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边的话
第一次知道“双百计划”是通过学姐马绍粉,她在上年的时候受邀作为督导团队的一员,培养一批带不走的社工,说得我对于此项目很感兴趣,看到项目在招聘一线资深社工师,认为是一个可以参与其中并且学习的机会,如果有幸可以分享以及将这几年社工方面或者做人成长方面的理解和经验得以运用和传播,更会觉得自己也算是为社工的发展尽了微薄之力。
应聘要求撰写一篇阐述自己对“扎根社区”的社工服务模式和“持续陪伴、协同行动”的一线实务模式的看法与理解的文章,在看过张和清老师和黄亚军督导的相关文章之后,在反复思索、书写自己的看法与理解后,发现自己写不出很独特、深刻的东西来,所以把自己最真实的心得体会写下来,表示歉意的同时也希望可以传递自己的心声。
对于“天赋”的思考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目的的,把自己的特殊才能作为独一无二的礼物奉献给他人……问问自己:我如何才能最有效的造福人类?提出问题并付诸实践,发现自己独一无二的天赋,以此来为人类服务。那么,需要多少财富,你就能够创造多少财富。只要你的创造性表达符合全人类的需要,那么财富自然会从无到有,从精神王国流入现实世界。——迪派克·乔伯拉
第一次拿到《半农半X的生活》这本书就放不下来,就好像在干渴时找到了水源,在迷路时看到亮光,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心之所向的生活,但至少是我想要的。“半农半X”所提倡的理念是:顺从天意经营简单的生活,并将上天赋予的才能活用于社会。一定有一种生活,可以不再被时间或金钱逼迫,回归人类本质;一定有一种人生,在做自己的同时,也能够贡献社会。深深地被这句话感动。
自此,我一直在思索我的“天赋”是什么,我人生的使命是什么?
做社工五年,辗转过三个城市,甚至于中间有转到别的行业,离开之后更加确信只有在做一名社工时才是最让我心安以及欢喜的。然而对于自己的性格又十分了解,试图用整个生命去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不肯满足以及停止,有时也会怀疑自己,好像总要有个结果一样,但心又不肯答应,一想到要停在哪里反而会有不安和害怕的感觉,好像我的生命就此终止了一样。
每到一个地方总是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这件事总算让我有些心满意足,无论是对人的理解还是生活的体验。总是会认识一两个志同道合的人,总是能接触到更多不同人的真实生活。
从小生在农村,我想我骨子里对于村庄还有很深的情结,想来我已经6年没有回老家,唯有父亲母亲会在老家有婚丧嫁娶和农忙时回去,只能从他们口中得到家里的只言片语,一切都在发展着,柏油路、健身路径、楼房、轿车,但是人越来越少,许多没人住的房屋破败着(比如我家长满荒草,家人们都在外地安家了),年轻人不愿意种地,老人们又年事已高,早已没有小时候的那种热闹和充实。
《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出台,特别想回家发展社工事业,自以为地想毕竟我是我的家乡养育的,如果我具有这方面的才能最先造福的也应该是我的家乡,托在县政府工作的朋友问相关的事,得到的回应是确实有这样的文件,但没有人重视,没人做,要知道,贫困县的帽子还没脱掉呢,文化单位的工作人员都被抽去下乡进行“精准扶贫”。
扎根社区的一些想法
社会工作,从宏观来讲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从微观讲,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而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每个人都有自己良好的发展轨迹,那么社会势必也会是和谐的。
3月25,第一次听了张和清老师的分享:《落地生根:扎根社区的社会工作》,第一次见到把“家庭友好访问社会个案工作”、“社区睦邻运动社区工作”和“群众路线组织与合作”联系起来,驻村、入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走群众路线,重拾“人民的社会工作”,听起来真的很让人心潮澎湃。
发展农村社会工作不是单纯把经济提上去,如果那样的话,单纯地招商引资也许就可以,但是那就可能就会失去了村庄本来的模样,失去作为村民主人公的地位。
“双百计划”在招聘一线社工时鼓励当地社工应聘,是为了发挥“驻村”的最优,我们都知道“驻村”必定是好处多多的,“同吃同住同劳动”再加上本就是当地人的社工,增加村民的信任和理解,社工自己也能更深入地体验、了解所在区域的客观现状,优势和不便,存在的问题和机遇。会讲当地方言不是一个硬性要求,但是如果会的话将事半功倍。妈庙项目的社工在做“我最珍贵的——一人一故事”收集,大部分是和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聊天,而这些老人们往往只会讲客家话,所以会讲客家话的社工才能更顺利地开展工作。
