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了好几个实习公众号,加入各种实习互助群,每天都在刷最新的实习资讯……大三下学期的我,就是这种状态。每天都很焦虑,每天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身边的大多数同学已经着手准备考研,有的早已联系好了国外的大学,剩下三分之一的人,就像落单的鸭子,在一次又一次的面试中消磨信心与热情。有人说现在的实习很好找,但是当我们写了一晚上的简历投出去之后石沉大海,我们就会明白,找实习有时候比找正式的工作还难。
已经毕业了的学长们告诉我们,如果大四开学的秋招没能斩获优质Offer,那我们基本上就和“赚大钱”的理想say goodbye了。于是,他们以“过来人”的身份恳切地叮嘱我们:大三了,应该找实习了。找不到好实习就不可能找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买不起房养不起孩子,没房没车没对象那么如何让自己过上舒适的生活?很显然,直到大三下学期还没有实习经验的我们,人生已然是一场悲剧了。
我们为什么找不到实习?对中文系学生来说,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只会写论文。大学教给我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在不被抓包的情况下把别人的论文copy下来变成自己的东西。古代文学史上至先秦下至清末全被研究了个遍,我们哪来的新观点和新想法?做近现当代研究的人那么多,我们只受了这三年大学教育,如何开天辟地提出创建?我们所谓的“学习”,只不过是把前人的研究嚼吧嚼吧吞下去再用自己的话说一遍。没有一个企业需要中文系学生过去写论文,也不需要我们写诗歌散文小说影评书评时评,他们要的是好玩的软文和能赚钱的活动,至于字句是否通畅、立意是否深刻,这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不少企业会在我们面试的时候让你拿出符合他们要求的作品,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自己除了无病呻吟写写风花雪月之外,确实什么都不会。我们对鲁迅的作品了如指掌,对《红楼梦》倒背如流,但是我们不知道什么叫二八定律,什么叫消费心理。我们不知道怎么写策划书,不懂得如何写软文。因为我们的大学旨在把我们培养成“学术型人才”,而不是“实用型”人才,当我们毕业的时候,我们的母校会十分自豪地昭告天下:又一批学术人才从我们手中走向社会,走向各自坎坷的职业道路。
我并不是把大学生找不到好实习的原因全部归结为大学教育的错误定位。事实上,在大学四年里我们可以学到的东西远不止专业知识,大学还提供了各种社团和创新创业活动,让我们积累学习之外的经验。我们只是没能早点明白这个事实。中文系的我们,只是一味被要求学习、学习。学好专业知识,做好学术研究。当我们被成绩和奖学金所麻痹的时候,我们已经渐渐丧失了创造力。我们在绩点排名和荣誉称号上面洋洋得意,却在面临就业的时候不知所措,灰心丧气。
现在说这些已经太晚了,又或许,现在说还不算太晚。但我们总归是时候学着把做学问的脑子用在其他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