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下面你中了几条:
对刺激的声音、气味特别敏感;
特别容易听出别人的“话外之音”;
害怕被拒绝,但不擅长拒绝别人,有讨好型人格倾向;
不敢表现自己或是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能坚定的捍卫自己的观点;
如果和对方有分歧,一定要用客气的不能再客气的方式跟人商量;
非常容易被别人的情绪影响,看电影、电视小说时容易感动流泪。
这样的我们,通常被人评价为“脆弱”、“敏感”、情绪化”、“玻璃心”……不用太在意,因为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相关研究证实,这样的人能占到群体的15%-20%,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被称为“高度敏感者”的群体。
高度敏感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伊莱恩·阿伦提出,他们比常人有更加敏锐的感知力,却也深受其苦,比如缺乏自信和安全感,要费很大的力气调节情绪,容易感受到更多的压力等等,高度敏感性研究专家卡特琳·佐斯特也是其中之一。
为了帮助更多的高度敏感者,卡特琳创建了高度敏感者网络社交平台,组织各种讲座、报告和活动,鼓励高度敏感者不必在意世俗的评价,将敏感作为天赋和力量,活出精彩自我。
卡特琳将自己的研究和许多高度敏感者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高度敏感的力量》。在这本书中,卡特琳分析了搞对敏感者正在遭遇的困境,但她也认为高度敏感者只是需要正确的解锁技能,就能释放出巨大的潜力。
敏感不是弱点,而是天赐的礼物
敏感不是什么讨喜的性格,当被评价“敏感”时,或多或少是带有贬义色彩的:
比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曹公说她是“心较比干多一窍” ,人设显然没有敦厚端庄的宝钗受欢迎;
比如《豌豆公主》中的公主,被一粒豆子硌的彻夜难眠成了“公主病”的代言人;
……
加上高度敏感者们或多或少有点“讨好型人格”,尤其在意他人的眼光和评价,只好一边很受伤一边又假装不在意,自己其实又并不好受,只好减少和外界的接触,把自己包裹在一个厚厚的壳子里来抵御伤害。
是时候走出来了,卡斯特在《高低敏感的力量中》说:“了解高度敏感这一概念的瞬间,很有可能是每个人生命的转折点。从现在开始,告诉自己:敏感只是一种性格特质,才不是什么性格缺陷。
我第一次接触到“高度敏感”这个概念,是在微博上看到作家柏邦妮的一句话,她说:“好几年觉得这种敏感体质真的是烦死了,忽上忽下好累。不过在纽约,一块幸运饼干里有张纸条,就像上天神谕,说:天生敏感,让你的快乐也多于别人。”
当读完卡斯特的《高度敏感》,我也有突然产生了这种释然的感受,并且相见恨晚的认识到,敏感不仅不是累赘,还可以是上天恩赐的礼物。
最近在《乐队的夏天》中吸粉无数的张亚东,他认真的听每个乐队的作品,耐心为大家普及音乐知识;为一首《new boy》流泪;耿直的教给大家给雷鬼打拍的正确方式。他的敏感和细腻,认真和执着,反而成就了他独一无二的气质。
一味地逃避并不会真的让我们过得开心,学习如何发挥和运用敏感的力量,就可以找到上帝为你打开的那一扇窗。
高度敏感者怎样才能活得不那么累
太宰治说,太敏感的人会体谅到他人的痛苦,自然也就无法轻易做到坦率。而所谓的坦率,其实就是暴力。
因为我们比别人更敏感,比别人想得多,比别人更容易受伤,就容易活得很累:
比如,你真的不想每次都帮室友拿外卖,但就是不会拒绝,只能无力的接过好人卡维持塑料室友情;
有时候,你真的不想去闹哄哄的KTV参加同事聚会,但为了表现自己的合群,只好强迫自己忍受一个漫长难熬的聚会;
辛苦做的方案被各种无理挑刺时,你真的很想据理力争,但每次都硬生生的憋回去,然后回一个“好的”加个笑脸。
久而久之,表面看起来你只是安静不争,但内心其实压抑无比。
卡特琳在《高度敏感的力量》中写道:幸福的人并不会压抑自己的痛苦,而是会正视他们:“通往幸福的路并非绕过了痛苦,而是穿透了它。”如果不这么做,我们就很有可能落入把自身不幸归因于外部环境的陷阱中。
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活得不必这么累呢?
第一,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不做逆来顺受的“乖孩子”;
这点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很难,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做一个乖孩子”,要善解人意,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父母老师都喜欢乖孩子,但却都忽视了乖孩子的代价是什么。
“乖孩子”们失去的是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的能力。正如武志红老师说的:乖孩子,就是不能提要求,不能发出声音的孩子。
从现在开始,多多练习说“不”,“我”,“我这样很好”。
你可以先从很小的事情开始,如果你害怕拒绝熟人,那就从陌生人的社交上开始,比如吃薯条时多要一包番茄酱;不要在专柜导购的热情介绍中逃走,理直气壮的说我要先自己看看,然后只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获得小小的成功之后,你就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做更大的尝试,比如提前和室友说明今天不顺路,不能帮她带外卖。
倾听来自内心的声音,认识自己的界限,勇敢表达自己的诉求,这是我们开始成长的第一步。
第二, 做真实的自己,主动改变环境
心理学大师阿德勒说,人的一切烦恼都源自于人际关系,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认可和爱。说白了,如果你所在的环境,要求你必须夹着尾巴做人,那你不仅不会开心,也很难在工作中展示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高低敏感的力量》中,有位叫布尔吉特·莱纳的女士说:
“我以为,我再努力一些,再多改变一点去适应社会,那么我就有可能取得成功……但是,事实证明,这样的想法是非常可笑的。实际上我得到的是:失眠、精疲力竭、不知所措、偏头痛、心跳过速、时长与人发生冲突。我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生活了!”
