它是一个人真正强大的开始,也是成为英雄的起点。 不懂得畏惧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也无法战胜困难。
9. 只要过日子,就会有困难,有困难,就会有障碍。你会开始畏惧,畏惧所有阻挡在你眼前的障碍。当你感到畏惧和痛苦,支撑不下去的时候,你应该同时意识到,决定你命运的时候到了。因为畏惧并不是消极的,事实上,它是一个人真正强大的开始,也是成为英雄的起点。不懂得畏惧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也无法战胜困难。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能唤起自己的力量。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有勇气去战胜畏惧。懂得畏惧的可怕,还能超越它、征服它的人,就是英雄。 关键只在于那畏惧的一刻,你是选择战胜它,还是躲避它。人生的分界线就在这里,跨过了这一步就是英雄,退回这一步就是懦夫
10. 北京保卫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战役,如果此战失败,中国历史将会改写,因为京城一旦失陷,北方将无险可守,半壁江山必然难保,大明王朝的国运也将被改变,在这场决定历史的战争中,明朝政府在主力被歼,上皇被俘,兵力不足,士气全无的情况下,采用了正确的军事和外交方针,最终击败了来犯的蒙古军队,保住了帝国的北部领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11. 从一盘散沙、行将崩溃到众志成城、坚如磐石,从满天阴云、兵临城下到云开雾散、破敌千里,大明帝国终于转危为安,北京保卫战创造了一个力挽狂澜的奇迹。而这个奇迹的缔造人正是于谦。当几乎所有的人都对现状绝望的时候,他挺身而出,担当重任,挽救国家危亡。当情况一片混乱,陷入绝境的时候,他一力承担,苦苦支撑,直至胜利的到来。无论局势如何复杂困难,前景如何黑暗,他始终没有放弃过希望,始终坚持着他的努力和抗争。所以,在我看来,北京保卫战绝不仅仅是史书上记载的某年某月某日某些势力之间的一场战争,以及那由成王败寇规则书写的胜负关系,在这些公式化的语言背后,隐藏着人性的光辉。这场战争真正向我们讲述的并不是王侯将相的丰功伟绩,而是一个关于勇气和决心的故事,是一个在绝境下始终坚持信念的传奇。无论在多么绝望的情况下,也不要放弃希望,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于谦用他的行为为我们证明了这一真理。
明朝那些事儿【叁】
1. 人们不会忘记,正是这个人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保卫京城和大明的半壁江山,拯救了无数平民百姓的生命。 他身居高位,却清廉正直,在他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中没有贪污受贿,虽然生活并不宽裕,却从未滥用手中的权力,在贫寒中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操守。 他不畏惧困难和风险,在国家最为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承担天下兴亡。 在这个污浊的世界上,能够干干净净度过自己一生的人,是值得钦佩的。 而如果他还能做出一些成就,那我们就可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人。 于谦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他的伟大不需要任何人去肯定,也不需要任何证明,因为他的一生就如同他的那首诗一样,坦坦荡荡,堪与日月同辉。 石灰吟
千锤百炼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2. 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3. 在清朝,官员之间商谈事情,若端起茶杯,就意味着本人不想再谈,请你走人,即所谓端茶送客。 而明朝面圣也有一套礼仪,朝见完毕,口呼万岁,这意思就是皇上再见,俺们下次再来。
4.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5.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此一瞬已是永恒。
6. 哲学有这么高的门槛,是因为它是世间一切科学的基础,如果你够厉害,理论上是什么学科都可以搞得定的。比如钱学森先生曾经反复说,他之所以能够搞导弹卫星,不断出科研成果,是他长年累月学习马列主义的结果。
7. 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知行合一
明朝那些事儿【肆】
