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沃德之罪》刚上映的那天晚上,我第一时间冲到了电影院,重新唤醒了在我脑海里关于罗琳笔下魔法世界的全部记忆。
一起看电影的一位“哈学家”,在电影放映的期间,面对影片中种种可以把《神奇动物在哪里》和《哈利·波特》两个系列联结起来的细节,惊呼了不下十次。
影片放映结束后,我们走在北京的雾霾里,他说,“罗琳阿姨,这一次依旧也没让我们失望啊。”
我不是一个哈学家,没有细致的研读过这个庞大世界里的种种因果,但我和无数依旧相信魔法的“孩子”一样,无比感谢罗琳21年前在爱丁堡的一家小咖啡店里,把那个额头有闪电形状疤痕的魔法少年带到了这个世界上。
谁又能想象21年后,那个魔法世界依旧遵循着自己秩序的同时,也无比绚烂绽放在和它平行的现实里。
1999—2001年是一切故事开始的3年。
1999年扮演哈利的丹尼尔,还沉浸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少年大卫带来的余温。9岁的艾玛顺利升入牛津郡的Dragon School并且度过了一年,继承父母作为剑桥大学高材生的优良基因同时,在学校的戏剧演出中不断的扮演领衔角色。而11岁的罗恩,作为家里最大的孩子,默默无闻的看尽了生活中最平凡的部分。
2000年,《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面对全球进行主角的的甄选,他们三个从上万候选人里脱颖而出,至此他们的命运和青春,开始和罗琳笔下的魔法世界产生了奇妙的反应。
2001年,哈利11岁,黄金三人组初成,魔法世界的大门首度敞开,哈利在漫天飞舞的猫头鹰里纵身一跃拿下了霍格沃茨寄出的那张改变他一生的通知书后,来到对角巷,买下了一根凤凰尾羽做成的魔杖。
而那只留下两支尾羽的凤凰,也曾借由命运,将自己的另一根尾羽交给了伏地魔,为之后魔法世界的动荡埋下了伏笔。
随着分院帽的一声格兰芬多,让之后每一个憧憬霍格沃茨的我们,都想要和他们三个一样,成为格兰芬多的一员。
那个时候,没有人知道,这个小男孩在未来的十几年会扭转整个魔法世界的命运。
更没有人知道,在和魔法世界平行的现实世界里,三个孩子的魔法传奇持续了二十几年,成了一代人愿意去相信的第二个时空。
2002年,哈利12岁,那一年开学,他没赶上9¾站台上返校的列车,还没有获得自由的多比第一次出现在哈利的生活里对他施以警告。
面对威胁,哈利却选择开着飞天汽车和罗恩翱翔在霍格沃斯的天际。把暴力的打人柳撞的如同被拖拉机碾过的绿化带一样枝叶横飞。
那一年,伏地魔的野心初露,他生命的悲哀和寂寥第一次被洞悉,而第一次发现自己懂得爬语的哈利在密室里和巨蛇缠斗后,救下了自己未来的太太。
少年的反叛和勇气初现,像是Lumos闪烁的荧光,微弱但充满了明亮如白昼的可能。
而也是这一年,不知道多少年前被纽特用手提箱带来霍格沃滋后被海格养大的大蜘蛛阿拉戈克和哈利碰面,罗琳笔下两个不同的时空第一次交错。
在现实世界里,艾玛享受着凭借《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斩获五个奖项提名,而丹尼尔在拍摄期间度过了自己的变声期,完成了男孩到少年的蜕变。
这一年,《哈利·波特》被更多的人知道,魔法世界的微风开始跨越次元吹向我们的世界。
三位魔法少男少女在红毯上面对闪光灯依旧有点无所适从的挥着手,好像他们本来是属于电影里的世界,只是不小心骑着扫把误入了凡世。
镜头里的他们,羞涩的让人忘了,他们身上加注着格兰芬多的勇气和希望。
2003年,是哈利系列来迟的一年,正当大家以为这段魔法传奇可能也只是影视产业低迷大环境下的昙花一现时,《阿兹卡班的囚徒》在2004年冲破谣言,牵引着更庞大的世界观和秘密把传奇续写。
这一年,哈利13岁,他和从阿兹卡班越狱的小天狼星第一次碰面,13岁的哈利知道了自己父母惨死的真相,经历了蛊惑和猜疑,幸运的意识到了眼前的布莱克不是所谓的杀父仇人而是自己的盟友与亲人。
摄魂怪的影子布满霍格沃茨原本澄明的天空,罪孽和真相的相撞第一次震荡了整个魔法世界。
这是第一次,两代人的恩怨开始让故事的人物开始变得丰满,一些因果开始得到了解答,也是第一次,哈利在小天狼星的见证下召唤出了和自己父亲一样的守护神,发光的牡鹿凌空飞驰,和摄魂怪正面抗衡之后让他明白了守护的意义。
而在现实世界里,相比于前两部,《阿兹卡班的囚徒》像是整个《哈利波特》系列的瓶颈,比起前两部的故事性来说,它用更多的篇幅去完整了魔法世界的全貌,交代了更多故事的因果。