她意识到自己是个高度敏感者,并终于明白”如果想要保持健康,那么我就应该过属于自己的,有自主权的生活。”
她辞去了原来的工作,经过努力成为了一名培训导师,为当地其他高度敏感设计训练方案。这时候她的感觉是“当我保持真我,做属于自己的事情时,他们的反馈是最好的!
这里绝不是鼓励大家工作不开心就要辞职,而是千万不要忽视公司文化、团队氛围这些看起来很虚,实际上非常影响我们的因素。讨厌应酬就不要选择酒桌文化盛行的公司,缺乏安全感就不要盲目加入创业前期的团队,不能受严格约束就尽量不去条条框框路的企业……
这与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挫折教育”相悖,但“越挫越勇”真的不适合高度敏感的我们。心理学研究证实,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资源,如果你全部用在了抗压、处理情绪上,工作上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黄磊在《向往的生活》中说,人到了一定年纪就要做减法,选择舒服的环境和圈子。要知道这不仅仅是为了“舒服”,更是为了能把精力放在你想做的事情上,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第三,活在当下,感受过程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用“时间视角”把人划分成5类:
1. 积极过去视角,经常沉浸在过去的美好中;
2. 消极过去视角,容易沉浸在过去的伤害之中;
3.享乐主义视角,不在乎过去,不在意将来,强调及时行乐
4. 宿命论视角,认为自己无力改变什么,选择顺从和忍受;
5. 未来视角,永远为了未来努力,但幸福感并不强
这5种视角都各有优劣,津巴多教授建议人们采取混合折中的方式: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未来视角。
高度敏感者们心思细腻容易怀旧感伤,经常会缺乏安全感因此善于未雨绸缪,唯独缺乏第3视角——活在当下。
“当下”从时间上指区别于过去、将来的现在,从范围上去除掉别人、其他,只有自己和自己的内心。
有了这个界定,你会发现很多压力都是来自于对过去的纠结,例如要是当时我强硬一些就好了,或者来自于对未来的担心,例如明天就要作报告了但我还是觉得PPT细节不够好,来自于别人的眼光,例如要是我这次搞砸了别人该怎么看我。
在这种压力之下,当下的感受就被忽略了——你正在为这次报告付出的努力,正用自己的敏锐知觉提出的新想法,当你把注意力从担心和焦虑转移到当下具体的事情上,反而会轻松很多。
卡斯特在《高度敏感的力量》里,建议高度敏感者们练习冥想、瑜伽,帮助自己找回这种活在当下的感觉。这两种方式我自己都亲身体验过,相同之处都是从最细微的地方(呼吸),帮助人掌控自己的注意力,从而掌控自己的身体和感觉,很有效果,建议尝试。
怎样做到敏感且强大
在卡斯特看来,活得不那么累仅仅是个开始,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敏感且强大。
《高度敏感的力量》这本书中,给出了一个 成长公式:
感知→信任→允许→体验→加工→原谅→成长→集中注意力→享受
感知: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
信任:信任你的感觉和直觉;
允许:告别完美主义,允许自己会犯错、不完美、偶尔软弱……,诗人鲁米说:“在对与错之外有一个地方,我们会在这里相遇。请你为自己留一块这样的灰色地带,用来喘息、修整、安放那个不完美的自己。
原谅:和自己和解,也和这个世界和解。接受这个世界既有小部分的敏感的我们,也有大部分神经大条总的人。
成长:适当走出舒适圈,你将看到更大的世界。埃莉诺·罗斯福说“你一定要去做不能做的事。不是强迫自己面对,而是要主动出击,除了逃避和面对,为自己增加第三种、第四种更多的选项。
集中注意力:通过冥想、瑜伽,或者找一个导师,练习活在当下,卡斯特说“重要的不是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是找到当下的满足感”。
享受生活:休息、听音乐、运动,多尝试尝试,主动寻找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享受生活。
总而言之,关键的不是公式,而是在于如何把敏感的力量用在自己身上,主动积极地敏去感受,去改变,拒绝被动的等待,消极的适应。就算一小步一小步的改变,也能让我们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走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天生敏感让我们尝到的苦更苦,但也一样能让我们吃到的糖更甜,《高度敏感的力量》则告诉我们, 你有足够的力量去决定自己的人生滋味。就像孙燕姿的歌里唱的“用月光取暖给自己力量,才发现关于梦的答案,一直在自己手上,只有自己能让自己发光,要去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