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交媒体”的发展
从人类诞生之日起,“社会化”关系就一直存在,人们生活在一个由亲戚、同学、朋友、同事等众多关系组成的真实的“社交网络”之中。
传统的社会关系结构中,如果我们要传递一条信息,通常需要很高的成本,我们要选择传递给谁,通过什么方式传递,是约出来见个面还是打个电话或者写封信,最重要的是我们还会慎重地考虑信息的有效性,这条信息是否紧急、是否有价值、能否会被(对方)准确的get到。
随着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型的社交媒体(Social Media)已经渐渐取代了传统的社交模式,成为人与社会(人)之间低成本的一种沟通方式。Which means我们只需要打开微信、微博、Facebook、Twitter即可以随时随地把我们想要传递的信息准确的发送给某个人或某个群体。
“社交”意味着个人的“社交网络”,而“媒体”则是一种“传播媒介”,意味着可以像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媒介一样,具备传播功能和传播效应,理论上传播一条信息的裂变有可能传达至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
社交媒体的发展使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了一个移动的“传播媒介”,只不过我们传播的内容多是关乎“我们自身”。人们喜欢通过社交媒体展示自我、分享观点和品味生活,也喜欢通过社交媒体关注他人的动态。
-2-
为什么会“秀”和“晒”
根据社交网站Instagram近期发表的数据显示,仅标注有#Selfie#(自拍照)的照片就超过了5千3百万,而且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地在增长。为什么人们会热衷于在社交媒体分享自拍和晒图呢?
在互联网时代,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人们停留在一件事物上的注意力正在变得越来越短。而一张图片所包含的信息通常比一段文字来的更为丰富和立体,更能吸引眼球。分享图片比单纯地分享文字更容易获得赞誉,而其中,自拍照往往是获得赞誉和关注最多的。
《Me, Myself and Why》(by Jenifer Ouellette)中说:
“在不同的环境下,人们展示的自己通常是不同的,不管是线下还是线上。”
自拍是人类在特殊的场合、特定的环境中记录自我、探寻自我的一种方式。早在社交媒体出现之前,我们是通过日记、照片等方式来实现这一记录的。而如今的社交媒体以一种更为直观的方式把我们“记录”向更多的社会成员开放,使得这种“记录”变成了一种“展示”和“交流”。
“自拍”不再只是人类在网络时代寻求关注的一种方式,而会变成人与人交流和沟通本身。
-3-
“嫉妒”是一种自我保护
“人类天生就会通过与别人比较来跟踪自己的进度以及评价自我价值。”——Leon Festinger
不可否认,社交媒体在促进人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炫耀”和“攀比”的风气,有一部分,或者说相当一大部分人更新状态、发图片仅仅是为了“炫”和“晒”。他们希望引起别人的关注和羡慕,甚至是“嫉妒”和“恨意”——即为俗话说的“拉仇恨”。
回应那些比我们更为优秀、更为成功的人,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羡慕,一种是嫉妒。区分这两者也非常简单,对于那些我们无法企及的人,我们通常会产生羡慕的情绪,而对于那些与我们境遇相近的人,我们通常会产生嫉妒的情绪。
被动的浏览朋友圈上好友发布的度假、爱情生活、工作成就、子女成绩等信息会引发人们嫉妒心理,并由此让人感觉十分“不爽”和“痛苦”。研究表明,社交网络引发的嫉妒心理的蔓延和无所不在会降低我们的生活满意度,其中最容易引起嫉妒的关键词是“旅游”、“财富”和“外貌”。
“嫉妒”是一种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当别人可以轻易得到你渴望已久的东西,当本来情况相近的人突然走了“狗屎运”,当你面对的“任何别人”各个方面都比“你”优秀很多时,感到受到威胁是很正常的。“嫉妒”是源于一种“不足”和“欠缺”的危机感。
嫉妒会让我们思维混乱,一旦我们开始嫉妒别人,真实性和可能性之间的一层薄膜瞬间就会被刺穿。我们会开始编故事来平复这种“嫉妒”。当我们陷入“嫉妒”之中时,很难分辨哪部分属于基本事实,哪部分是我们由于“嫉妒”而想象或篡改的。嫉妒,会让我们的大脑将真实情况夸大甚至扭曲。
在《七宗罪》中,嫉妒,是一种很微妙的罪恶,嫉妒是一种羡慕别人拥有的东西,是一种破坏性情感,是一种原罪。但嫉妒,并不总是表达一种无法拥有的绝望,也有可能是表达一种想要拥有的强烈的渴望。嫉妒中的危机感,会让我们更进一步审视自己,需求或欲望,从而成为影响我们行为的动力。
-4-
结语
首先必须要说,嫉妒是一种人的基本情感,是任何情感关系中自然且无法避免的一种存在,而且当我们很小的时候这种情感就已经存在了。比如在婴儿时期婴儿会觉得:妈妈是我的,并且只属于我一个人,妈妈以外的周围的人(which means爸爸)就是他的“假想敌”。
嫉妒会改变我们的行为举止:我们会表现出不安、焦虑甚至暴力。但嫉妒也并非是一种“坏”情绪,甚至可以称之为人类一切行为的源动力。想要平复“嫉妒”,要么改变别人,要么改变自己。改变别人就会充满了暴力及破坏欲,改变自己,则是一种追求,成为“实现自我价值”的阶梯。
维雷娜·卡斯特(Verena Kast)在《羡慕与嫉妒》中把嫉妒分为四种类型:钦佩型(创造性地处理嫉妒,通过客服嫉妒实现自我价值升华)、矛盾型(压制、掩饰自己的嫉妒,备受煎熬)、攻击型(贬损别人或报复)、抑制破坏型(尽管嫉妒但保持沉默、冷眼旁观,关键时刻转换为攻击型)。
某种程度上,嫉妒不止是一种心理现象,还是对社会分层、社会财富分配不平等的一种不满和反馈。嫉妒和羡慕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关乎我们与他人之间关系处理时的立场选择,是憎恨怨怼还是放下偏见奋不顾身的努力追赶,是冷嘲热讽,还是平淡应对?
这或许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参考资料:
1、《Envy May Bear Fruit, but It Also Has an Aftertaste》by John Tierney;
2、《社交达人为什么爱自拍》陈娇;
3、《羡慕与嫉妒》by Verena Kast;
4、《嫉妒的颂歌》Parul Sehg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