那个时候大家以为罗琳的故事讲不下去了,但是没人知道,现在浮现的一切,都只是罗琳脑海中梦幻之地的冰山一角。
这一年也是黄金三人组在现实世界里最平淡的一年。好像他们继续留在魔法世界里,准备着和开始聚集的乌云与雷电抗衡,而忘记了现实世界里的自己。
2005年,哈利14岁,火焰杯燃起了青色的火焰,三强争霸赛一触即发,巨龙吞吐热气,人鱼在粼粼波光里歌唱。
这一年,哈利的世界第一次多了一抹粉红,穿上了闪亮的皮鞋,他在圣诞舞会上第一次邀请了一位名叫张秋的女孩跳舞,尽管最后在漫天的雪花里和张秋共舞的并不是他。
第一次,曾经最不起眼的纳威,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腿变得这么长;第一次,“哈罗”的友谊出现了裂缝,罗恩堵着气却还是不想看着好朋友去送死而做出了一次妥协;第一次,身着华服的赫敏不再是那个在课上有问必答的女孩,她拖着长长的紫色裙摆从楼梯上款款走下来时,谁都可以在罗恩的眼里读出了那一点难以隐藏心动。
这一年,魔法世界的和平随着伏地魔在营地上空留下已经消失了十三年的黑魔法标记开始走向了悬崖的边界,随着伏地魔在烟雾里复活,更大的阴谋开始浮出水面。
罗琳笔下魔法世界的全貌开始显露,划破海面的巨轮,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飞来的马车,把魔法世界拓宽成了原来的三倍。
我们也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了,原来魔法的奇幻大陆上也有不美好的那一部分。黑暗和背叛开始吞噬并且企图侵占光明,而黄金三人组也第一次昂起头直面魔法世界负面的部分,在心中燃起了勇气的火把。
这些火焰成了在黑暗中燃烧的噼啪作响,企图照亮所有不见五指的黑夜。
这一部的原作也是现实世界中哈利波特系列最命运多舛的一部,罗琳第一次宣布推迟写作,她在情节中发现了一个严重的漏洞,有一章甚至反复修改了十三遍,为的就是呈现给读者天衣无缝的世界观。
而她也真的做到了,黄金三人组的成长尽收眼底,他们仿佛在一年之间明白了友谊,明白了责任,并且毫不畏惧的推开了那扇名为“成熟”的门扉。
哦对了,这一年参加三强争霸赛而不幸逝去的塞德里克,在三年后的《暮光之城》里,成了肤白貌美飞天遁地的吸血鬼,也成了无数少女想要在午夜街角偶遇的第一人选。
2007年,哈利15岁,凤凰社和食死徒的大战在这一年如同弦上之箭,黑暗终究积攒成了那片漂浮在魔法大陆上方的乌云,狂风大作,奔雷和骤雨将至。
这是哈利进入霍格沃茨后最黑暗的一年,他不仅失去了自己的初吻,还失去了小天狼星,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位亲人。
布莱克被自己的堂姐,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所杀,这里,罗琳笔下的两个时空再次产生了联系。
纽特哥哥的妻子,莉塔•莱斯特兰奇,那个为爱回眸后冲向了格林沃德燃起的幽蓝火焰,被杀死在莱斯特兰奇的墓地里的魔法师,开篇了若干年后,莱斯特兰奇这个姓氏家族满门的荣辱。
罗琳告诉我们,尽管是拥有同一个姓氏,善良的,病态的,邪恶的,无奈的,随着家族的荣耀和陨落,他们可能也经历了千百万种不同的人生。
小天狼星死的时候是哈利的至暗时刻,他的畏惧和惊恐都写在了眼里。
这样的畏惧就像是担忧正义在陨落之后,黎明再也不会到来。尽管现实世界的我们总是明白,故事的结尾一定和大多数故事一样,有一个可能不圆满但是一定是美好的结局。
但是哈利不知道,以至于在后来的故事里,哈利想要借自己赴死换取魔法世界的和平之前,用复活石召唤出死去的亲人时,布莱克再次出现了。
哈利问他,“疼吗?”,小天狼星告诉他,“死吗?一点也不疼,比进入梦乡还要快,还要容易。”
尽管这一年是魔法世界灰暗的一年,但是在现实世界里,黄金三人组却在各自演艺之路大步向前。
丹尼尔在伦敦首演舞台剧《马属》最后十分钟,一件件脱去全部衣服,全身赤裸面对观众,对于艺术的奉献和性格的乖张两种极端的评价,占据了主流的声音。
大家感叹那个有点单纯的少年终于长成了一言难尽的大人。
艾玛斩获英国国家电影奖最佳女演员奖的同时,她也终于接受了赫敏之外的角色,在《芭蕾舞鞋》里饰演了一名心怀演艺梦想的孤女,就如同当年获得赫敏试镜机会的她一样。
在她身上,女性力量开始崛起与迸发。
