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大家见面了,你们是不是盼望着我为您推荐新书呢,我倒很乐意把下面这套书分享给大家。最近我阅读一套6册的儿童哲学的书——《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作者是法国碧姬•拉贝•米歇尔•毕奇 。这位作家好像能穿透孩子的心灵。
第二册第一篇章围绕《公平与不公平》这个话题举了很多例子,我读后非常有同感,把我的生活一下子链接在一起了,它让我们有了写作的勇气。
碧姬•拉贝•米歇尔•毕奇关注生活的细节,她举了每个家庭常有场景——
帕克里克(哥哥):这不公平,因为玛丽亚娜小,你们总是向着她。她只需哭一声,你们就可以把一切给她。
玛丽亚娜(妹妹):这不公平,因为帕特里克长大,你们允许他做一切。他可以看电影连续剧,我只能看给宝宝的动画片。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在外婆家,妈妈对我与小姨家孩子杰杰(化名)截然的态度。需要跟大家说清楚的是,杰杰只比我小一岁,我今年11岁,他10岁,个头比我略矮一点。
今年正月十三,是弟弟的生日,每年他的生日都在外婆过,那天下午我、妈妈和外婆先到他家玩儿,我跟弟弟在二楼平台上玩耍,这时,妈妈过来了,她让我通知爷爷“晚上别喝酒了”,我觉得这个太无关紧要了,我当时就觉得她故意把我支走的。妈妈样子也是鬼鬼祟祟的。
半小时后,我在他家南卧室听到北卧室传来外婆的笑声,她问弟弟:你姨妈给你1000元红包,你走大运了!妈妈竟然背着给弟弟1000元,关键她还设置一个“阴谋”。
晚上,外婆为杰杰做一桌丰盛的生日宴,又买巧克力、奶油蛋糕,特地到镇上购买他喜欢喝的“特种兵”“汇源果汁”,生日宴前,外婆满脸笑容,把一个红包塞给了弟弟。
第二天就是我的生日,外婆只给我简单炒了几个菜,蛋糕也没有,没有弟弟生日那么隆重,都是自己女儿家的宝贝,为什么那么偏心呢?
我问妈妈:我有没有红包?
妈妈漫不经心,过了一会儿摆一下手,自己孩子还要这么隆重么?我不想超过弟弟待遇,我只想跟弟弟平等,况且我是他的亲生儿子,为什么他们对姨家的弟弟那么好,而冷落我呢?
之后,我就知道他们压根儿就没有给我准备什么红包。
我就假装不在意这一切,就和妈妈说:‘‘那我生日,有没有什么奖励啊?’’
妈妈就说:“买个小蛋糕得勒!哪有给自己孩子买那么多礼物的。礼物就是送人的。”
我心里有点不平衡了,我都给气炸了!
上面是我内心的藏在心中的想法,这样情绪跟随我每一天,直到我看了这套书之后才有改变,是不是弟弟也会觉得不公平,我没有机会倾听他的声音,或者他根本不愿意像我这样说出心里话。
我突然想到有一次,我去杰杰家,他的卧室被我弄乱了,姨回来就责怪杰杰,她相信我不会弄乱,当时弟弟哭丧着脸,这个表情就告诉我:“这个世界不公平!”
说了这么多,读者会不会也跟着我的情绪走呢,我们还是再回到这套书里另一案例——
人们总说要讲真话,又说撒谎很不好,如果我们撒谎,那就会受到惩罚,竟然如此,提出一个是否应该永远说真话的问题,这不是太奇怪了嘛,在说真话和谎话,直接我们应该说真话,这是毫无疑问的。
而然事实上,如果你细心观察周围,发生一件事。你就会发现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真和假并不是分明的,常常搞混在一起,
比如一个人第一次和儿子玩多米诺骨牌,为了鼓励孩子,爸爸是故意输的,儿子就赢了,爸爸是假装输的,儿子却不知道。
我们学校检查团一来,检查团是来自市里、区里,老师要求我们打扫教室、桌肚,把校园角角落落收拾一下,平时不重视的课都会开起来,比如,思想品德、劳动课程,在公开课堂上,老师发现有的同学不专心听讲,老师总会当着检查团的面,抚摸一下那位同学的头,说:“下次注意一下。”老师表情和声音就像妈妈对待出生不久的宝宝一样温和。可是公开课一结束,老师就会一脸冷漠,跑到教室里面,手叉着腰,又拍拍桌子,训斥道:“你们今天怎么这么不听话?”老师还会对某个同学连推带搡,感觉我们毁了她一生的样子。
检查团可不知道她的谎言,可能还会表扬这位老师上课很有水平,老师在我们面前装神弄“假”,那么她确定知道自己在说谎吗?我猜想,她有可能知道,也有可能浑然不觉,因为她上课就是表演,进入了角色,就犹如回到了现实生活,我们班有很多玩游戏同学,常常扮演游戏中的角色,整天头晕眼花,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沉迷的无法自拔。
这本书让我学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擦亮了眼睛。学会了思考。原来,宗教、哲学并不是跪在地上,整天念叨着“阿弥陀佛”,其实宗教和哲学也很是那么平易近人,至少我很喜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