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买了一本书小马宋的书,《朋友圈的尖子生》。里边有一章提到了李叫兽。
我知道李叫兽,是从一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月薪三千与月薪三万的文案的区别》开始的。看过这篇文章,我就关注了他的公众号。
前一阵子有一个互联网爆炸性新闻,就是25岁的李叫兽加盟了百度,并成为了百度的副总裁。
李叫兽出生在山东一个五线城市并不富裕的家庭中,也没什么骄人的背景。但是他有一个非常不一样的特点,就是特别相信书本。
除了自然科学以外,人们对书本知识总是将信将疑,因此大多不会觉得靠书本能够达到什么牛逼的境界。
上中学的时候,并不是最高,最健壮的李叫兽,居然在学校打架,进入了数一数二的水平,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李叫兽上街买了几本跟打架有关的书,比如《散打套路》、《截拳道秘籍》之类的,买回来就如饥似渴地阅读,练习,然后再用到打架中去实践,当然不可能一上来就很厉害,估计也吃过不少亏,挨过不少揍。回来再看书,再调整,再练习,最后,愣是通过读书、挨揍、练习,把自己给培养成了打架高手。
其实,这就是最近非常流行的一本书《刻意练习》说的方法。只不过在这本书还没出来的时候,他已经在实践了。
李叫兽自己说,他的大部分时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刻意练习。每天看很多书,研究很多理论,然后用这些理论指导生活。
比如他看《金字塔原理》,这本书现在在国内挺热,但是大多数人看了也就是看看,顶多拿书中的观点吹嘘吹嘘而已,李叫兽则不然,他是真的拿书中的观点去用,比如大学有一个写通知的活儿,他主动请缨,其实写通知也不过就是几分钟的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要干什么事之类。李叫兽用了一个小时写这个通知,就是为了用一用《金字塔原理》。从这一点,我们能看出他的那种刻意练习的态度。
刻意练习,讲究的就是把自己放到学习区。什么是学习区?说白了,就是给自己找不自在。通常人们都喜欢做自己胜任的工作,因此轻车熟路,也容易让别人看着显得很内行的样子。而刻意练习,就是让自己在不会的地方去蹂躏自己,这其实是反常识的。
没有什么人喜欢给自己找不自在,工作的时候,都会找自己能干的,熟悉的事情去,没人原因干费力难干的事,这就是境界。
中学的时候,李叫兽参加了一个演讲。在演讲中他说自己要做一个跨国公司的总裁,因此他报考的大学,专业是商科。在那个年代,商科跟理工科相比,是没什么卵用的专业,学不到吃饭的本领。
学习营销理论,人们一般不太会想着靠这个理论能怎样,大学的时候,也不过就是为应付考试而已,但是李叫兽则不一样,他完全相信书本的知识,认为书中的东西是可以指导实践的,因此不断把学到的东西,用到了实际中去。
比如上课学了《决策树》理论,晚上寝室聚餐,到底去小肥羊还是另一家餐厅,他就用决策树的理论去分析,别人当然觉得很烦,吃个饭还决策个屁。而李叫兽觉得,学了就应该用,因此,他所有的事情,都会拿理论来分析,这导致他所有时间都用在这上面。这就是给自己找不自在。不断把自己放到学习区蹂躏。
其实,刻意练习的方法不复杂,书也很便宜,人人都可以买一本来学习,但是为什么单单李叫兽能成为百度副总裁呢?
这就是知道跟做到的区别。人们即使知道刻意练习这个东西,但是大多数人真不是多相信这个理论,认为一定是背后还有更厉害的方法支持,因此,也就不会去费力不讨好地采用刻意练习的方法。
李叫兽学了战略理论,就用到了考研上。
通常考研,大家都会隐藏自己的志愿不告诉别人,偷偷复习,生怕别人超过自己,而李叫兽则大大方方把自己要考的专业告诉大家,而且表现出一种志在必得的样子来。这样的策略,反而会让竞争对手远离自己,给自己留下更高的考中的概率。
记得在李叫兽的一篇文章上,我看到他说,学到一个技能,至少要用到十个地方。一般人,能用到一个地方也就觉得自己学会了。这就是差异。这就是李叫兽能成为百度副总裁,而大多数的别人不行的原因。
有时候,道理写出来看,都非常简单,因为太简单,人们也就不当回事,总想着有什么更高妙的方法,让自己瞬间高大上。
刻意练习是个好方法。《瑞田学习力》有一个社群《瑞田TOT持续成长社群》,就是用刻意练习的方法,找到自己最重要的事,并用一年的时间践行,成长为不一样的自己。欢迎您的加入。咨询请联系简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