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深的个人感受。
N年前一个人开车去一山里玩,山路崎岖对于当时是新手的我而言快到目的地时已有疲惫。那时路边景色非常美,就在一宽阔下坡路段停了车,准备来几组美景随手拍。可是忘了拉手刹,而此时前面又突然停了一个车,车就慢慢顺着往下滑,三五米就得追尾。当时第一反应居然不是上车拉手刹,而是站在车头阻挡车下滑想凭一己之力让车停下。最后还是追尾了,我在追尾的瞬间往出撤时,哪条腿还是被我的车头以及对方车尾夹了下,幸好没有大碍。有一阵我都在回忆这件事,当时的自己有多傻,就算两个车都被撞个稀巴烂,或者都从路边掉下去有保险的又能怎样?可是人一旦出点事儿省再多钱又有什么用? 从此后彻底长了脑子践行人重财轻思想。
作为咨询师,经常会听到别人的故事,事后回想那些故事和自己的故事是多么不同啊,原来人生有那么多的活法,当事人真的让我开了眼长了见识,而且由衷的佩服他们一些方面我所具备或不具备的才能。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这些,可是借由共情同理心,我也仿佛去经历了一番。除了感慨来访者的很多行为都是自己智慧的结晶,在他们身上还有很多自己的关于生命的学习。这些经历丰富了我的阅历,也在不断拓展了我对人生的看法,也越来越发现自己的无知。这样的好处至少是自己变得更加温和包容与慈悲。
可是以前有段时间我就不会对经历有如此看法。那时的我认为好的经历可以多一些。不好的经历当然越少越好,最好没有。因此会不接纳或者担心别人知道自己某些不好的事情,也会去试图封闭自己让自己生活在一个已经习惯待的地方耕耘着所谓的一亩三分地,害怕开放带来的未知的恐惧感,确切说害怕的是预测他人对此有不同看法因而对自己有诸多负面评价给自己带来伤害。而那个舒服区,虽然不是自己那么想要的,但至少是安全的,最小伤害的。
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各种学习的持续,逐渐融合了对未知的恐惧,我自己不那么看中它,别人说又能怎样,我由许多组成,这一方面的我不好可是更多方面不错啊。也不再害怕别人和我对一个事情有不同看法,对亲人也是如此,错了担责就是。而且不同的意见只会提示我去完善想法和行为本身,规避风险与错误,而不再解读成伤害。人本身就和而不同。
当我向自己开放的时候,也在向经历开放。活在当下,顺其自然的接纳成了生活之道。再恶劣的经历,总会有友好的一面。我几乎都能看到友好的一面,此处有很多可为之处。生活变得厚重,深遂而又安祥,像极了秋之自然,丰富多元静静成熟。
这一切,只因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