1. 观点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也是假的,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的。
2.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
3. 无论何时何地,在最终胜负显现之前,绝不能压上所有的筹码。
4. 心学之要领你已尽知,但其中精要之处唯“知行合一”四字而已,若融会贯通,自可修身齐家,安邦定国。
5. 徐阶终于成功了,他没有死守所谓的绝对道德,用利益打倒了利益。
6. 因为天真的理想主义者纵使执着、纵使顽强,却依然是软弱的。他们并不明白,在这世上,很多事情你可以不理解,却必须接受。 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丑陋与污浊,被现实打击,被痛苦折磨,遍体鳞伤、无所遁形,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寻,依然微笑着,坚定前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不经历黑暗的人,是无法懂得光明的。
7. 在这个风云际会的年代,这六位英才将交织成一个死亡的绳结,用他们的智慧和意志去争夺最高的奖赏——权力,失败者将会成为绳结的牺牲品,被无情地绞杀。只有最具天赋、最精明、最狡诈、最坚毅的人,才能终结这场残酷的游戏,解开那个死结。
8. 小人物的愤怒是毫无用处的。
9. 对付流氓要用流氓的方法。
10. 先定大局,谋而后动。
11. 等待只因值得,隐忍只为爆发,要坚信,属于我们的机会终会到来。
12. 正义和公道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旷课。
明朝那些事儿【伍】
1. 但历史对我们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死缓可以转无期,无期可以转有期,有期再转保外就医,事情就解决了。严世蕃自然也不例外,但他的方法比较简单--逃跑。
2. 综合来看,夏言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却也有着致命的缺点——孤傲,越接近权力的中心,朋友会越来越少,敌人则越来越多。
3. 在中国历史上,共同创业的人大都逃不过四同的结局:同舟共济—同床异梦—同室操戈—同归于尽。
4. 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
我记得,当时我碍于形势,连连点头,虽然我并不知道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一晃十年过去了,如他所言,我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所幸,这两样东西我还带着,虽然不多,总算还有。当然,我并不因此感到自豪,因为这并非是我的意志有多坚强,或是人格有多高尚。唯一的原因在于,我遇到的人还不够坏,经历的事情还不够多,吃的苦头还不够大。
5. 在这个世界上,信仰是最为坚固的物体,一旦坚持,就很难动摇,而金钱、美色在它的面前,是极为软弱无力的。
6. 政治家是这个星球上最坚忍的动物,他们从不轻举妄动,只有在胜券在握的情况下,才会发动最后的猛击。
7. 对付流氓,要用流氓的方法。贪官奸,清官要比贪官更奸
8. 兴衰荣辱,不过一念之间
9. 一个人的力量再强,也是无法对抗社会规律的,它就如同弹簧一般,收到的压力越大,反弹的力度就越大。 所有敢于挑战规则的人,都将受到规则的惩罚,无人例外。
10. 几百年前,一位叫亚当斯密的人在自己的家中写下了一本书,名叫《国富论》。在这本被誉为经济学史上最为伟大的著作中,亚当同志为我们指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天生,并将永远,是自私的动物。
11. 这就是明代医生李时珍的觉悟,以及他抛弃荣华富贵,历经困苦三十年著书救人的唯一动机与目的。 在我被吸收为医学事业中的一员时,我严肃地保证将我一生奉献于为人类服务。 我将用我的良心和尊严来行使我的职业。我的病人的健康将是我首先考虑的。我将尊重病人所交给我的秘密。我将极尽所能来保持医学职业的荣誉和可贵的传统。我的同道均是我的兄弟。 我不允许宗教、国籍、政治派别或地位来干扰我的职责和我与病人之间的关系。 我对人的生命,从其孕育之始,就保持最高的尊重,即使在威胁下,我决不将我的医学知识用于违反人道主义规范的事情。 我出自内心和以我的荣誉,庄严地作此保证。 ——1948年医学日内瓦宣言 我知道,李时珍没有读过这一段宣言,但他做到了。 他告诉我们,最伟大的人是没有派系的,最伟大的爱是没有分别的。 所以,在我国漫长的你死我活斗争史中,我写下了这一节,并以不朽命名,以纪念这个医生,这个超越信仰与差别,以一己之力挽救无数人生命的伟大人物。 伟大的李时珍医生永垂不朽。
12. 事实告诉我们,只进不退的人生是没有的,正如同只升不跌的股票绝对不存在一样