这一年,黄金三人组一起在好莱坞的中国戏院前留下了各自的手印、脚印和魔杖印,魔法世界和现实世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合。
2009年,哈利16岁,这一年,他洞悉了斯内普教授就是混血王子的秘密,伏地魔的阴谋还在继续,但是更让大家好奇的始终是哈利和金妮的暗生情愫以及罗恩和赫敏到底能不能终成眷属。
这一年,邓布利多死了,雷电交加的雨夜,白胡子陨落,他没有幻化成凤凰,在灰烬中重新张开羽翼,而是把所有的希望给了哈利之后选择永远的睡去。
现实世界里,这一部大战前夕的电影成了哈利波特系列的低谷,伏地魔和魔法世界的主线情节并不出彩,三位主人公的感情桥段也并不浪漫。罗琳会如何把故事收尾,成了大家最大的期待。
但这是三个人成长最明显的一年,不是因为《混血王子》这部电影里拥有这个系列最多的感情戏,在现实世界红毯上的三个人开始变得老练,他们终于很难再被带入回魔法世界里,那三张曾经稚嫩的脸孔。
成长为他们带来了更加饱满的人格和可能的同时,也剥夺了他们眼里魔法曾经点亮的光芒。
他们在两个世界里分别成为了大人和成熟的魔法师,只是这样的割裂感,让他们眼中关于现实的无奈也越来越多。
他们和我们一样,开始学会了烦恼,学会了逃避,甚至学会了谎言。
2010—2011年,哈利17岁,成年前的最后一年,魔法世界的和平终于被再次打破,少年终于化身成了骁勇的战士,命运的齿轮加速旋转,10年前对角巷魔杖店里面结下的宿命对决终于拉开了帷幕。
这两年里,时间是残忍的,一边理智的带着哈利周围人一个一个的离去,一边不忘强迫着哈利罗恩和赫敏持续的被拉扯着生长。
随着一件又一件魂器的销毁,一个又一个人的离开,魔法世界一步又一步的走向风平浪静的同时,他们也在这一年飞快的老去着。
像是海德薇在暴雨中为了救下哈利留下的最后一片羽毛,最后被风吹散了一样,魔法世界重归和平之后,取代松了一口气的,是一种入骨的孤单和荒凉。
罗琳给了这个故事一个美好但是并不圆满的结局。
19年后,哈利和金妮有了三个孩子,罗恩和赫敏有了两个孩子。他们站在站台上目送他们的孩子踏上前往霍格沃茨的列车,遇见或缅怀曾经的故人的同时,哈利抚摸着自己额头上的伤疤,那个伤疤再也没有疼过。
至此,魔法世界一切都好。
现实世界里,我们合上了书,看着电影上滚动的字幕,告诉自己,他们的故事结束了,我们的一段时光,也就这样结束了。
而魔法世界和平的这些年,现实世界里的三个人,也终于没有都活成大家期待的样子。
象征勇气的哈利成了人们口中“长残”童星的代表,演艺事业不温不火,拒演哈利的他,失去了魔法,像是被切断了翅膀的雷鸟,可以再度起飞却再也没办法拥有曾经的那片星空的浩渺。
象征团结的罗恩像是留在了魔法世界一样,低调平实,在现实世界里很难再找到他的踪影,只是一头红发,还总是能被想起。
象征智慧的艾玛,成了当年三人组里最“战功赫赫”的一位,赫敏学霸在现实生活里依旧一路开挂,牛津布朗,女性权益,为爱发声总能看到她的身影。
直到《美女和野兽》里,她提着黄色的裙摆从楼梯上缓缓走下,正如那年三强争霸赛的圣诞节舞会一样,人们才惊觉,她已经长大了。
我们也都长大了。
罗琳塑造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是童话,它不仅有单纯的美好,遵循着“有光的地方一定有黑暗的定律”。
它试图去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完整性,善恶永远并存,真假相辅相成。
尽管我们没有办法拒绝成长,但是愿意去相信着魔法,相信着那些美好的人啊,始终在这样的俗世里,手握着勇气,智慧和团结的长剑与魔杖,一刻都不曾向乌云和阴霾低头。
魔法和童话的魅力在于,它把最美好的部分留给了我们的同时,也留下一点深刻。这些深刻可能是成长带来的痛疼,可能是人与人之间的复杂,也可能是我们对于这个世界本来的意义。
只是它带给我们的遐想支撑着我们,懂得了很多,得到了更多。
面对种种,我们知道一切都是假的,但是依旧愿意相信,也许某一个起雾的早晨,会有一只猫头鹰,衔着那份我们等待了很久的通知书飞到我们的窗前,告诉我们,你看故事从来都没有结束,故事明明刚刚开始。
那个时候我们都不再是小孩子了,我们都要学会和曾经的一切挥别,包括罗琳笔下的那个比现实世界还有宽广的世界。
我希望自己30岁的时候,依旧相信魔法和童话,更希望,那份在心里对于善与光的相信,永远都不要被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