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博弈需要的4个要素
-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参与者
- 博弈要有各方争夺的资源或收益
- 参与者有自己能够选择的策略
- 参与者拥有一定量的信息
01 严格劣势策略诡计:摆脱“背叛策略的困境”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反映出个人的最佳选择并非是团体的最佳选择。
案例1
两个纵火犯被分别询问,主动坦白,可以减轻处罚;如果顽抗到底,一旦同伙招供,就要受到严惩。
对于两个纵火犯而言,都只有两条路,1 主动坦白,结果减轻处罚。 2 什么都不说,结果 原有处罚 或加重处罚。
显然,从个人利益的角度,都会选择主动坦白。
但他们忽略的对方选择自己自己选择结果的影响。事实上,两者都主动坦白,获刑10年,两者都什么也不说,获刑1年。
类似的案例还有:三只老鼠偷油、鹬蚌相争。
在博弈中,当你做决策的时候,你身边的人也在做着某种决策,而且是会相互影响的。 这个时候,相互之间的利益就可能发生冲突,当然其中也包含着一定的合作因素。因此,你的决策就必须要将这些冲突考虑在内,同时要注意发挥合作因素的作用。
你的选择和决定将会影响别人的决策结果,同样,别人的选择和决定也会直接影响到你决策结果。
02 博弈循环策略诡计: 杜绝“聪明反被聪明误”
人们在选择策略的时候通常有明确的目标,就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案例2
两位旅行者保内的同款手工艺品损毁找航空公司赔偿。航空公司要求分别写下物品真实价值。如果两个人写的是一样的价格,则按照这个价格赔偿。如果写得不一样,写小金额的人会获得2美元额外的奖励,写大金额的人会有2美元的处罚。
决策心态: 双方都想获得比对方更多的赔偿。
所以他们和揣测对方的出价,并不停的压低自己的价格。
最终 航空公司收益最多。
博弈论的基本预设是: 人都是理想的。也就是说,总是会求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03 制度约束策略诡计:解析“三个和尚没水喝”
一旦陷入“囚徒困境”,其中任何一方都无法独善其身,即使双方都有合作的意愿,也很难达成合作。
三个和尚没有水喝,除了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付出越少越好,坐享其成越多越好,还有工具资源的限制。
有限的工具资源使得他们不得不合作,而合作的过程就会产生利益冲突。
解决方法是 制度约束——轮流值日挑水。
04 竞争优势策略诡计:避免“零和游戏的结果”
人原本是自私的,即使利己之策会损坏集体利益,人们也会选择利己之策,正是人类这种自私的本性才导致大量大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冲突的“囚徒困境”。
案例3
牧羊人能从牲畜中直接获利,并且过度放牧会对公共牧场不利,但由于牧羊人之间缺乏信息沟通,谁也不能排除被人过度放牧的可能性,自己循规蹈矩损失利益,却要承担别人过度放牧的后果。
出于“理性”,牧羊人会选择增加更多的牲畜。
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即使在双方有共同的利益的时候,人们也会优先选择竞争,而不是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这种现象被称为竞争优势效应。
“零和游戏”的结果就是,虽然游戏有输有赢,但整个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
因此,公共品问题一定要有人协调和管理。
公用地悲剧的防治有两种方法:
- 制度上,建立中心化的权利机构。
- 道德上,道德约束与非中心话的奖惩联系在一起。
05 双赢合作策略诡计:走出“分销中的囚徒困境”
在销售链中,厂家和商家都希望增大销售量来提高收益,并且促销活动可以提高销售量。关键是这个促销活动由谁来做,谁来承担这部分损失。
解决方法是:在商家促销的同时,厂家也投入部分广告的支持,则二者的合力会使利润的增幅增加,使各方的利益最大化需求均得到保障。
在分销中,谁能控制渠道中的阶级性主动权,则控制放在改阶段的利润将大幅度增加。
上例中,若厂家能在己方不投入或者少投入的情况下,也有能力使商家保持长期的投入,则厂家的获利将肯定大于商家。
最成功的案例是娃哈哈的“联销体”策略。
哇哈哈要求经销商向其缴纳保险金,同时以高于银行同期利率向经销商支付利息。
即博弈的一方(实力更强的一方)必须主动通过可信的承诺,向另一方表示合作的善意。
娃哈哈成功地将自己和经销商绑在了一起,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