13. 我知道,贫苦的百姓也是人,也有父母妻儿,也想活下去。 我知道,我有极为坚强的意志,我的斗志不会衰竭,我的心志不会动摇,即使与全天下人为敌,我也决不妥协。 我知道,在几十年之后,你们已经丢弃了当年的激情壮志,除了官位名利,你们已别无所求,但我不同。 因为在历经无数腥风血雨、宦海沉浮之后,我依然保存着我的理想。 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公理和正义。 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无论贵贱,都有生存的权利。
14. 我们这个民族是世界上最为坚韧的民族,毫不夸张。 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其实大多名不副实,所谓埃及,所谓两河流域,所谓印度,在历史长河里,被人灭掉了N次,雅利安人,犹太人,阿拉伯人,莫卧尔人,你来我往,早就不是原来那套人马了,文化更是谈不上。 只有中国做到了,虽然有变化,有冲突,但我们的文化和民族主体,一直延续了下来,几千年来,无论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绝境,什么样的强敌,从没有人能真正地征服我们,历时千年,从来如此。 这是一个有着无数缺点,无数劣根性的民族,却也是一个有着无数优点,无数先进性的民族,它的潜力,统计学和经济学计算不出,也无法计算。 日本人打进来之后才惊讶地发现,仅仅一夜之间,所有的一切都变了,军阀可以团结一致,黑社会也可以洁身自好,文盲不识字,却也不做汉奸,怕死的老百姓,有时候也不怕死。 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已经牢牢地刻入了我们的骨髓——坚强、勇敢、无所畏惧。 日本人不懂得,所以他们失败了,以前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依然如此。 从来不需要想起,也绝不会忘记,这是一个伟大民族的天赋。
明朝那些事儿【陆】
1. 普鲁士伟大的军事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打仗说穿了,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对方听话,如果有别的方法能达到目的,何必要打呢?
2. 批评总是容易的,做事总是不容易的。
3. 决定政治动向的最终标准是利益,以及利益的平衡。
4. 对于大多数平凡的人而言,这是最好的道路,也是唯一的道路,它的名字,叫做纯粹。 纯粹和执着,也是有区别的。所谓执着,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而纯粹,是见了棺材,也不掉泪。 纯粹的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人。他们的一生,往往只有一个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可以不择手段,不顾一切;他们无法被收买,无法被威逼,他们不要钱,不要女色,甚至不要权势和名声。 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一个目标,以及坚定的决心和意志。
5. 不要以为渺小的,就没有力量,不要以为卑微的,就没有尊严。 弱者和强者之间唯一的差别,只在信念是否坚定。
6. 所谓封建士大夫,如王安石、如张居正、如杨涟、如林则徐。 所谓封建士大夫精神,就是没落,守旧,不懂变通,不识时务,给脸不要脸,瞧不起劳动人民,自命清高,即使一穷二白,被误解,污蔑,依然坚持原则、坚持信念、坚持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他们坚信自己的一生与众不同,高高在上,无论对方反不反感。 坚信自己生来就有责任和义务,去关怀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无论对方接不接受。 坚信国家危亡之际,必须挺身而出,去捍卫那些自己不认识,或许永远不会认识的芸芸众生,并为之奋斗一生,无论对方是否知道,是否理解。 坚信无论经过多少黑暗与苦难,那传说了无数次,忽悠了无数回,却始终未见的太平盛世,终会到来。
7. 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邪不胜正是靠谱的,但杨涟不明白,这个命题有个前提条件——时间。 其实在大多数时间里,除去超人、蝙蝠侠等不可抗力出来维护正义外,邪是经常胜正的。所谓好人、善人、老实人常常被整得凄惨无比,比如于谦、岳飞等等,都是死后多少年才翻身平反。 只有岁月的沧桑,才能淘尽一切污浊,扫清人们眼帘上的遮盖与灰尘,看到那些殉道者无比璀璨的光芒,历千年而不灭。
8. 千年之下,可有一人,不求家财万贯,不求出将入相,不求青史留名,唯以天下、以国家、以百姓为任,甘受屈辱,甘受折磨,视死如归? 我答:曾有一人,不求钱财,不求富贵,不求青史留名,有慨然雄浑之气,万刃加身不改之志。 杨涟,千年之下,终究不朽!