因为正好住在妈庙村的原因,能够近距离地感受项目社工驻村的影响。其实村还不同于城市里的社区,虽然现在的村周边设施也较齐全,主要的不同可能体现在人上面,人所处的环境不同,积累的经验和认知也是不同的,对于社工的接纳和理解也是因人而已。村里的大部分人对于经常出现在身边和自己住在同一个村的人更容易接纳,但理解社工的工作依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拿妈庙来说,大部分人知道你是社工,但还是不能说理解什么是社工。
“扎根社区”对于促进社工行业的发展、促进当地及人的发展都是有益的。但同时,我会担心,第一,驻村对于社工本人的影响,第二对于专业关系的影响。
作为社工,在选择这份职业这个岗位时,必是明确这个选择意味着什么,有取有舍,还伴随着循环往复的矛盾和分析比较。社工个人的发展,诸如兴趣爱好的拓展,享受生活的需求,甚至于婚姻家庭的建立与经营(尤其对于单身)都有着较大的影响,或者说是限制,再者人是不断变化的,对自己的探索和认知也是在变化着的,需求可能会扩展也可能会缩窄。
“同吃同住同劳动”是否存在违背社工专业关系的可能,这个是我一直想不太通的。也许社工可以拿捏地恰当,但是村民把社工放在了什么角色上呢。我是看到社工都是用自己的微信添加了服务对象(村民),是否会造成混乱,但村是一个更加注重人情亲疏的地方,有时是客观条件限制(如未配备工作通讯工具),有时是社工本人主动或者不得已。总之,“扎根社区”的社工可能要比其他领域的社工投入更多的自己,生活和工作都在同一个区域,有时可能会带来一些扯不清、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持续陪伴、协同行动
人们常说社工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职业,第一这并不夸张,第二又十分沉重。生命两字让人敬畏又感动。如果一个人试图去从事“用生命去影响生命”的职业(比如老师),那么对于这个人的生命质量要求多高都不为过,毕竟你是要去影响更多的人,务必要是正面的影响,否则,美好的社会只会永远在我们的想象里。
所以,无论是在哪个领域的社工,其素质要求都是必然的,其实这个要求在我们进行社工考试时就写得很明确了,职业道德要求也好,专业水平要求也好,这些是无论在哪个行业都是颠破不破的。但这并不是事实,单纯的考试并不能保证一个人的真实水平,尤其是社工这样的职业,对于道德水平乃至心智成长程度都是有较高要求的。
在大亚湾工作的时间里参与了十多次的评估,有的面面俱到,有的差强人意,有的惨不忍睹。作假现象、无证上岗,有的社工理解力、沟通能力、文书处理水平不能简直不能再差,对于办公软件也不熟练。见到此类现象。我一度有想哭的冲动,社工的发展本来举步维艰,而这些人却还要拖后腿,劣币驱赶良币啊。
所以说,社工个人的成长十分重要。如果能够做到“持续陪伴、协同行动”,对于一线社工的支持将是巨大的。就我看“双百计划”中人员分配名额,我相信肯定是经过调查之后的结果,但是还是会觉得工作人员较少,不过至少最少的也还有三个,否则一个人是绝对撑不下来的。
曾经带过实习生和毕业生,现在大部分毕业生对于职业没有“忠于”的感觉,只是单纯当作一份工作而已,不开心就换,体验和开心比较重要,尤其是刚出校门,对于社会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接受,更多希望遇到的人能够给予像在学校时候的包容和帮助,如果遇到挫折,势必会导致一定心理落差。当时在带他们的时候,发生过许多摩擦,不同的位置和角色,所持的方向是不一样的,比如中心主任是更多在运营和管理,在宏观上把控发展方向,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并发展每个人的短处,而一线社工未必能够理解你,即便你解释也是多余,还是因为每个人累积的人生经验不同所致,唯有当有一天他们也处在你的位置才能够理解这样做不那样做的原因。但是,作为带领着,要确保是对的方向,要有耐心,要等待,要发自内心地促进他们成长。
在“驻村”这样的大前提下,社工要面对的困难可能更多,个人的成长,工作的突破,无助、迷茫,尤其需要陪伴和同行,需要专业上和心理上的支持。
另一方面,“持续陪伴、协同行动”也是对于村民而言,只有服务的社工持续陪伴、协同行动,服务对象才更加能够增加自己的力量,拓宽视野,关注自身以及所在村落,从而达致合作、得到改变。
结语
我常以为社工是可以用“英雄主义”来诠释的,因为罗曼·罗兰说过,真正的英雄主义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每一个行业的发展都是很多很多人共同努力推动的结果,如果每个人都单纯地等它发展好了被人承认了我再去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么我们永远也看不到曙光。
窃以为在对社工的理解以及在实务的践行上,还是有些可以分享和传播的地方,所以谨希望可以影响更多的人,不仅是感受对于社工的赤诚和坚持,还有对于自我的不断探索和成长,看到生命更多的可能性。
我还是很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回我的家乡,发展社会工作,为生我养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