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份读了《穷查理宝典》、《反脆弱》、《原则》、《稀缺》、曼昆的《宏观经济学》、《指数基金投资指南》、《手把手教你读财报》,以下是读书小结。
《穷查理宝典》
重新看这本书的契机是在混沌大学听了李善友《认知自己》的在线课程,发现他大量的观点和方法论来自查理芒格这本书,大概一年前看过一遍,当时的感触并不深,听完课之后又重新读了一遍。
读第二遍的时候一字一句,大呼过瘾,里面有太多关于智慧、投资、生活的独特见解了。芒格的「掌握重要学科的重要思想」,简单的一句话,就把如何丰富自己的思维模型的方法给描述出来了。
如果你想获得普世智慧的话,那这本书就是最好的读物,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
《反脆弱》
这本书也是越早读越好,这样你可以提早发现自身的脆弱性以及如何建立自己的反脆弱性(想想中年危机吧)。之前写过简单的读后感,就不再重复。《杠铃策略与反脆弱》
《原则》
其中第一部分我的历程最好看,如果能出一本更详细的 Ray Dalio 自传就好了,而且 Ray 跟中国的关系很不一般,当今中国经济政策的决策者跟他的关系不错,而且深入研究了 Ray Dalio 的经济去杠杆化方法论,毕竟当前中国正处于去杠杆化的过程。
第二部分生活的原则其次,这部分内容跟很多讲自我认知/修行/智慧的书籍都差不多,里面有一个虽然简单但是极为关键的建议,「不要担心其他人的看法,使之成为你的障碍」,迷茫是因为一直遵循着别人给你设定的「优秀」人生之路。这段时间也很讨厌「优秀」这个词,太世俗了不是吗?不过一旦真的能建立自己的原则,那别人的看法也就不重要了。
第三部分工作的原则,翻了一下之后觉得没必要逐字逐句地看,适合「带着问题阅读」,比如工作中碰到一些不知该如何处理的问题的时候,拿出来对比查找一下,效率会高的多。
最后还要强推一下 Ray 的一个视频《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腾讯视频上有,看好多遍了。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总体来说一般,如果真要读的话,大概只需要读前两部分就足够了。里面有一个概念比较有意思,带宽,文中的解释是这样的
带宽,即心智的容量,它包括两种能力,分别为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稀缺会降低所有这些带宽的容量,致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还会减弱我们的执行控制力。
稀缺会进一步导致稀缺,就像病毒感染电脑一样,疯狂侵占你的 CUP(心智带宽),导致你的视野变得狭窄,你会只关注短期利益,而忽略长期利益。稀缺是一种客观存在,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稀缺」。而如何对待稀缺以及解决稀缺,答案似乎就在前两本书里。
《宏观经济学》 Gregory Mankiw
我选的这本是个教材。银行准备金、加息、通货膨胀、供给侧改革、货币政策、汇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以上这些词处于完全意识模糊的状态,而这些东西却实实在在影响着我们的经济生活。
你会发现经济是一个大机器,每调整一个参数,都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我只是挑着一些重要章节以及自己想了解部分看,并且做了课后练习题。话说回来,做题其实挺有意思的,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思考过程。其实大部分人只是光看却没有思考。
如果还要投资的话,那这个也算是必看书目之一了。
《指数基金投资指南》
之前我的想法一直是等有钱了之后再去投资。回过头来看这是一种非常可笑的想法,小钱不会理,更不用说大钱了(几乎从开户开始,每一步都会有坑...)。投资需要不断的实践与反思,并且在实践过程中锤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比于股票而言,指数基金是更好入门一种投资标的。如何挑选、如何买卖、如何设定目标,这本书已经写的很全面。年底的时候我也会复盘自己的投资历程。
强烈推荐。
《手把手教你读财报》
这本书还没读完,不过在股市里,如果连财报也不会读的话,那就跟瞎子没什么两样了。作者开篇的第一句话就写道,财报是用来排除企业的,这种思维就很迷人。
习惯什么问题都有一个标准答案,解决办法就是把它证明出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证实。习惯了证实模式之后,到了生活与工作当中,也就特别容易体制化、容易盲从与奴化。
读了一半多,发现财报作假的姿势简直有千千万。这本书要点比较多,感觉读完之后可以画一个思维导图来建立一个读财报的框架。
一个月怎么读那么多书?
其实戒掉游戏之后,就有那么多时间读书,更何况最近在深圳也是零社交。关于读书的方法这本书《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的前言部分就有详细的介绍,我觉得还不错。
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