9. 老子曾经说过,最好的国家,是老百姓不知道统治者是谁,从某个角度讲,万历同志做到了。【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10. 很多人说过,最好的老师,不是特级教师,不是名牌学校,而是兴趣。 但我要告诉你,这个答案是错误的。 在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老师,是生存。
11. 无论什么角度、什么立场、什么观点、什么利益、什么目的、什么动机、什么想法、什么情感、什么理念、都应该承认一点,至少一点:这是抢掠,是自私、无情、带给无数人痛苦的抢掠。 征服的荣光背后,是无数的悲泣与哀嚎——本人语
12. 战争,是这个世界上最神秘莫测,最飘忽不定,最残酷,最困难,最考验智商的游戏。在战场上,兵法没有用,规则没有用,因为在这里,最好的兵法,就是实战,唯一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
13. 多年以前,当他们刚踏入朝廷的时候,都曾品行端正满怀理想,立志以身许国,匡扶天下,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谨言慎行,并最终成为一个青史留名的伟人。 但他们终究倒下了,在残酷的斗争、仕途的磨砺、党争的失败面前,他们失去了最后的勇气和尊严,并最终屈服,屈服于触手可及的钱财、权位和利益。
14. 但当他洋洋得意地伪造供词的时候,对面阴暗的角落里,那个遍体鳞伤,奄奄一息的人发出了声音。 无畏的东林党人汪文言,用尽他最后的力气,向这个黑暗的世界,迸发出愤怒的控诉:“不要乱写,就算我死了,也要与你对质!” 这是他留在世间的最后一句话。
15. 至此,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顾大章六人全部遇害,史称“六君子之狱”。
16. 五人死后,明代著名文人张傅感其忠义,挥笔写就一文,是为《五人墓碑记》,四百年余后,被编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学语文课本。
17. 只要你不放弃自己,上天就不会放弃你。
明朝那些事儿【柒】
1. 懂得暴力的人,是强壮的,懂得克制暴力的人,才是强大的。
2. 无耻的人读过书后,往往会变得更加无耻
3. 在这几天里,日程是大致相同的:进攻,大炮,点火,轰隆,死人,撤走,抬尸体,火化,再进攻,再大炮,再点火,再轰隆,再死人,以此类推。【乱世到盛世,都是尸体堆出来的】
4. 只要仔细阅读《水浒传》,就会发现,梁山好汉们招安后,宋江死了,最能打的李逵死了,最聪明的吴用也死了,活下来的,大都是身上有门手艺的,比如神医安道全之流。 以上事实清楚地告诉我们,平时学一门技术是多么的重要。
5. 张牙舞爪的人,往往是脆弱的,因为真正强大的人,是自信的,自信就会温和,温和就会坚定。
6. 明朝,其实就是公司,公司没钱要破产,明朝没钱就完蛋,而军费的激增,应归功于努尔哈赤父子这十几年的抢掠带折腾,所谓明亡清兴的必然结局,不过如此。
7. 一个将军最好的归宿,就是在最后一场战役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对于开国元勋来说,确实如此】
8. 或许到人生的最后一刻,他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死,他永远也不会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着许多或明或暗的规则,必须适应,必须放弃原则,背离良知,和光同尘,否则,无论你有多么伟大的抱负,多么光辉的理想,都终将被湮灭。【袁崇焕】
