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春刀2》以换朝之际肃杀阉党的乱世野场作为背景,在这个牵涉权谋、心计、暗算、背叛、欺骗、伪装的黑暗修罗场,刀光剑影之下是政治风云暗潮汹涌,血流成河的悲壮里是江湖儿女的侠肝义胆,所有的人物都不可避免地沦为一颗身不由己的棋子。奋不顾身的赤诚是为臣对主上的信任与守护,更是对世道的愤懑与誓将之毁灭的决心;步步为营的谨慎是小人物求一条生路的渴盼与挣扎;舍生取义的决绝是柔弱女子对家仇的刻骨和对情意的铭心;穷追不舍的理智执着是情义之人对朋友的珍重与怀恋,他们是可悲可叹的棋子,更是血肉丰满心存正义的人。
如果以历史的角度来看待这个故事,逻辑上,以信王为首的伐魏派应是正方,他们怀着雄心壮志要扫除阉党改换天地,反派自然则是魏忠贤为首的东厂派,但电影要传达的不是正义与邪恶的历史性对决,而是在着重于在这场对决里所有被牵涉的人都沦为历史的牺牲品的这种悲哀,所有的死亡都是无可奈何的注定,所有的生存都是悬崖勒马的侥幸,在历史节点的大磨盘里,风口浪尖的人们被命运和世道构成的铁杵操纵,毫无选择身不由己地旋转和哀嚎。所以电影里,追随信王立志伐魏的陆文昭刺杀单纯的北斋,突击追查真相的裴纶,追杀只是想要一条生路而不知风云的沈炼,但对于陆文昭来说,他们尽管是无辜的,却不是无害的,在这种决定家国命途的大义面前,知情太多就是隐患,不得不除。同样,对信王来说,所有可能对他的路造成阻碍的破绽,他也不得不除,我相信他对北斋有情,对丁白缨陆文昭有义,但要想顺利坐在那张龙椅上实现他心中的宏图大业,他唯有心狠手辣。就是主角沈炼,他也并没有大正大义大善大美的光环,相反,他只是一个安于现状随波逐流的锦衣卫,在误打误撞进入这场阴谋的漩涡之中后,他也只是在一心求生,所以他为自保可以轻易答应丁白缨火烧锦衣卫案牍库,可以为了灭口杀死同僚,但沈炼更有一股柔情与侠义,有他的不忍与觉悟,有他的原则和坚持。最后他咬牙切齿地说活着不应该只是为了活着。在这个烽火狼烟哀嚎遍布的修罗场上,没有绝对的正义与邪恶,没有泾渭分明的爱与恨,只有凛冽决断的杀与死,只有藕断丝连的悔恨与遗憾,倾巢之下安有完卵,每个生命都变成一声悲哀的叹息,转瞬便随风而逝。
从影片节奏上来说,以沈炼救下北斋杀害同僚开始,剧情一直高能紧迫,打戏真心精彩,武打动作很过瘾,尤其喜欢沈炼烧案牍库那段与东厂护卫的打戏,精致又紧张,非常帅气。还有,后半段的感情戏简直乱入,沈炼与信王那段关于北斋的对话简直玛丽苏偶像剧对白串场了好嘛,整部电影唯一的尿点。我觉得北斋先生应该是一个深藏不露冷静理智的女诸葛亮人设,毕竟她以画画来暗讽朝政,艺高人胆大而且又背负着血海家仇,但是电影表现出的北斋先生却更多是一个痴情单纯的美貌画师(最后她跑回吊桥真是要蠢哭我了…),影片还给了她挺多特写镜头柔光滤镜来表现她的肤白肉嫩(……)。更喜欢丁白缨,武功高强又世事洞明,她看穿了信王的斩草除根,当她对陆文昭说“对殿下来说,我们都是破绽”时,满含热泪绝望无奈,在陆文昭死后她一个人提刀走向烈烈军马,英姿飒爽。还有看起来年幼的大boss信王,他可真是个戏精。
其实最后那段肉搏戏逻辑上有点不可思议呀,影片之前显示东厂人马是有军火武装的,能用火枪解决还要用刀剑近身肉搏吗……
北斋在片中有一句特别响亮的台词,她说:“我相信我自己。我相信这种世道终究要结束。”陆文昭在开场时面对尸横遍野的血光画面说:“要想不这么死,就得换个活法。”沈炼在最后也终于明白“这个世道不让人活”。影片里每一个人都在追逐自己信仰的太阳,却在接近时被灼热的光芒摧毁。整部电影所表现的时代风云之下普通人的被迫痛苦,有点像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讲述和表达的都是历史进程里无可奈何又不可规避的死亡与毁灭,在风卷残云的乱世之中,人的惊心动魄的痛楚。