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豆瓣4点多的评分,说真的根本没打算看,作为一个讨厌爱情(矫情)片的人,我觉得就算去看,也是抱着“我倒要看看这片子能烂到什么地步”的心态去看。
但我没想到看过以后我会觉得很好看。
当然,如果你最近的小日子过得非常不错,那我觉得你不必看这篇文章也不必看那部电影,因为电影是拍给那些过得不太好的人看的,或者曾经有段时间过得不太好。(自我认为)
先说电影本身吧。
电影情节设置略显浮夸,有些地方装逼过猛、有些地方二逼过猛,管春的二,毛毛的傻,陈末的装,表演痕迹太明显,总让人跳戏。
剧情上没有主线,这个故事也想说、那个故事也想写,最后搞到不知道他想说什么。(和《后会无期》一样,想表达的很多,最后反而没有了最想表达的东西)台词也太矫情。
不过,毕竟把小说改编成电影就会有这样的问题…文字能够表达的情感,很难用影像表达,就像“相思本是无情语,莫向花笺费泪行”这句,好像很难把它拍成一个画面。文字能特别委婉的矫情,轻轻一点却又不说破,而影像和表演又总是直观的,欲言又止的演技和恰到好处的画面都不容易做。张嘉佳?肯定没这个水平了。
而我喜欢它,是因为有些东西打动我。
我得承认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很矫情,矫情的要死,毕竟在生活中我又是个拒绝矫情的人,所以这些东西我并不会表达出来。
你不知道有些情绪从何而来,是因为工作不顺心吗?还好啊,同事相处的不错,也没太大压力。是因为感情不顺利吗?也还好啊,没什么顺不顺的。生活不顺心吗?更不是啊,赚的钱够用,家人幸福健康,生活快乐。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想了一圈,觉得好像没什么不满意。但真的如此?还是自己在刻意安慰自己:其实一切都还不错啦。
没人能回答。这是种很矛盾很纠扯的状态。
想起小的时候,自己老会说不开心,家人们就说小孩子能有什么不开心的?什么心也不用操,天天无忧无虑的。可现在长大了,回想起小时候,虽然我想不起那个时候因为什么而不开心,但我相信——小的时候并不是无忧无虑的,每个年纪都有它应有的烦恼和快乐,只是长大后都忘记了那些不开心的过往。
就像当下的我也许过得并不太好,可一段时间以后看这篇文章一定会觉得矫情的要死。很多东西都只能在当时的那段时间里可以体会,而很少会有人碰巧和你呆在同一个频道里,所以你说了那么多自,对方只会觉得你太矫情。
但我开始觉得,过得不好其实是一种常态,比如某个人告诉我在公司的处境很尴尬,人事变动以后似乎自己无所适从,我知道对于工作狂的他这是一种折磨;比如某个人告诉我觉得自己要得抑郁症,每天都生活在骄躁、苦闷、无聊里,而且常常会觉得无法排遣;比如某个人告诉我家庭遇到一些变故,亲朋冷目、工作不顺、看不到未来,甚至看不到明天。
其实每个人都过得不太好,起码不如看起来的那样好,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这种不太好中努力寻求“变好”的答案,努力拨开云雾、重见明日。电影打动我的地方,就是电影里的每个角色都在——努力寻求“变好”的答案。而这其中,找到了自己的身影。
也许变好这件事是没有答案的,我们之所以在泥潭中挣扎,不过是因为——我们很早就懂得了道理、可尚且过不好自己的生活。
在“过得不好”与“试图变好”中去努力,可能这本身就是我们一直寻求的答案。
愿你深陷迷途,总有良人摆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