9. 崇祯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很想有番作为,但当他真正站在权力的顶峰时,却没有看到风景,只有一片废墟。 史书有云:明之亡,亡于天启。也有史书云:实亡于万历。还有史书云:始亡于嘉靖。 应该说,这几句话都是有道理的,经过他哥哥、他爷爷、他爷爷的爷爷几番折腾,已经差不多了,加上又蹦出来个九千岁人妖,里外一顿猛捶,大明公司就剩一口气了。 朝廷纷争不断,朝政无人理会,边疆烽火连天,百姓民不聊生,干柴已备,只差一把火。 救火员崇祯登场。 他浇的第一盆水,叫做袁崇焕。【在我看来,从后代历史中看,把明朝的存亡单单寄托于袁崇焕一人是不对的。 从宁远保卫战和毛文龙事件来看,他或许是位好将领,但绝对不是位合格的政治家。 人们喜欢同情弱者,特别是悲剧英雄;而对亡国之君却无比痛恨,即使这并不是他的错。 崇祯,一位好皇帝。假如他提前十年登基,相信他会使大明再次中兴。但历史却是不如意的。即使在接过他爷,他爹,他哥留下的烂摊子之后并没有气馁,而是坚强的战斗。如果把现在的你放在他的位置上,并不见得比他做的更好。 除了对付天灾,还有人患。 他单独一人同时对付各种农民起义和外来的满族骑兵,内外夹困,回天乏术。】
10. 自古以来,所谓集体负责,就是不负责,所以批评集体,就是不批评。韩御史本意,也就是批评集体,反正没有具体对象,没人冒头反驳,可以过过嘴瘾。
11. 但皇太极这次进攻,导致的最严重后果,既不是抢了多少东西,杀了多少人,也不是让曹总兵背黑锅,而是那个包围圈的彻底失败。 其实在崇祯十七年的统治中,有很多次,他都有机会将民军彻底抹杀。 这是第一次。【攘外必先安内】
12.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痛苦,第一种是身居高位者,第二种是身居底层者,第一种人很少,第二种人很多。第一种人叫崇祯,第二种人叫百姓。
13. 可做可不做的好事,最好做,可做可不做的坏事,最好不做。可惜,温体仁同志没有这个觉悟。
14. “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
15. 徐宏祖出发了,为了一个逝去者的愿望,为了实现自己的承诺,虽然这个逝去者,他并不熟悉。 旅程很艰苦,没有路费的徐宏祖背着静闻的骨灰,没有任何资助,他只能住在荒野,靠野菜干粮充饥,为了能够继续前行,他还当掉了自己所能当掉的东西,只是为了一个承诺。
16. 是的,这就是我想说的,这就是我想通过徐霞客所表达的,足以藐视所有王侯将相,最完美的结束语: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17. 人生并非如某些人所说,很短暂,事实上,有时候,它很漫长,特别是对苦难中的人,漫长得想死。 但我坚持,无论有多绝望,无论有多悲哀,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对自己说,这个世界很好、很强大。 这句话,不是在满怀希望光明时说的,很绝望、很无助、很痛苦、很迷茫的时候,说这句话。 要坚信,你是一个勇敢的人。 因为你还活着,活着,就要继续前进。
18. 理想主义者的错误往往是无视现实的可能性而急于求成,急于求完美,崇祯即使如此。
19. 这世上很多人都有不喜欢你的理由。因为你成名太早,成名太盛,太过年轻,人家不喜欢你,那是有道理的,所以无论人家怎么讨论你、怎么逗你、你都得认,你该认。
20. 因为看的历史比较多,所以我这个人比较有历史感,当然,这是文明的说法,粗点讲,就是悲观。
这并非开玩笑,我本人虽然经常幽默幽默,但对很多事情都很悲观,因为我经常看历史,不同的是,我看到的那些古文中,只有悲剧结局,无一例外。
但我坚持幽默,是因为我明白,无论这个世界有多绝望,你自己都要充满希望。
人生并非如某些人所说,很短暂,事实上,有时候,它很漫长,特别是对苦难中的人,漫长得想死。
但我坚持,无论有多绝望,无论有多悲哀,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对自己说,这个世界很好、很强大。
这句话,不是在满怀希望光明说的,而是在很绝望、很无助、很痛苦、很迷茫的时候,说这句话。
要坚信,你是一个勇敢的人。
因为你还活着,活着,就要继续前进。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最新版补充摘录:
1. 张士诚在和元军的对抗过程中,一直坚信“哪怕死,也要死得壮烈”,凭着这样的勇气,他坚守了三个月,保住了高邮。【阅读这场战役的时候,是非常感动的】
2. 外交,是指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方法,但它还有另外一个通俗的解释一一用最礼貌的方式,说出最肮脏的话。
3. 徐阶连杀头都不怕,自然也不怕罢官,但对辛勤养育自己的母亲,他始终怀着歉疚,荣华富贵已付之流水,何以见母?何以报归? 但当他见到母亲的时候,才知道自己错了。 母亲顾氏听他讲完所有的经过后,却欣慰地笑了: “你因勇于直言而被贬官,这是我的荣耀啊!” 然后她站起身,去为一脸惊讶的儿子准备远行的行李。【一边是国度,一边是慈母】
4. 这个世界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它不是书中所记载的那个太平盛世,更不是人心向善的桃花源,这是一个丑陋的世界,所有的人最为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得失。什么是知行合一?徐阶反复思考着这四个字,却始终摸不着头脑,聂豹说话时那郑重肃穆的表情依然浮现在他的眼前,他肯定这位先生不是在拿他开涮。在剥除这个丑恶世界的所有伪装之后,徐阶终于找到了最后的答案——利益。 利益,只有充足的利益,才有驱动人们的魔力,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极其的残酷,却异常的真实。经历了艰辛的历练,徐阶终于知道了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也彻底领悟了心学的含义和聂豹留给他的那个秘诀。 “知行合一,我想我已经明白了。”徐阶注视着当年他来时的方向,作出了这个自信的回答。
5. 当杨涟回过神来,他才发现,自己身边,已是空无一人,那些当年的敌人,甚至朋友、同僚都已抛弃良知,投入了这个人的怀抱。在利益的面前,良知实在太过脆弱。 但他依然留在原地,一动不动,因为他依然坚持着一样东西一道统。 所谓道统,是一种规则、一种秩序,是这个国家几千年来历经苦难挫折依旧前的动力。
6. 混社会的游民,油滑的县吏,唯利是图、狡猾透顶的官僚汪文言,为了在这丑恶的世界上生存下去,他的一生,都在虚伪、圆滑、欺骗中度过,他的每次选择,都是为了利益,都是妥协的产物。 但在这人生的最后时刻,他作出了最后的抉择:面对黑暗,绝不妥协。 付出生命,亦在所不惜。
7. 在一次严酷的拷打后,杨涟回到监房,写下了《告岳武穆疏》。 在这封文书中,杨涟没有无助的抱怨,也没有愤怒的咒骂,他说:“此行定知不测,自受已是甘心。 他说:“涟一身一家其何足道,而国家大体大势所伤实多。” 昏暗的牢房中,惨无人道的迫害,无法形容的痛苦,死亡边缘的挣扎,却没有仇恨,没有愤懑。只有坦然、从容,以天下为己任。【国家与个人所受的伤,微不足道。可却要用很多个个人,才能愈合国家的伤,甚至有时候无法愈合。而这些很多个个人,是忠臣之士,造成国家之伤的人,却多逍遥自在。正义虽迟必到,但在这迟到的过程,牺牲多少了忠贤之士】
8. 在暴力和死亡威胁面前,沉默的永远是大多数
9. 杨继盛没钱买通行刑人,又得罪了财雄势大的严嵩,一般说来是必死无疑了。 可让人惊叹的是,杨继盛挨了一百杖,虽说皮开肉绽,伤筋动骨,竟然还是保住了一条命。除了他身体好外,估计也有某些场外因素——行刑者是锦衣卫。 不过,一百还是结结实实的一百杖,不是打在棉花上的,杨继盛依然只剩下了半条命,等待着他的不是救护车或高干病房,只有潮湿而散发着恶臭的诏狱。 然而正是在这个恐怖阴森的地方,杨继盛干出了一件耸人听闻、挑战人类极限的事情。 虽说是硬汉,毕竟不是铁人,廷杖打折了他的腿骨,腿肉被打掉,一片血肉模糊,已经昏迷的杨继盛被拖回了牢房,没有人给他包扎,在蝇虫滋生、肮脏阴冷的空气中,他的伤口开始恶化感染。 在那个深夜,杨继盛被腿上的剧痛唤醒,借着微光,他看见了自己的残腿和碎肉,却并没有大声呻吟叫喊,只是叫来了一个看守: “这里太暗,请帮我点一盏灯借光。” 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要求,看守答应了,他点亮一盏灯,靠近了杨继盛的牢房。 就在光亮洒入黑暗角落的那一刻,这位看守看见了一幕让他魂飞魄散、永生难忘的可怕景象: 杨继盛十分安静地坐在那里,他低着头,手中拿着一片破碎碗片,聚精会神地刮着腿上的肉,那里已经感染腐烂了。 他没有麻药,也不用铁环,更没有塞嘴的白毛巾,只是带着一副平静的表情,不停地刮着腐肉,碗片并不锋利,腐肉也不易割断,这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然而,杨继盛没有发出一点儿声音。 这个深夜,单调的摩擦声回响在监房里,在寂静中诉说着这无与伦比的勇敢与刚强。 在昏暗的灯光下,杨继盛独立完成着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以肯定)的手术,当年关老爷骨疗毒(真假还不一定),也还有个医生(特级医师华佗),用的是专用手术刀,旁边一大群人围着,陪他下棋解闷。 相比而言,杨继盛先生的手术是自助式的,没有手术灯,没有宽敞的营房,陪伴他的只有苍蝇蚊子,他没有消毒的手术刀,只有往日吃饭用的碎碗片。 杨继盛继续着他的工作,腐肉已经刮得差不多了,骨头露了出来,他开始截去附在骨头上面的筋膜 掌灯的看守快要崩溃了,看着这恐怖的一幕,他想逃走,双腿却被牢牢地钉在原地,动弹不得。 他曾见过无数个被拷打得不忍睹的犯人,听到过无数次凄而恐怖的哀号,但在这个平静的夜里,他提着油灯,面对这个镇定的人,才真正感受到了深人骨髓的恐惧和震撼。 于是他开始颤抖,光影随着他的手不断地摇动着。 一个沉闷的声音终于打破了这片死一般的寂静:“不要动,我看不清了。”
10. 历史告诉我们,痞子就算混一辈子,也还是痞子,滑头,最后只能滑自己。长得帅,不能当饭吃。 成大器者的唯一要诀,是能吃亏。 吃亏就是占便宜,原先我不信,后来我信了,相当靠谱。
11. 作为一个无奈的旁观者,看着它的开幕和结束,除了叹息,只有叹息。【读历史的直接感想】
12.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3. 朱元璋统一天下,建立帝国,留名青史;朱棣横扫残元,纵横大漠,威名留存至今,他们都是我们今天口中津津乐道的传奇。他们的功绩将永远为人们牢记。 但在他们丰功伟绩的背后。是无数战场上的白骨,家中哀嚎的寡妇和幼子,还有深宫中不为人知的哭泣,一帝功成,何止万骨枯!
14. 是的,现在我要告诉你的是,历史的真相。 历史从来就不幽默,也不乐观,而且在目前可知的范围内,都没有什么大团圆结局。 所谓历史,就是过去的事,它的残酷之处在于:无论你哀嚎、悲伤、痛苦、流泪、落寞、追悔,它都无法改变
15. 一个热血沸腾的青年,一个励精图治的君主,一个理想主义者,在经历残酷的斗争,无休止的吵闹,无数无效的抗争,无数无奈的妥协后,最终理解了这个世界,理解了现实的真正意义,并最终成为了这个世界的牺牲品。 ——明神宗朱翊钧【为什么突然不上朝】
16. 这不是一个故事,而是真实的史实,是发生在以争宠夺名、钩心斗角闻名于世的后宫中的史实。在这里,人们放弃了私欲和阴谋,保守了这个秘密,证明了善良的力量。 读史多年,唯一的发现是:几千年来我们似乎在重复着同一种游戏一一权力与利益的游戏,整日都是永远也上演不完的权力斗争、阴谋诡计,令人厌倦到了极点。但这件事似乎是个例外,它真正地打动了我。 我们这个古老国度有着漫长的历史,长得似乎看不到尽头,但我却始终保持着对这些故纸堆的热情。 因为我始终相信,在那些充斥着流血、屠杀、成王败寇、尔虞我诈的文字后面,人性的光辉与伟大将永远存在
17. 李善长看着朱元璋,几十年前,他投奔了这个人,他们彻夜长谈,相见恨晚,共同谋划着将来的远大前景。那年,李善长四十岁,朱元璋二十六岁。 他向现在的皇帝朱元璋叩头谢恩,走出了大殿。 李善长走上了刑场,他最后看了一眼天空。 今天的天气真好,天很蓝。 他突然想到,三十六年前,他走进朱元璋军营的那天,似乎也是个晴朗的天气。 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杀李善长,夷其三族。【中国创业的四大定律——共同创业的人大都逃不过“四同”的结局:同舟共济——同床异梦——同室操戈——同归于尽。】
18. 历史从来就不幽默,也不乐观,而且在目前可知的范围内,都没有什么大团圆结局。 所谓历史,就是过去的事,它的残酷之处在于,无论你哀嚎、悲伤、痛苦、流泪、落寞、追悔,它都无法改变。 它不是观点,也不是议题,它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